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脸颊红红的长了几个小红疙瘩,不知道什么原因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8 18:1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12:32
参考资料:
湿疹是孩子婴儿时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它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与*反应有关的表皮性关症,往往反复发作,并在短时间内不容易治愈。孩子得了湿疹以后,往往因剧烈瘙痒而表现烦躁,哭闹不安,从而影响睡眠。过分抓挠则会引起皮肤和局部淋巴结感染,甚至发生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引起湿疹的病因十分复杂,包括内外因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与婴儿的皮肤特性和过敏体质有关。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皮肤角质层比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而且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多,并对各种刺激因素较为敏感,所以容易发生*反应,进食鱼、虾、牛羊肉、奶、鸡蛋等致敏食物和机械性摩擦,唾液和奶液的刺激,用碱性较强的肥皂渣洗皮肤及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等,这些都是引起湿疹的主要外在因素。此外,日光、紫外线、寒冷、湿热等物理因素,接触丝织品或人造纤维,以及皮肤不清洁等,都可能诱发湿疹发生或使病情加重。有些孩子在湿疹发生时或发生以后,可以有支气管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其他*反应性疾病的发生,这和遗传性过敏体质有密切关系。
婴儿湿疹的起病大多数在生后1个月倒个月,并多在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1到2岁以后大多数可以自愈。少数可以延到幼儿或儿童期,而且病情轻重不一。皮疹多数见于头面部,如额部、双颊、头顶部。也可以蔓延到颈部、四肢、臀部甚至全身。皮疹大多为散发或群集片状的小红丘疹或红斑,并可见小水疮。根据皮肤的变化,可以将湿疹分为脂溢型、渗出型和干燥型三种。脂溢型表现为皮肤潮红而且表面覆盖有*油腻的鳞屑,头顶部往往可以见到较厚的*节痂并不易除去。渗出型则多见于较肥胖的婴儿中,红色皮疹间有水疮和红斑,并可以有浮肿现象,抓挠后常见*浆液渗出或出血,皮肤损害可向躯干、四肢以及全身蔓延,并容易继发皮肤感染。营养不良的婴儿患湿疹时多为干燥型,皮肤表现除红色丘疹外,还可以有红肿,糠皮样脱屑和干性节痂现象。如果孩子患有湿疹后出现发热、皮肤红肿、流出*脓性分泌物或淋巴结肿大等异常情况,大多数是继发感染发生,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大多数湿疹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根治。治疗湿疹应采取病因治疗和全身、局部用药的综合措施。首先,寻找并避免致敏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孩子因食用了牛奶、蛋、牛羊肉或鱼虾等食物而出现湿疹,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应尽量避免再次进食这些食物。如果人工喂养的婴儿患湿疹而疑牛奶过敏时,可以把牛奶煮沸几分钟后在吸用,因这样可以起到减少致敏物质的作用。如果对牛奶严重过敏者,则应用豆浆、羊奶等代替牛奶喂养。对鸡蛋过敏者应尽量避免食用鸡蛋或单吃蛋黄而少吃蛋白。此外,孩子食物中应该少些盐份,以免体内积液太多而易患湿疹。对婴儿应尽量穿棉类衣物。并让病儿避免接触羽毛、兽毛、花粉、化纤等过敏物质。对湿疹不太严重的孩子,只须按照病情进行局部用药就可以了,但要注意不能私自滥用药物,以免引起皮肤损害或感染。如果发生继发感染,则应该以用抗菌素控制感染为主。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儿童期湿疹,好发生在孩子的*周围,这多数是因为蛲虫感染所致,称为蛲虫湿疹。此时除局部治疗外,还必须进行驱虫治疗才能防止湿疹复发。
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属于*反应性(或称为过敏性)疾病,至于确切的病因有时很难找到。通常把婴儿湿疹称为"奶癣",如果用治疗"癣"的药物来治疗婴儿湿疹,病情会加重。婴儿湿疹最早见于2-3个月折婴儿,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肢也有。初期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丘疹、疱疹,很痒,疱疹破损,渗出液流出,干后形成痂皮。皮损常常对称性分布。湿疹有时为干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带脱屑。也可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渗出淡*脂性液体,以后结成痂皮,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
在照料有湿疹的婴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寻找过敏原,但往往有困难。
2、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
3、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
4、面积不大的湿疹可涂肤轻松软膏,不宜涂得太厚;有较多湿疹患者,需去皮肤科诊治。对脂溢型湿疹千万不能用肥皂水洗,只需经常涂一些植物油,使痂皮逐渐软化,然后用梳子轻轻地梳理掉。
5、母乳喂养可以防止由牛奶喂养而引起异性蛋白敏所致的湿疹。
http://www.zgxl.net/sljk/pfk/yesz.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12:32
寻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粘膜的小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形成的局部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病因及发病机理】寻麻疹的病因复杂,尤其是慢性寻麻疹不易找到病因,除和各种致敏原有关外,与个人的敏感性素质及遗传等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常见的诱因有:
