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9 23: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4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系列令人振奋的重大新发明:大海轮、无线电、电影院、摩天大楼、汽车、飞机及其背后有关动力机器制造的抽象观念改变了都市生活,为现代主义提供了动力。
卡夫卡生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前后动荡不安、物质主义盛行的年代, 他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而当时的布拉格正处在激烈的民族冲突与动荡中,“社会主义、犹太主义、德国民族主义、玩世不恭的思想、人道主义、以及一切虚假的世界主义等各种信念都相互冲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4年年8月2日,卡夫卡在日记中写道“德国向*宣战”。两天后,他开始创作小说《在流放地》。
1914年以前的军备竞赛就制造了巨大的战争机器,战争也工业化了,人员和物质按照精心制订的时刻表用火车运输到前线。各式各样的新技术和战斗、战术大大提高了每个人的死亡危险性。卡夫卡预料到了工业化时代的战争必然伴随大规模的*与死亡。《在流放地》中行刑机造成的血淋淋的身体暴力正指向了战争作为杀人机器对人类肉体无情的毁灭。 卡夫卡在一家工伤保险公司工作,他几乎每天同机器和受伤工人打交道以及面机器伤害工人的事件。卡夫卡熟悉机器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和效率,同时也在工伤保险公司和自家的石棉厂里看到了机器对人的戕害、扭曲和异化。
1914年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的创作陷入瓶颈,同年4月他从当时任职的工伤事故保险公司获得一段为期四个月的假期,打算在旅途中为小说寻找新的灵感,不料两周之后,在《审判》毫无进展的情况下, 卡夫卡受科技发明在推进现代化同时也点燃了欧洲*的火药桶的启发, 另一篇中篇小说《在流放地》于1914年8月4日至18日一气呵成 ,这便是后来被学界视为德语文学20世纪表现主义代表作之一的《在流放地》。文本初稿很快送到了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编辑的办公桌上,最终于1919年10月出版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