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30 06:5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7 17:06
一个王朝是否强盛不衰,其实也可以看他是否尊重知识分子,秦朝焚书坑儒,政权不过14年,而唐宋风气开放,唐诗宋词流传已久,而社会更是无比繁荣。
明朝初年,随着元朝轰轰烈烈的倒塌,社会上也出现了一波文化昌盛的小*,其中岭南著名的五个学者孙蕡、赵介、王佐、黄哲、李德等5个人,创办南园诗社,他们一扫元代诗坛纤弱萎靡之气,开创了明初岭南诗坛一代新风。
其中孙蕡的成就最大,他被誉为岭南明诗之始”、“岭南诗宗”,出生于1337年的孙蕡,仪表堂堂,性格豪爽通达(诗文援笔立就,词采烂然。负节概,不妄交游),他无书不读,写起诗文来更是不用起草稿,开卷展纸,挥笔而成。而孙蕡的诗文读起来更是气象雄浑,有着魏晋风度,因此在当地也颇有名气。
既然如此有才华,孙蕡倒也想要应科举,在洪武三年(1370年),孙蕡考中了进士,并且被录用为了翰林典籍。
然而一入功名,便很难在挣脱出来,即便是孙蕡这位年轻有为、不拘小节的才子也不例外,洪武九年,朝廷派往他调任平原县主簿,然而孙蕡却因为疏忽从而犯下了过失罪,为此孙蕡被罚负责秀玲京师的望都门城墙,孙蕡感慨不已,一边修墙一边唱粤语歌。
这件事被内侍报告给了朱元璋,明太祖不由得感到好奇,立刻召见了他,命令他朗诵所唱的歌词,孙蕡倒也是一个聪明人,立刻当场将歌词改为了忠爱之句子,朱元璋龙颜大悦,释放了他,洪武十五年,孙蕡再次被启用为辽东戍边。
然而随着岁月的加深,朱元璋的疑心,也是越来越大,自从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便开始担心,自己年幼的皇太孙,将来会驾驭不住那些他精心为太子准备的辅佐大臣,在洪武二十六年,明朝的开国名将蓝玉,以谋反之名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
而孙蕡因为曾经给蓝玉题字作画,搜查人员在蓝玉家中找到了这一幅画作,他从而也被牵连了进来,最终被草率的判以了行刑。孙蕡的心情,无疑是绝望的,而此时距离孙蕡当庭唱歌,已经过去了10多年,朱元璋也早就忘记了这个小官僚。
临刑前,孙蕡还是以豁达的态度,吟唱了一首打油诗: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随即从容赶赴刑场。这首诗被监斩官报告给了朱元璋,而朱元璋听说之后,不由得对其文采深深地感到敬佩。
他经过调查却发现,孙蕡根本没有犯下什么事情,只不过是题了一幅画而已,更是心痛不已,因此立刻招来监斩官,问他:“孙蕡死时何语?”监斩官随即用此诗文作对,朱元璋顿时大怒:为什么不早说?那么你也下去陪他吧!可怜的监斩官,随即也和孙蕡一起,赶赴黄泉了。这个故事记录在《列朝诗集·孙蕡传》里面,相传朱元璋杀掉孙蕡之后惋惜不已,还写下了“十二阑干春似海,隔窗闲杀碧桃花”的诗句,只是人死不能复生,一代诗人也从此作古。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7 17:07
这首诗是:“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杀了这个人后监斩官报告了朱元璋,朱元璋听后对这个人的文采很敬佩,所以怪监斩官没早点告诉他,所以才失去了一个文化人,所以就把监斩官也杀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7 17:07
因为监斩官没有将实情告诉朱元璋,在才子念诗被斩之后,才恍然大悟,就将他一并处死。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7 17:08
才子在没有入狱以前曾是一个芝麻官儿,在被判处杀头之罪的死刑的时候,念了一首诗都没有说朱元璋的坏话,但是死刑的命令是朱元璋下达的,他又不能承认这个错误,只能让监斩官替他承担这个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