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8 03: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0:05
前几天趁着双十一打折,分别给几个朋友都送了书。有个朋友拿到书问我:“我让你选一本教我看艺术的书,你咋给我选了一本‘教我怎样去给孩子讲艺术’的书啊?是不是手滑买错了啊?”
然后我就跟她说,这本书虽然叫做《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但是它里面介绍的很多方法,同样是适用于*的。对于一个艺术门外汉来讲,这本书有着很强的科普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的作者弗朗索瓦丝 • 芭布-高尔是一位法国艺术史学者。她是现任卢浮宫学院当代艺术课程的老师,并经常受邀担任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多家博物馆的顾问。
高尔总能把“遥不可及”的抽象艺术,变成“触手可及”的美和享受。其实早在《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里,高尔便尝试用一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去普及一些艺术方面的常识。
而在新书《如何给孩子讲艺术》中,高尔不仅教会了*应该从哪些角度去欣赏一幅画作,还提供了很多可操作的方式,帮助家长成为提升孩子的第一位艺术审美老师。
整本书以深入浅出的艺术史知识和故事为主要内容,并配以名家名作的分析。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本书,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欣赏艺术;也可以向孩子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和 情感 。
那么接下来,我将结合《图解:世界名画》中的具体作品。按照高尔的方法,去挖掘每幅画作背后的故事。
高尔认为,根据画作不同的创作年份和类型,可以从六种视角去欣赏它。这六种视角分别是:技术、运动、数学、科学、 历史 和地理。
对非艺术专业的读者而言,使用技术、科学和地理这三种视角存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建议从运动、数学、 历史 这三种常用的欣赏视角入手。
首先,是运动的视角。
自古以来,人体就一直是绘画和雕塑的永恒主题。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几乎所有的艺术作品都以神话诸神、英雄或古代运动员为创作对象,建立了一个宏大的“人体姿态图库”。
西方传统审美认为,美存在于最理想的形体中,而完美的身体能够完成最有效的运动。人物身体的外在美,也被认为是精神层面的内在美。
因此,当时的艺术家都系统学习解剖学的知识,为的就是更精确地表现人体。
同样,在表现人体动作的时候,艺术家还要学习一系列概念,比如平衡、重力、张力、轻盈、力量……当我们看到那些以马戏团表演者、团体运动甚至芭蕾舞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无论是直接描摹,还是要暗示些什么,都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解读。
当然,也有一些绘画或雕塑作品,人物的躯体刻画没有特别精准。也许比例会扭曲、四肢会变形,甚至像“半成品”。这个时候也可以以这个为切入点,去思考画作背后的故事,以及作家想表达的主题。
其次,是数学的视角 。
观察艺术家的构图方法,也是理解绘画作品的常用方式。
借助几何学知识,画家们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还能进一步将所描绘的对象加以重新组织,从而传达出一种类似上“创世记”的神圣气氛。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也通过精妙的构图来创造一种景深错觉,将二维的平面转换成类似于立体舞台的视觉效果。
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作品在视觉和精神层面都令人愉悦,画家还发现了一种划分画面的方法—黄金比例(又称黄金分割)。
几乎使用线性透视的艺术作品都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全面“破译”,并可以此为模型再创作。
尽管这些构图和作画的对象无甚差别,但每一幅画作要表达的意义都是独一无二,且超越现实的。
比方说,让我们选择一组作品,尽管它们看起来全然不同,但画面构图都是相同的。
例如最简单的三角形构图吧,埃及金字塔、拉斐尔的《圣母与圣子》、巴尼特·纽曼的《杰里科》都用了这种构图。三角形时常用来表达稳定与永恒,而且还经常让人联想到*教“三位一体”的神圣说法。
最后,是 历史 的视角 。
所有的作品都植根于 历史 。绘画常见的 历史 主题包括:*人物肖像、恢宏的*事件(战争、军事征战、加冕仪式等),或是以一件小事从侧面反映一段 历史 。
在欣赏 历史 主题的画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艺术*”与“ 历史 *”的区别。
所谓“艺术*”,就是画作呈现出来的“现实”。而“ 历史 *”,则是真实发生的“ 历史 细节”。要记得,这些作品不是 历史 文献,而是对“客观”事实的“主观”呈现。
