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作文!高中水平!不能网上摘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2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5:46
原文地址:2011年揭阳市二模作文评讲作者:窃闲井儒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新德中学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捐款献爱心活动。活动结束后,学校政教处将参加捐款的学生名单,按其捐款数量的多少依次排列,张榜公布,此举在师生中引起了争论。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请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
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写作过程中材料的作用以及所写文章对材料的处理上面。
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 只是写作的引子,是写作的由头。它对作文的主旨没有*作用,所写作文只要在话题的范围内即可。话题作文更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对所提供的材料可以不理,文章的主题、体裁自定,只要与材料相关就行了。
新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所提供材料是写作的依据,包孕着文章的主旨,写作者必须把握住材料的中心。它是你文章的灵魂。简单的说材料的主旨就是你要写的议论文的论点,你所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尤其是写议论文时,对所给的材料还要“非用不可”。材料作文一旦脱离了材料或偏离较大,就是严重的跑题。
它新在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审题提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多面性,分析时要学会多角度分析。
本次作文,属于时评写法,要注意材料中的“争论”二字,既是“争论”,就必然有赞同有反对。
角度一:赞同 “依次排列,张榜公布”。因为这样做是对全体师生乐善好施行为的鼓励。“按捐款数量的多少依次排列学生名单并张榜公布是公平的”,“按捐款数量的多少依次排列并张榜公布也是慈善活动的一种惯例”,“公布捐款排行榜能实现良性互动”。
角度二:反对“依次排列,张榜公布”。因为捐款无论多少都能体现爱心,捐款要量力而行、不能攀比,不能有虚荣心,不能以捐款多少来衡量爱心大小。
角度三:思考慈善活动为什么遭遇尴尬,因为慈善活动所采用的方法有背离爱心初衷的嫌疑,由此引申开去,可以从目的与结果的关系方面(如好心办坏事等)进行探讨。
角度四:辩证分析。解读“依次排列,张榜公布”有哪些合理因素,造成了怎样的负面影响,该怎样做才合情合理。
时评一、如何看待捐款排行榜
名校范文
例文1、
无可厚非的“捐款排行榜”
新德中学为玉树灾区举办捐款活动,并按捐款数量的多少依次排列学生名单,张榜公布,此举引起了争议。我个人认为校方这么做无可厚非。
且不论情感上的争议,理性上,按捐款数量的多少依次排列学生名单并张榜公布是公平的。一些不满张榜公示的人往往怀着这样的心理:我关心弱者,捐了我的心意,现在将我的名字排得这么后,岂不是看轻了我的心意?我付出的关怀可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但我个人认为,有这种想法的捐赠者失去了一颗平常心。校方张榜公布捐款者的名单,目的在于赞赏、表扬所有捐款同学的爱心,无论名次前后,只要名列其中,学校不都进行了褒扬吗?再说,张榜公布名字总得有先有后,不按捐款数量的多少依次排列学生名单,难道非得按音序或笔画序来排列吗?
按捐款数量的多少依次排列并张榜公布也是慈善活动的一种惯例。让捐赠款物成为一份明白账、廉洁账、放心账。虽说捐款重在心意,捐多捐少都是份心意。那名贫困的学生对待每一位捐款者都会心怀感激,绝不会因为个人捐款数额的多少而有所差异,但有些人帮助得多一些,有些人帮助得少一些,这一点有谁能否认?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慈善活动,习惯了“勒碑纪事,以彰功德”,公布捐款人的捐款数量不仅没有不妥,反而是“知恩图报”的体现。汶川发生大地震,舟曲发生泥石流等灾害,社会各界纷纷捐款,*电视台不也公布过捐款排行榜吗?
爱心需要感染,也需要榜样,公布捐款排行榜能实现良性互动。汶川发生大地震、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的特殊时期,如果不是良性互动,又怎么可能在短短时间内收到总计数百亿的慈善捐款?如果每次捐款活动后,捐款人及其捐款数量都不进行反馈,大家还会有这种积极性吗?
雷锋做好事从来不在意是否留下姓名,他一生助人为乐,能帮助到别人,他便很满足了,若是历史的那一瞬间,雷锋的日记没有被发现,他做的好事没有彰显,他的名字不能名垂青史,他会觉得遗憾吗?会觉得此事于他不公,与世人争议吗?肯定不会。那我们又何必去在乎自己排名的先后呢?
