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2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5 22:36
共享模式是物品所有权到使用权的过渡,其中关键点在于用户-共享平台-用户之间所形成的闭环,而不是由公司性质参与研发推出产品。像目前的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其实是以共享的名义所进行的“租赁经济模式”延展。因为这类共享并非是利用本身市场的盈余和空闲,而是投入资金来堆出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不置可否的是共享单车初创时在校园中,是完全的共享经济践行模式,同学们将自己的单车在空闲的时候租赁出去,获得盈利。这就是共享精神的要点,即用户参与。而反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并没有用户参与分享的精神,而是企业参与的租赁经济之下的商业行为。真正践行共享模式的平台,如airbnb、uber、悠车位,是用户资源分享自己的物品使用权,分时共享模式得以成立,在于拥有这类物品(房屋、汽车、车位)所有权的成本过高,加之使用频次难以维持在持续高的需求量上。而换做是雨伞、篮球这类单价并不高,拥有它们的成本与使用频次的换算关系,几乎不会让人产生”分时租赁“会比”买一个“更加划算的想法,甚至,在购买他们的时候不会有过多的犹豫。所以,这样的需求是否是一个广泛而持久的需求,是这类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在模式的具体践行中,如何对物品进行科学地改造及维护以满足用户不断变换的需求,也是企业需要不断问自己的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5 23:54
共享单车的成功不是因为他是共享的。
而是他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可能这么说,大家还是认为没那么重要。
但"最后一公里"命题下的产业是极为庞大的,诞生了公共自行车和黑车,从便捷性上还有滑板,折叠车,平衡车等,共享单车有望吃掉以上产业的所有份额,并且因为没有停车区域的*,使用简单,甚至可以扩大原有的市场规模。所以共享单车有着明确的目标。一开始的私锁,破坏车辆,车辆摆放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素质的提升,管理的成熟和本身应用到共享单车上的科技越来越多,这样的行为会越来越少。所以根据以上种种原因,共享单车是一个好的产品。
问:共享雨伞能不能有?
答:肯定能有!
但是市场规模有多大?前景好不好?对于这个,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共享雨伞肯定是有需求的,这个需求不是那么致命,也不是那么关键。换做互联网的说法,这个是痒点,不是痛点。
可见的是,现在不是共享雨伞进场的最佳时机。雨伞的超便捷性质必然会付出大量的因为用户素质的成本。并且雨伞将会比共享单车更加难以回收。虽然雨伞的造价低廉。投放简单,但是极高的损失率会使得共享的这个行为难以推动。
另外,共享雨伞还会面临着比共享自行车还要激烈的产品竞争,这个产品不是指共享雨伞的项目,而是雨伞的本身。随身携带雨伞远远比随身携带一辆自行车容易的多,所以用户为何要选择使用共享雨伞,而不是自己买一把更漂亮的,更符合自己个性的雨伞放在包里呢?
在我看来,与其做共享,还不如直接卖雨伞,做一些花里胡哨的雨伞产品,直接挂在一些固定的闹市区,商业区。付钱解锁,伞就归你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6 01:29
共享单车大行其道是因为便利,解决出行刚需,随用随取,极大提高出行效率,对使用者而言,使用维护成本狠低,而雨伞不同,需求不刚,维护成本差别不大;
我觉得共享快递纸箱或者快递盒子,和共享单车有同样的属性, 2015年我国消耗了99.22亿个包装箱、169.85亿米胶带以及82.68亿个塑料袋。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312亿件,相当于年人均快递使用量近23件。快递纸箱的再利用,将是下一个风口,收完快递,清除个人信息,将纸箱和防撞泡沫放在某个或指定的地方,发个定位信息和位置,尺寸图片。供下家利用或专人回收再利用,这些应该不是技术难题,附近人免费使用,用量大的客户由专人回收收费使用,接入菜鸟等快递数据,综合分析利用大数据。。。
快递纸箱共享与共享单车不同在于:可以自己不生产共享物,目的是发挥现有纸箱残值
关于盈利方式:
纸箱,收集快递大户信息;定制纸箱及胶带耗材广告,对接供需。
消费者,线上商城和附近实体商城的促销信息推送;
关于技术实现:
一般快递箱信息贴纸尺寸固定,尺纸箱寸测量可以通过拍照自动计算;
可能会有废品回收利用软件去回收纸箱,但这恰好是集中管理的契机,注册账户为回收人员,让纸箱回收利用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