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4:5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0 17:01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
龙门石窟的景点:
1、西山石窟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
2、东山石窟
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
3、香山寺
建造历史:北魏516年始建,唐687年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诃罗遗身而重建。武周690年敕名“香山寺”并重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龙门石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0 17:02
在我国绚丽多姿的文化宝库中,石窟雕像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之中龙门石窟以它年代之久远、蕴含之丰富、保存之完整堪为众窟之冠。在这里有距今1600余年北魏时期的摩崖雕像,有历代文人*客留下的诗章、墨宝,有风格各异的洞窟寺庙,有散布于沟崖山壁的佛龛、题刻。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为我们探寻佛教在我国发展的足迹,研究华夏文明发展的历史提供了极为形象生动的资料。龙门石窟这个人类文化艺术的宝藏,是我国文明历史的写照,是寻古探幽的良师,是一部厚重无价的史卷。今天,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透过岁月的隔障,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幅记载龙门石窟所走过的沧桑岁月的画卷。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距市区12公里。乘车出洛阳老城向正南行驶,一条笔直的大道一直通到龙门。这里两山夹一水,东边的山叫香山,西边的山就叫龙门山,中间的水叫伊水。由于这里东西两山陡然对峙,确实叫人感到是一道“门”。不过,龙门这个名称是隋唐以后才广泛使用的。春秋战国时期,这里被称做“阙塞”。“阙”的意思是障壁中间开口处,即宫门。“塞”有防塞和堡垒两种意思。从这个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是洛阳城南面的要塞。由于河的名称叫伊水,所以这里又有“伊阙”之称,意思说伊水为两侧的高山所夹,像是一道狭门。
隋唐以后,这里则通称龙门了。据说,此处通称龙门,与隋炀帝对此处地形的感叹有关。史载,“炀帝尝登邙山,观伊阙,顾曰:‘此非龙门耶?自古何不建都于此?’”在隋朝以前,洛阳曾经做过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五个王朝的都城。隋炀帝在此所说的“自古何不建都于此?”是指为何不对着龙门口而建都城。后来,隋炀帝果然把东都建在了这里。从隋炀帝的感叹中,我们能够看出龙门这一带地理龙门石窟外景位置的重要。也正是因为隋炀帝有如此感叹,“龙门”这一称呼才取代“阙塞”、“伊阙”,成了此地的通称。石窟便是在伊水两岸的香山和龙门山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上开凿的。
龙门石窟如同无数个蜂窝,密密麻麻地分布在伊水两岸绵延1公里长的山岩上。据统计,龙门石窟共有2100个,佛像10万余尊,碑文题记2870块,石雕佛塔40余座。龙门石窟前后共营造了1000余年。其中集中营造时间为150余年,亦即北魏进行的第一次营建*,历时40余年,和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在位时期进行的第二次营建*,历时110余年。1000余年的营造史俨然就是一段雕塑艺术的发展史。
北魏开凿的石窟全部集中在龙门山,古阳洞、宾阳洞、石窟寺、莲花洞是魏窟的代表作。古阳洞是支持孝文帝迁都的王公贵族和高级将领为孝文帝雕造的,洞高11米,宽6.85米,深14.5米。早期的造像都在上部,较晚的在下部。后壁是高大的一佛二菩萨像,左右壁为趺坐释迦世尊像和弥勒佛像。宾阳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而营建的,共三洞,其中中洞最为富丽堂皇。宾阳洞洞口的两旁有两个金刚力士,后壁主像为释迦牟尼佛。在前壁入口的两侧原来有浮雕三层,上层为文殊问疾,中层为摩诃萨埵太子及须大拏太子本生故事,下层是有名的“帝后礼佛图”,分别以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为中心,组成南北相对的礼佛行进队列。这两幅雕刻生动的作品,1934年均被外国不法商人勾结北京古玩奸商岳彬盗走,现分别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和纽约艺术博物馆。石窟寺位于西山南部,为北魏孝明帝时营造。窟内雕刻丰富,正龛两侧有菩提树,转角处雕供养人,在南北两壁的下部各雕有礼佛图一幅。莲花洞是北魏晚期开凿的。因窟顶雕有一朵大莲花而得名。窟内龛额构图精美,有尖拱、眉拱和屋檐拱等式样,装饰花纹精雕细刻,富于变化。
唐代是龙门开窟造像的第二个*,也是龙门石窟在规模上和艺术成就上的鼎盛期。唐高祖武德年间,造像甚少。而太宗贞观年间和高宗永徽年间的造像数量却相当多。如贞观十五年(641)前后,唐太宗的第四子魏王泰才继续营造了北魏始凿的宾阳南洞,永徽年间及稍后一些时候,又续凿了北洞和始凿潜溪寺。高宗永隆元年(680)还完成了万佛洞的开凿。武则天立为皇后至武周时期,龙门开窟造像的热潮达到顶峰,营建的大、中型窟龛较多,其中以奉先寺最具代表性。唐中叶以后。开窟造像的规模和数量却日渐式微。