捐款排行榜只是如实记录师生的捐款数目,我们不应对排行榜进行误读和过度解读。当我们摆正我们的心态,便会发现捐款排行榜确实无可厚非。
评:本文选取角度二,反对“依次排列,张榜公布”。同样理直气壮:“捐款排行榜”仅仅从捐款数去衡量爱心有偏激之嫌;会引发攀比心态,让爱心变质;而且,真正的爱心需要用心去品味。
“千江有水千江月”,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一件事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解读,无论选择什么角度,要学会把理讲透,让自己的观点“立起来”,“立得稳”。
例文2、
衡量爱心何须“捐款排行榜”
新德中学举行爱心捐款活动后,张榜公布了“爱心捐款排行榜”,此举引发师生的争论。
我认为,“捐款排行榜”不可取。
“捐款排行榜”仅仅从捐款数去衡量爱心有偏激之嫌。同学病了,大家慷慨解囊,无论是一块硬币,还是百元大钞,表达的都是尽快挽救同学生命的真情,彰显的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牵挂,这份爱心是相同的。也许,你可以说,这样的举动促进了学生的奉献意识。那么谁又可以宣称捐款数目的大小就一定与爱心的多少成正比呢?公布同学们捐款数额,未必能彰扬善举,也未必能提升同学们的道德指数,反而会引起大家的反感:难道捐款少也算错?难道捐款多才算有爱心?
“捐款排行榜”会引发攀比心态,让爱心变质。曾经,网上有一幅画面:一个乞丐撸起袖子,伸出胳臂抢着鲜血。他的话震撼了我的心:我没有钱,但我有血。爱有多深,怎么可以用金钱这把标尺衡量?我们怎能这样疯狂的攀比,意图榨干自己最后一滴爱来标榜人格的伟大,榨干别人最后一个吻来证明善心的充盈?殊不知,一张榜单的贴出,不是圣洁心志的彰显,是标榜财富的象征,这些虚荣的举动早已将自己丑陋的人格投射在了道德的星空。我们榨出的根本不是爱,是肤浅与无知,是攀比与人格的沦丧。
真正的爱心需要用心去品味。我还记得那个在汶川地震时在捐款箱前小心投入一百元的孤寡老人,还记得那个在玉树地震中捐出四万元人民币的非洲国家莫桑比克,也许在爱心洪流面前,这些涓涓细水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我们却总因为这样的举动泪流满面,为这其中的无私而慷慨高歌。真正的爱并非单看付出的数量多少,只有将一个人所拥有的财富与他所贡献的一切相较,才能够将人格的伟大真正凸显。所以当我们竭尽全力伸出援助之手时,不必因为物质的匮乏而倍感羞愧,任何人也无权将其作为考量爱心的放大镜。我们每个人也许并不都能成为家财万贯的富翁,可心灵的富豪却永无*。
我还记得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抹着眼泪站在捐款箱前,转过身追问身后的母亲:“妈妈,我没有钱捐给那些可怜的小朋友,要怎么办才好?”母亲牵起她的手,边走边对她说:“那你就捐微笑好啦!”小女孩扭头对着捐款箱笑了,一下,两下,三下……她一共捐了七朵微笑,那是人世间最美的七色花。
爱不是炒作,爱是驱赶了名利*之后不求回报的付出;不是攀比炫耀的工具,是纯洁无私的给予自然流露的纯真。爱,更不是牟取名利的枷锁,榨干最后一滴爱的方式永远不会成为爱。爱无须像这样排行、攀比,无需倾囊相助,无需人尽皆知,也许你会问爱究竟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就像小女孩那样:用微笑的花蕊,滴落真诚的露珠。
衡量爱心何须“捐款排行榜”!
