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然与实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07 03: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6:59
应然与实然是法学中的名词,也是哲学上的名词,自从休谟提出“应然”与“实然”的区别和矛盾之后,严谨的人生哲学就被活生生地撕裂开了一个口子,这也使人生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百慕大三角区”。
顾名思义,“应然”是指应该是什么样子,而“实然”指实际的状况。为什么要说这两个词呢?昨天看了一则新闻,报道了武汉某著名大学的女博士因误机而打闹机场工作人员,她不但被治安处罚,而且还被法航全球禁乘飞机。对于此事,我想许多人会说“你应当如何如何",而有的人也一定会说“你凭什么这么说",这就是“应然"与“实然"在现实生活中的区别和矛盾。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记得曾看过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在节目中窦文涛说:“西方的很多理念我都能接受,唯独最根本的一句话不能认同,就是:人,生而平等,实际中我所见的是不可能平等.....”另外一个嘉宾就解释得很好:“人,生而平等,是指人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应然"的期望有许多,而“实然”的社会现象却总是与我们期望的“应然”有差距,这就是人们心中常有困惑。
在古代有享乐哲学,在今天有功利主义,都主张人生应将追求快乐作为第一要旨,并说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但是罗素却提出了质疑: 如果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那么也不能从“事实上是什么”而推出“应该追求什么”的结论,比如,人有攻击的本性,我们不能因此而主张应当去攻击别人。这也是“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在禅宗中有“着空"和“着相"之说法,禅宗主张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要取若即若离的态度,其中的离就是“着空”,而即就是“着相”。为什么禅宗要这么说?因为人心中的“空”是很难实现的,而外界的“相"也不容易消失。酒、色、财、气等外在的“相”并不能真正让我们的心获得满足感,同样的,超然物外的“空”也是如此,故人要非相非空,要善于知足,知足者常乐。
其实,禅宗的道义又让我们回到了“应然”与“实然"的话题。如果像巴尔扎克小说中的葛郎台那样的守财奴,守着万贯家财而微笑而满意地死去,或者得道高僧,信念坚定、心襟袒荡地圆寂,这不是其本身就“着相"或者“着空"了嘛!因此,从逻辑上,“着相”或“着空”可以否定,但也可以肯定,一切皆因个人的感觉不同罢了,故快乐与幸福是一个人的态度问题。
我曾经做人力资源管理多年,知道有马斯洛的人的五大层次需求理论,其中自我实现是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级目标,这个目标就其本身来说已经超出了心理学范畴,而变成了哲学问题。较之生理、安全、归属和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就不一定是一个人的必然,我们不能用“应然”去强求他或她,如果那几种“实然"的需求就让其心存满足之感,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向他或她提出“应然"的要求呢! 这正如我在前些天对一位女同学说的,黄土高原的羊倌也会生活的很充实、很快乐。
谈到人生问题,我更喜欢诗人,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一点什么,就只会说“我以为“、“我觉得"、“我希望"、“我发现",不似哲学家那样夸张地省略了主语,而总是说生活是什么、快乐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通过“应然”和“实然"的杂谈,我还是坚信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快乐与幸福也只有每个人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