(一)食物 以鱼、虾、蟹、蛋、牛奶、肉类等动物性蛋白质最常见,尤其是在一次大量进食蛋白质饮食和酗酒后,发生的蛋白胨性寻麻疹,其次某些植物也可致敏。
(二)药物 如青霉素、痢特灵、血清、疫苗等可由*反应引起,另一些药物如吗啡、阿托品、阿司匹林等为组胺释放剂,可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寻麻疹。
(三)吸入物 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灰尘、某些气体及真菌孢子等。
(四)感染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感染,这些感染可能通过传染物的抗原作用或改变了机体的应激状态,引起I型或III型*反应。
(五)昆虫叮咬 如虱、跳蚤叮咬皮肤及黄蜂、蜜蜂、毛虫的毒刺刺入皮肤,引起*反应。
(六)物理及化学因素 如冷、热、日光和机械*、摩擦压迫和某些化学物质的刺激,引起*反应或非*反应性寻麻疹。
(七)内分泌和代谢障碍及胃肠功能失调均可诱发本病,尤其是慢性寻麻疹。
(八)内脏疾病 如红斑性狼疮、淋巴瘤及某些肿瘤、风湿热等可为寻麻疹的病因。
(九)遗传因素 如家族性寒冷性寻麻疹、遗传性家族性寻麻疹综合症和遗传因素有关。
(十)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感情冲动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增强血管通透性而发生寻麻疹。
寻麻疹的发病机理可分为*反应和非*反应两种,前者主要是由于I型*反应引起,少数是II型或III型反应,此型的抗体IgE和血管周围肥大细胞、血中嗜碱性粒细胞相结合。当抗原再次侵入后,在这些细胞表面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肥大细胞膜本身及其一系列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学的变化,促使胞浆中的颗粒脱出,同时释放出各种药理性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肝素、前列腺素、乙酰胆碱、溶酶体酶、纤维蛋白溶酶、补体、各种激肽和慢性反应物质等,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多,产生皮肤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各种症状。
非*反应性寻麻疹是由于某些物质如细菌酶素、蛇毒、蛋白胨、某些药物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红斑、风团。
【临床表现】常突然发病,先感皮肤瘙痒,很快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散在性分布亦可融合成片,风团可局限也可泛发全身,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消退不留痕迹,但新风团又陆续出现,此起彼落,消化道受累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喉头及支气管受累可发生喉头水肿,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症状在数日至2~3周内消退者称为急性寻麻疹;若反复发作,病程达1~2月,大多找不出原因,顽固性难治者称为慢性寻麻疹。
除以上两型外,还有几种特殊型寻麻疹:
(一) 皮肤划痕症 又称人工寻麻疹,手抓或钝器划其皮肤后,该处出现暂时性红色条状隆起。
(二) 血管性水肿 又称巨大性寻麻疹。发生在眼睑、口唇、包皮、外阴等组织松弛部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肿胀,边缘不清,持续1~2日自行消退,常反复发作。
(三) 压迫性寻麻疹 皮肤受压4~6小时后,局部发生深在性肿胀,8~12小时后消退,多发生在臀部、腰部、足背等受压部位。
(四) 日光性寻麻疹 暴晒日光或紫外线后,在照光部位出现风团,并有瘙痒和针刺感。
(五) 寒冷性寻麻疹 分家族性和获得性两型。前者少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从婴儿开始持续终生。后者开始于儿童或*,在气温骤降或接触冷水冷风时,在皮肤露出部位出现风团,持续半小时至3~4小时,冰块试验和被动转移试验阳性,多见于女性青年。
(六) 胆碱能性寻麻疹 在运动、重劳动、受热、饮酒或情绪紧张时,胆碱能神经发生冲动而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生直径2~3mm小风团,不融合,半小时至1小时内消退,除掌拓外,皮疹可泛发全身,以青年人多见。
(七) 血清病性寻麻疹 注射血清、疫苗或药物后除皮肤出现风团外,可有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有的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
治疗
组方:药用黄芪、首乌、白术各15克,当归、白藓皮、丹参(后下)各12克,赤芍、防风、蝉蜕各10克,鸟梢蛇(研冲)9克,川芎、甘草、全蝎(研冲)各6克。蜈蚣(研冲)2条。儿童用药酌减。风寒胜加麻黄、桂枝、透骨草,去丹参、赤芍;风热胜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当归;湿热胜加黄芩、苦参、地肤子,去黄芪;热毒甚加金银花、大青叶、黄连,去川芎;血瘀重加桃仁、红花、泽兰,偏血热加紫草、槐花、丹皮,去白术;气血两虚加党参、白芍、熟地、大枣,去全蝎、蜈蚣:瘙痒剧烈加白蒺藜,浮萍、荆芥、苍耳子;疹块难消加皂角刺、秦艽、路路通:病程冗长加三棱、莪术;反复发作加地龙、僵蚕、水蛭;久治不愈加白花蛇、穿山甲、地鳖虫。每天1剂,水煎4次,分早中晚及睡前温服。药渣加水浓煎,滤液擦洗患部再浸泡15分钟,早晚各1次。3周1个疗程,直至疹消痒除。避风寒、忌生冷、香燥、煎炸、海鲜、蛋品、牛奶、饮料、酒类、辛辣之品。孕妇、月经过多者及有出血性疾病禁服。
功能:祛风散寒,清热除湿、。凉血解毒、活血通络、化瘀消肿、益气固表、养血和营、去痒止痒。
疗效:轻者1个疗程即风团消、瘙痒止;重者2~3个疗程疹块及瘙痒消失,皮肤划痕试验阴性,血常规复查嗜酸性粒细胞降为正常。
一般西药治疗:急性寻麻疹:1.口服胺H1受体药物口服,如扑尔敏和去氯羟嗪。2。皮疹广泛者给予扑尔敏或苯海拉明肌注,或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