【点评】本文选取角度一,赞同 “依次排列,张榜公布”。并从三个方面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诠释:“按捐款数量的多少依次排列学生名单并张榜公布是公平的”,“按捐款数量的多少依次排列并张榜公布也是慈善活动的一种惯例”,“公布捐款排行榜能实现良性互动”。文脉清晰,言之成理。
惠来一中范文
1、物有价而爱无价
高三(1)方碧妹
玉树地震,伸出援手,本应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应该做的事,但对于新德中学的这一做法,我实在不敢苟同。因为物有价而爱无价,向学生灌输这种“名利”性捐赠精神实乃不理智之举。
首先,捐款不是一种可以来比较的东西。按照校方的意思,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捐得越多这个人就越有爱心,众所周知,学生经济上来源皆来自于家庭,家庭收入不同,父母给予的物质也不同,校方如此排榜是不是干脆来个家庭收入排榜?难道比尔·盖茨捐的善款才算得上慈善,难道我们平民捐的一块钱就不算得上爱心了吗?这一点想必校方应该向青海“微尘”组委学习了,人家是团结一切有爱心的微尘,最终干成了多少重大的慈善活动,还有李连杰的“壹基金会”也为中国慈善作出过很多的贡献……物有价而爱有价,“香港好人”黄永福捐的钱不算多吧!但人家尽心尽力为灾区工作,献爱心,是他那一份爱感动了13亿中国同胞。校方如此将爱心分为三六九等,实乃是践踏了学生和老师们的爱心。
其次,学校本是育人的地方,本应是纯洁的地方,校方不仅负有传授学生知识的责任,更负有向学生灌输积极思想的责任。策划校方将捐款数量进行排榜的负责人是否曾想过这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张贴成绩排行榜是为了让学生向成绩好的学生看齐,那么张贴捐款排行榜是不是在向同学们暗示向捐款多的看齐呢?校园中攀比物质享受之风是屡禁不止,如果校方再如此推波助澜,想必后果不容乐观!学校这一举措恐怕是失败之举。
常言道:礼不在多,有心就好。连挑水阿婆都懂得的道理,想必为人师表的校方代表也必定知晓,甚至可以举出一大片素材来论证此观点,但为什么实行起来却如此荒唐!
在“官本位”“钱本位”盛行情况下,学校更应该努力捍卫校园的一片净土,不要让学生认为:“俺捐的不是爱心,俺捐的是钱,是排行榜上的名次。成绩比不过咱就比捐钱,反正俺也可上一次排行榜。”
21+20+9=50
2、行善的最高境界
高三(1)钟俊航
为支援青海玉树地震罹难的民众,新德中学献爱心的浪潮高涨。一缕缕冬日的阳光在给予人温暖与力量的同时,也照在“有心之士”竖起的名墙上。
如此行善,真的弘扬了学生的爱心了吗?
目睹那面刻名的“墙壁”,我分明看到有的同学昂起头颅,煞有介事地徜徉于这面墙上,有的同学却会极力避趋之;咱捐的少,有点丢人。如此如此,行善似乎成了学生们自尊的搏击场,行善应有的理念也荡然无存。攀比为了行善的舞台,能者高调上台,其余的人只能躲在舞台的后面。
中国首富陈光标孰人不识。行善一向高调贯了。他捐钱数目、捐钱对象总为被媒体摄录。壮举兮!辉煌兮!他曾赴台沿路拿着锣敲着鼓施善,直至向当地*发出“通牒”。面对看不过眼的民众,他颇有气度地说:“我就要如此行善,不然你来跟我争这个中国首善。”如此行善,善是行了,但总感到变了味;陈光标仗着财大气粗,让行善的境界跌落谷底,更让捐少钱的人不敢轻易行善。为了比出权势、地位,行善一度被*,诈捐门也曾一度上演,为了便是在众明星比起“脸”。
这种行善境界在比尊严的同时也蹂躏了被支助的人的尊严。曾有一个女孩患病住进医院,因家境贫困请求学校帮助。学校当即发起献爱心活动,筹集两万元让她支付手术费。但随着这份善举而去的还有一份名册—— 一份写满捐款学生名字的名册。奇怪的是,病愈后这个女孩的性情全变了。原本开朗活泼的她变得孤僻内向,做事也畏首畏尾。究其原因,那本名册*了女孩。你想象一下,当你站在同学面前,想起他给我捐的100块,你心里作何滋味?这名册束缚了一个开放的心灵,它以牺牲女孩尊严为代价而行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这个世界怎么变,行善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拆除行善者“攀比”尊严的舞台,并搭起受恩者尊严的摩天大楼。让心灵遨游于世界,让行善荡漾于心胸。行善的最高境界势必闪烁人类崇尚美的精神之光。
20+20+8=48
3、非明示无以推动
