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10
共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2-07 06:17
1、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吃粽子的习俗也延续了近2000年。
2、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做粽子投到江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7 03:01
湖州诸老大粽子是中国最古老的粽子,距今已有133年历史。它始创于清朝光绪年间浙江湖州,是江南一带的传统老字号名点之一。
诸老大粽子首创了秀丽枕式粽子,选料讲究,制艺精良,色、香、味、形各具特色,素有“粽子状元”之美誉。
“诸老大”的粽子并不是我们熟悉的三角粽,而是呈长方形,因形状似枕,被称为枕形粽。
形状对粽子的品质会有很大影响吗?是的。枕形粽讲究的是口口有馅,馅料以整条的方式均匀地铺在粽子里,使每一口都是最饱满的香味。另外,枕形粽细长的形状,才能使煮制过程中,粽子内外受热更均匀,口感更好。在加上真材实料,味道远胜于三角粽。
美食名家唐鲁孙曾说:“湖州粽子也是全国知名的,台北卖的烧肉粽差不多都是以湖州粽子做号召。由此可以证明湖州粽子流传之广,要说‘诸老大’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7 03:01
“诸老大”始创于1887年(光绪13年),诸老大粽子具有百余年历史,至今133多年历史。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7 03:02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传说而已,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 最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湖心亭以为茶食,甚妙。 中国最有名的粽子都产在浙北杭嘉湖的鱼米之乡:嘉兴五芳斋的鲜肉粽四季供应,用筷子分夹四块,块块见肉,芬芳和润,酥烂嫩鲜,肥糯不腻。湖州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见长,以豆沙、猪板油丁为馅并不稀罕,难得的是豆沙是洗沙――红小豆煮烂去壳,再加糖、熟猪油、玫瑰原汁炒至乌黑晶亮有劲。这种豆沙吃口香、润、细、滑――北京市场上的豆沙多学日本,以机器磨碎加糖而已,干而不滑,香淡粒粗,哪里谈得上一个“润”字。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世界各地的华人,无论是本地、中国、台湾、香港,还是海外的唐人街,都会按传统,在农历五月初五前准备各式粽子应节。 但你知道吗,粽子的由来已久,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已有“粽子”的记载,是一种用芦叶裹米的食品。 不过,在古代,粽子可是称为角黍。 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因地区不同, 由材料以至粽叶, 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 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 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而粽子的口味,也依地方的不同,而有差异,唐代时,长安街有许多粽子铺,有多种果仁馅。 棕子的名称也经过很多变化,西晋周处《风土记》说,端午节用菰叶裹黍米栗枣,叫做筒粽,也叫角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7 03:02
诸老大的历史是可以说的出来的!1887年,年仅十七岁时的茶食铺伙计诸光潮,彼时已熟识茶食糕点制作技艺,可谓茶食行业青年师傅中的佼佼者。独立门户后,首创“火肉粽”和“猪油洗沙粽”,一时间,引来民间跟风无数。随后,诸光潮独辟蹊径,一改司空见惯的三角粽,整形后,取而代之的瘦长条枕头四角粽,受热均匀、不易夹生、每一口都有馅料。这一改,迅速风靡江浙沪,乃至海外游子,诸老大成为了湖州端午节的灵魂,直到今天,在湖州,很多人家的老人们都有一手包枕头粽的手艺。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7 03:03
“诸老大”始创于1887年(光绪13年),诸老大粽子具有百余年历史,是江南一带的传统名点,享誉海内外。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食,在魏晋之时,人们端午吃粽子的习俗已十分盛行。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筑就了湖州千年的历史和习俗,形成了湖州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