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7 15: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20:56
家长如何引导幼儿
家长如何引导幼儿,好孩子的发展离不开家庭的努力,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无论孩子多大,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家长如何引导幼儿?看完下面文章,相信你也会有所感悟。
1、理想的教育方法是给孩子的爱要适量,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冷默无情;不单纯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懂得家庭的爱是相互的,自己只是平等的家庭成员之一。
2、家长对孩子的错误有要正确的认识,要放平心态,孩子有错,错必定在家长,不在孩子。
3、学会先做人,后做事。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要先给予孩子安慰,再来给孩子讲道理,这样能解决很多问题。
4、冲动的时候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比如,先去厨房倒杯水喝,冷静之后再来教育孩子。
5、尊重孩子,要让孩子有发表意见的权力。连囚犯都有发言权和申诉权,您的孩子没有,这能叫尊重孩子吗?
6、要采用“描述性表扬”的方法来表扬孩子,切忌使用“很好,很棒”这些词语来应付孩子。“描述性表扬”分为三步:描述——感受——总结。当孩子做得很不错时,要先描述一下孩子做这件事的过程或做的情况,然后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再总结做得怎样。这样做,孩子很容易明白您为什么表扬他,他到底什么地方做得好。如果仅仅是“很好,很棒”之类的话,孩子很难分清自己到底是哪里做得好。
7、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小孩子不懂事,故意捣蛋,或许是因为您没有给孩子充裕的时间与您进行情感交流,孩子通过故意捣蛋来引起您的注意。因此,要让孩子感受到您对他的爱,孩子才会和您用心去交流。这是双向的.,不是任何说教可以替代的。
8、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父母必须参与其中,而不是指挥孩子如何去做。比如当您让孩子收拾玩具时,孩子不一定明白该怎样收拾,是先把桶拿过来放进去呢,还是把玩具搬过去放到桶里?是先收拾一部分玩具呢,还是把所有的玩具都收拾好?几个简单的字,做起来却很复杂。聪明的父母会陪着孩子一起来收拾玩具,做一次、做两次,孩子慢慢就知道什么是“收拾玩具”了。
9、孩子也有情绪不好的时候,需要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比如,可以给孩子做一个“请勿打扰”的牌子,告诉孩子,如果宝宝不想父母打扰他,就挂上这个牌子,否则,父母就可以进去。这样会给孩子一个自我发泄情绪的空间,或许孩子发泄完了就没有事了。
0至8岁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
1、1岁之前的孩子犹如小动物,因此,父母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孩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
2、1至2岁之间,孩子逐渐有了语言功能,父母可以向孩子讲一点基本的道理,让孩子慢慢认识和适应自己生长的环境。
3、3岁以后,孩子的海马体成熟,开始有独立意识出现,也慢慢开始懂得一点道理。这个时候,大人就要为孩子制定一些规则,让孩子遵守这个环境的规则,从而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良好的作息习惯、吃饭习惯、做事习惯、听大人讲话的习惯、语言表达习惯以及文明礼貌习惯等等。
4、8岁以后,孩子的习惯已经养成,之后很难再有改变。因此,孩子在幼儿期到小学三年级之前,是其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期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终其一生都将很难再有大的改变。所谓“从小看大,三岁看老”也即是此意。
父母的责任
1、父母要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生存能力、独立适应能力的独立个体。
2、要了解孩子成长的心路:从“没我——我——自我(6岁)——他我——群我——没我”的过程,引导孩子从一个自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
3、了解孩子智力发展之路:从“直观——形象——抽象(5岁)”,教育孩子逐步认识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的事物。
4、了解孩子生长发育之路:孩子有天生的适应能力,孩子吃多少、穿多少,应该由孩子来决定,而不是父母。不能因为怕孩子饿着,就拼命喂食,也不能因为怕孩子冻着就把孩子包裹得像一个大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