高三(1) 翁颖旭
新德中学政教处按师生捐款数量的多少依次排列,张榜公布。学校这种做法无可厚非。
现今的世界,还有很多人在等待帮助。假如只靠少部分人,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慈善需要大家一起参与。只有明示那些慈善行为,才能号召大家行动起来,让世界充满爱。
一场浩大的改革,总需要有人引导。新慈善世界大门的开启。也需要伟大的人来推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上的富豪越来越多,他们中总有人会怀着善心,向贫困的人们伸出援手。巴菲特宣告将自己一半以上的财产捐出时,他已经打开了慈善大门。他的高调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号召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陈光标也响应而上,成为中国首善。他们的行动推动着更多企业走向慈善之路。假如没有他们的推动,恐怕今天也不会有那么慷慨解囊的企业家了。
当然,光有领导,没有群众,改革也很难完成,明示慈善行为,也是为了鼓励那些平凡的人们,献出爱心,温暖人间。
学校公布捐款数目与名单,目的无非在于感谢和鼓励那些有爱心的孩子,让他们能常怀善心,并无过错。若说以名利来衡量慈善是一种污辱,那么我想说,以物质满足来鼓动和培养孩子的善心,是否也有错。假如没有了广泛的群众参与慈善,那些第三世界受难的人们就难以摆脱痛苦。而这广泛的群众基础,需要我们从小培养。不得不说,群众的力量,有时比伟大还大。
再者,当今世界,即使存在默默无闻的慈善行为,假如没有被曝光,慈善的恐怕永远是那些人。
慈善的改革,除了领导和群众的努力,有时也需要“形象代言”,号召更多人参与进来。
李连杰的“一基金”虽没有接受评奖,但如果没有李连杰的代言,恐怕基金会也不会发展这么快。好莱坞影星奥黛丽.赫本的代言,也曾让人们积极参与其中。
为此,我们不得不说,慈善需要明示于世界,明示的慈善,才具有更大的号召力,才最大限度的传递爱的心意,解决人们的贫困。
非明示无以推动,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爱充满人间。
22+19+8=49
4、爱心不应用来攀比
高三(3)
爱心应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仁爱,绝不应该将爱心看作简单的一组数据,甚至象新德中学那样,按其捐款数量的多少依次排列,张榜公布。学校做法实在不妥当!爱心不应用来攀比。
诚然,学校的做法有一定的好处。就像把考试排名榜,位置的前后总能给学生们带来莫名的压力。这样一来,很多人就只得捐“爱心”了,如此,学校募得的金额必定大大超过其他学校,而灾区的同胞也会得到更多的捐助。对捐款多的学生,这也算是一种表扬,鼓励。
然而,学校领导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排名榜一出,必定会引起风波。捐少了的感到自卑,捐多了会在背后被人指指点点。如:“就是他,真爱炫!知道你们家有钱!”或者:“富二代来了,快看!”
捐多了有压力,捐少了的也有。会有福布斯富豪榜就一定有穷人榜。这样穷人家的孩子只会感到抬不起头来,埋怨学校。
而对那些不愿捐钱的学生来说,这就像用刀*着他们交钱,不但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埋下不良的种子,当这把刀没有了,他还有爱心么?只怕会变得更冷漠。
爱心不能简化为一组组数据,每个有爱心的孩子都应该表扬,要让孩子明白爱心就在身边,爱心要从小做起,要懂得奉献!
一百块不多,对于富豪来说,九牛一毛。对于乞丐来说,天文数字。我还记得汶川地震时有一个老乞丐把他的积蓄都捐了出来。多吗?不多,可那是爱心的体现,是人性的光辉!
如果按学校的做法,那老乞丐得排多少名?可他分明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这才是爱心!
学校应该撤下排行榜,只须说明总额,表扬每个捐款的孩子。
爱心不分大小,只要奉献就是好的。如果学校加强教育,学生的捐款绝不会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同舟共济!
爱心不应用来攀比,学校的做法不排除有炒作的嫌疑,又或者在这大笔的捐款背后有什么灰色、黑色地带……
我只能感叹:这爱心,变味了!