画面的构图,或其“舞台化布局”本身,就是对 历史 事件的一种批判,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因为对某些作品过于熟悉,而在它的表现形式和它所描绘的 历史 事件之间建立一种“想当然”的关联。
最后,了解画作的创作时期和流派,对我们了解作品主题、风格、以及制作技术也会有很大帮助。
除了采用特定角度去欣赏一幅画,我们在看画的时候,还有以下5个需要注意的细节。
(1)注意光影
光影在画作中特别重要。印象派大师莫奈,穷极一生追逐光影。莫奈透过莲花、干草垛、英国国会大厦,以及圣拉扎尔火车站等系列作品,留下了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光线所呈现的不同样面貌。
而对每一幅画作而言,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无论拥有光源还是一团黑暗,画面都因光影笼罩上特殊的氛围。光影不是附着于一个背景下的固定元素,它们像真实的人物,被画家赋予角色,也可以传递信息。
例如,这幅《*在以马忤斯的晚餐》,所有的人物特征都与现实相差无几,明快的色彩和明暗光线让这惊人的神迹仿佛就出现在观者的面前。
再比如拉图尔的《夜间画》,燃烧的灯火代表*的灵光和温暖引导人们灵魂的方向,无边的黑暗是污浊和混沌尘世的象征。
总言而之,画家可以用光影来直射一张脸,制造出鲜明的明暗以暗示内心的冲突;或者用足以将人吞噬的黑暗来吓唬人,用蜡烛颤动的火焰来安慰人,用炫目的天空使人眼花缭乱;或者提醒人们意识到自身的弱点,见证日出或日落,穿越光阴的轮回。
(2)关注人物的运动方向
为什么要去关注画中人物的运动方向呢?因为艺术家在表现某一个主题的时候,通常会定义观众的角色:观察者、目击者、或参与者。
当然,画面布局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作品的意义。当画中人物出现在地平线上,慢慢走向观众,引发我们等候、期待。
就算是背对我们的人,也在引导我们看向和他们同样的方向。因为如果他们面对我们,我们可能对于他们之外发生的事情毫无兴趣。一旦他们转向相反的方向,我们就会跟随着他们的目光所向。
比如在这幅《窗外之友》中,我们便会跟随人物的视线,望向窗外的风景。然后开始思考,她心中所向往的是一望无际的麦田?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同样的道理,人物凝视的方向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方向设定了一种意图、一个投射和一条未来的道路。在没有出现透视法的时代,也正是由于这一凝视才将画面打开,营造出透视般的效果。
(3)关注人物的眼神方向
当我们觉得画中人正在盯着我们看时,我们要做的,是思考这个人物当下的情绪和处境。
比如这幅《梦娜丽莎》吧,她到底是在卖弄妩媚?还是嘲弄讥讽?如果我们把她的嘴巴遮住一半来看另一半的话,那么看右边我们会觉得她在微笑,而看左边,又觉得是一个伤心的表情;而只看她的嘴巴,却又看不到她的微笑。
如果画中的人物的眼神总是或彼此相对,或有意回避,那么这可能预示着某种冲突,或暗示着某些*。还有一些时候,这种眼神意味着背叛。人物假装遥望远方以故意忽略对方,或者以不甚明晰的眼神制造对视的假象。
(4)关注画中织物的语言
织物的外观在各种题材的作品中都十分重要。除了自身美学价值,织物也传达了人物的隐藏 情感 。比如在《圣母的婚礼》中,画面上部柱子细长坚挺的轮廓与下部人物长袍的褶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达·芬奇巧妙地运用光影效果,让褶皱如同人物一般传达出多样的 情感 。
总之,无论织物看起来是流畅、破碎、沉重、透明、平淡,还是复杂、过于精细、赤裸、不现实、凌乱、微妙,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讲述人物的故事,将人物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出来。千万不要认为它们只是配饰。
(5)另辟蹊径
当我们实在对一幅画毫无头绪的时候,不妨从其他艺术家那找点灵感。借助那些熟悉而喜欢的作品,我们可以从无法赏另一件作品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欣赏一幅画后可以解读一首诗,从一首熟悉的音乐中体味到之前未曾留意的东西;熟悉毕加索的绘画后,能够从马戏团的欢乐表演中解读出未想象过的悲剧维度。
总而言之,艺术是相通的。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让各种艺术门类发生有机的联系。
写在最后:
在《如何给孩子讲艺术》里,高尔为读者提供了多个欣赏艺术的角度和方法。这些方法大部分都容易掌握,只要我们平时多看、多想、多练,就会慢慢完善自己的艺术体系,拥有个性化的审美技巧。
艺术虽然高于生活,却依然源自于生活。
一幅画,首先是一个空间。它可能展示了五彩缤纷的颜色、各式各样的形状;可能展示了某一处一处经典的风景,又或是常见的室内的场景。
也许在一开始 探索 的时候,我们会在未知的空间里徘徊、迷失。但从本质上,艺术终究没有脱离我们的生活。
因此,与其认为画面是一个封闭的实体,倒不如把它当作一个真正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需要选择一条路,然后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行。当我们允许自己与画作发生联系时,我们便能在艺术和生活间游刃有余,自由切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