奉先者,“奉先思孝,接下思恭”,即奉祀祖先之意。这里因宋时加盖了9间木构保护性屋檐建筑,因此,又俗称“九间房”。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精,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其瑰丽磅礴之势,令人惊奇赞叹。关于奉先寺的营造时间,唐玄宗开元十年(722)补刊的《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这样写道:“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座高八十五尺,二菩萨七十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五十尺。”“至上元二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毕功。”参照宾阳洞营建的速度推测,奉先寺大概开凿于永徽年间,前后用了近20年时间。奉先寺造像布局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另外还有两个供养人。主佛的梵名是“卢舍那”。卢舍那即所谓报复佛,译名“净满”,“以诸恶都尽故云净,众德悉备故云满”。卢舍那坐佛总高度达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高最大的佛像。该像螺形发髻,身披袈裟,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面庞清秀丰满,寓微笑于唇间,蓄爱抚于目光,温雅敦厚,贤惠聪颖,表情庄严、温和、睿智、慈慧。卢舍那佛两侧侍立的二弟子,是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形象。迦叶,虽已风化崩圮,但从仅剩下的头像局部来看,俨然是一位严谨持重、饱经风霜的老僧。而阿难则文静温顺,衣着朴实,宛如一位虔诚的小和尚。两侧侍立的菩萨,皆头戴宝冠,身挂璎珞,肩搭帔帛,下衣长裙;薄衣贴体,衣裙飘洒,有出水之势,实乃雍容华贵的贵族妇女形象。南北两壁还各雕一天王、一力士。北壁天王盔甲严整,足蹬战靴,下踏夜叉,左手撑腰,右手托塔,面相威武,气势*人。同侧力士则赤膊袒胸,蹙眉怒目,筋肌突起,咄咄*人,如闻其声。南壁天王虽遭严重自然风化圮毁。但其足下的夜叉很有特点。侍立在两侧梳双髻,着长裙,穿云头履的供养人。虽也略有残损,但两个妙龄侍女的身分依稀可辨。
龙门石窟1000余年的营造史俨然就是一段雕塑艺术的发展史。首先,在刀法上,龙门石窟石像的雕塑经历了一个从平直刀法向圆刀雕刻的演变过程。云冈石窟的石像,多是雕工们采用平直刀法雕刻而成的。这种方法,概括洗练,但形体衣褶棱角生硬,似乎与人世还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龙门石窟营造的前期,仍然保持着这种手法。但后期则不同了,在后期,雕刻的手法已由平直刀法演化为圆刀刀法。圆刀雕刻使形象本身和衣褶的生硬棱角转折消失。这就给人以亲切的世俗化之感,似乎与人间的鸿沟已经缩小。其次,在造像风格上,龙门石窟完成了从粗放洗练向入微写实艺术境界的过渡。云冈石窟,以至龙门石窟早期石像的雕刻,多带有奔放粗犷、大体大面、概括洗练的风格。有人分析这或许是鲜卑少数民族本身固有特点的反映。但后期,造像风格有了变化。粗放洗练的风格逐渐为精细入微、一丝不苟、趋向写实的风格所代替。例如,宾阳中洞的佛、菩萨造像就体现了这个风格特点。用这个风格雕塑的*坐佛,神态自然生动,流露着神秘的浅笑,于严肃中表现出和蔼慈祥的神态。特别是两只手的雕刻,令人感到与真手一样,使坚硬的顽石变成了活的肌肉。这一变化可以看做是北魏统治者推行汉化*,并有意接受汉民族艺术传统的结果。再次,在总体构思上,龙门石窟存在着一个由想象走向表现生活的发展轨迹。石窟是佛教地庙的一种形式,所以石窟石像的组合自然要反映天国境界,具有一种想象的神秘色彩,早期的石窟构思即反映了这一特点。后期,特别是唐朝的石窟构思就变得与现实生活接近了。比如奉先寺卢舍那佛实际是武则天的化身,弟子阿难、菩萨、天王、力士等等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就是说,表面上它也仍然是天国世界,但实际上却是现实的反映。龙门石窟的这些艺术成就,使其成为典型的中国式佛教石窟艺术,并影响到了周围的石窟营造,甚至波及到边远地区,成为中国石窟寺网的中心点。诸如巩县石窟寺、浚县千佛洞和摩崖大弥勒佛、新安鸿庆寺、陕县温塘石窟、伊川石佛寺以及偃师水泉石窟等,都是受龙门石窟雕塑艺术直接影响的产物,甚至可以说是龙门母窟的子窟。
龙门石窟不仅有大量雕塑精美的石像,还有大量的记述修建石窟和雕琢佛像时间及缘由的碑碣石铭。据统计,龙门造像题记和其他碑碣约3600多块。这当中有相当部分都是书法珍品,特别是北魏时期的碑碣石铭。它们不仅本身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字体——魏碑体。所谓魏碑体就是一种以楷书为主,而用笔又稍带隶书意味的书体,它是在融汇了汉楷和晋隶两种书体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龙门石窟所形成的魏碑体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即古阳洞和老龙窝崖壁上的20块造像题记(其中19块在古阳洞)。“龙门二十品”的字均为方笔书写,字的转折、撇、捺都见棱见角,字形朴拙,结构紧密,极其硬挺有力。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魏碑体,虽说不像南朝楷书那样代表了书体发展的方向,但它也毕竟顺应了北方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比较缓慢地在隶书特别是晋隶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并且相当成熟的魏碑体。
龙门石窟是中国民族传统艺术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营造艺术,虽然是源自印度,但它从一开始就不是印度石窟寺艺术的模仿或翻版,而是融汇中外雕塑艺术、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再创造。它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善于学习、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从而不断地创造、发展民族新文化、新艺术的优良传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0 17:02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