20+20+9=49
爱心,不应被排名公布
高三(1)刘心泓
社会中不乏有爱心的仁人志士,在发生了灾难之后,他们总是会伸出自己的双手去帮助别人,奉献自己的爱心。这引起了我的一个思考:献爱心,是否也要进行排名,公布于世呢?我看未必。
献爱心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动,它不应该被“排名”。玉树地震后,新德中学将学生的名单按捐款多少依次排列,张榜公布。或许学校领导想激发学生献爱心的意识,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学生有爱心固然是好事,但爱心须发自内心的。或许有些学生很有爱心,但因为家里穷,没法捐那么多。学校的这种做法无疑是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这只会导致学生在日后的献爱心活动中形成一种无形的攀比心理,或是为了面子,想方设法地向家里要钱,可能会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增加经济负担。我只能说,这只会导致一种畸形的“爱心”。
献爱心应该是无声无息的。我们在献爱心的时候,应该希望在灾难中的人们早日度过难关,而不是为了排名,为了出名。捐款多并一定代表一个人非常有爱心,捐款少爷不代表一个人缺乏爱心。汶川地震后,一位乞讨老人倾其所有,将他乞讨所得的全部金额都捐给了再去的人们。他所捐的钱并不多,或许只能是“杯水车薪”,但这就能说明他“爱心不足”吗?不,不能,他捐出的,是他全部的财产,是他所有的爱心。师德,献爱心是不必公布于世,更不必进行排名的。它只是人们早日脱离灾难。仅凭这点,你还能认为爱心可以被排名被公布吗?
当然,我也理解新德中学领导人的苦心,或许他们只是希望学生多献些爱心,而灾区的人们也能早日从灾难中走出来。但是我并不赞同他们这种表现他们苦心的做法。排名公布捐款数量的做法,无疑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心中的“爱心”发生畸变,因为捐款数量的排名并不代表学生心中“爱心”的排名。或者说你,献爱心,是不能用排名来衡量的。
呼唤趋避喧哗的宁静
对新德中学声势浩大的赈灾捐款排名,我道一声失望的叹息。捐款赈灾本是人情善举,为何偏偏,仍要披上哗众取宠的污泥?
捐款排名,究竟有什么意义?比人性的尊卑?比善意的居微?比品格的高贱?还是,出于吸引注意的功力熏心?
《法句经》中七圣财乃信仰,持戒,闻,惭,愧,布施,智慧。布施不分贵贱——一个微笑,一点关怀都是善与爱的播洒。如果要权量布施的轻重,那么试问,虚情假意的钱财与真挚诚心的祈祷,孰轻孰重呢?
禁不住要对世间趋避喧哗的宁静发出我悲伤的呼告:
“我该用什么留住你?
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的郊区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守望着孤月的人的背影。”
虚假捐款,捐款排名,“空支票”慈善……它们深深伤害着社会的最后一丝温存。饱蘸浊墨的“善举”,何“善”可言?它们成了追名逐利的手段,成了攀求地位的云梯。当你心无一缕悲悯,你已贫穷到一无所有,你拿什么施舍?你的行囊里,有的只是尘垢污泥。
趋避喧哗的宁静,一次次惨遭蹂躏。
何时我们才能托起一片净土,让善与爱的心灵诗意地栖居?何时我们才能掬起一汪清泉,让美与真在晨曦下舒展?
我没有答案,但答案,在你,在我。
“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有那么多的人,因心事太重,而走不动。”
既然真善美的天堂如斯之近,为何你我,不愿舍弃沉甸甸的利益之秤,还自己一片坦然还世界一片怡宁呢?
我呼唤着趋避喧哗的宁静。
不仅仅是布施于人,而更在布施自己——让美与真苏醒,在莺歌虫鸣里唤回自己的本真。
不愿见戴着慈善面具的,彻首彻尾的炒作。一旦如此,我们所谓的真善美便成为世间,如泰戈尔所说的散佚的诗行——不,连诗都不是,是无病的*,是人性在灵魂深处苟延残喘的悲音。
愿内心,那一抹宁静的归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5:46
爱心需要感染,也需要榜样,公布捐款排行榜能实现良性互动。汶川发生大地震、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的特殊时期,如果不是良性互动,又怎么可能在短短时间内收到总计数百亿的慈善捐款?如果每次捐款活动后,捐款人及其捐款数量都不进行反馈,大家还会有这种积极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