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圆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17 01:4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7 08:48
知道王圆箓,最早是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之《道士塔》中:
王圆箓,世人一般称之为王道士,因他总是穿一身道袍的缘故吧。
余秋雨对王道士极尽讽刺挖苦,把所有罪责都加于其身。
但是,当我真的来到敦煌,来到莫高窟,来到道士塔前,我不禁产生一个大大的问号:
王道士,他真的是历史的罪人吗?
据记载,前秦时期(公元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敦煌,忽见佛光普照,金光闪闪,于是便在石窟上开凿洞窟,就地修行。莫高窟的第一个石窟诞生了。
莫高窟可能是沙漠的高处之意,也有“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的意思。
此后,北魏、西魏、北周,王公贵族大力支持;隋唐以后,丝绸之路繁盛,武则天时期更是崇尚佛教。因此,莫高窟极为兴盛。
但安史之乱后,国家内忧外患,分崩离析,莫高窟也逐渐式微。元代以后更是停止开窟,莫高窟渐渐冷落荒废。明朝封闭嘉峪关后,嘉峪关以西的敦煌无人守护,流民破坏,荒废无度。直到1900年,清光绪年间,王道士发现了莫高窟藏经洞。
藏经洞内90%都是佛教典籍。已不知是何人所藏,何时所藏,但是它重见天日的时机太不明智了。
1900年,已是鸦片战争之后,辛亥*即将来临之前,中华民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自顾不暇。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欲瓜分而后快。
王道士发现藏经洞之后,第一时间想到了上报国家最高领导人---慈禧太后。这已经是非常积极的作为了。能说他只是一个农民,没有采取任何主动的措施吗?
无奈慈禧太后内忧外患,体会不到这些文物的价值,要么没收到王道士的信,要么是收到了但无心过问。总之,最高领导的指示迟迟没有来。
王圆箓,一个敦煌莫高窟的自愿守护者,一个没有拿朝廷一分薪水却忠于职守看护莫高窟的人,一个发现文物就积极上报的人,你有什么理由说他是罪人?
王道士等不到慈禧太后的指示,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当地的巡抚等各级官僚。
可是,这些官僚仍然置之不理,有的觉得经书上的字不如自己,有的觉得这些发黄的经书没有任何价值。直到外国人拿到一部分文物之后,慈禧太后才明白这些东西的价值,急命各级*护送这些文物进京。
可是,护送途中,*们要么私藏一部分,要么丢失一部分,为了对上总数,不惜撕毁经卷,一本变为两三本!这是保护文物吗?这是在毁损破坏!中国的各级官僚做的比掠夺我们文物而走的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等人更为可恶。
如果你在那个时代,你觉得把这些文物交给谁保管更为合适呢?
莫高窟的千年文物,在满清各级官僚的眼里一文不值,但在英国人斯坦因的眼里却是价值连城。
英国人斯坦因没有依靠武力强取豪夺,他耐心地与王道士商量,亦或是欺骗。
他通过玄奘的故事,拉近自己与王道士的距离。有趣的是,王道士不是真的信道,他居然是玄奘的超级粉丝!难怪与莫高窟有缘。
英国人斯坦因对文物的态度,对玄奘的崇拜也许打动了王道士,王道士似乎找到了知己,似乎感觉到把这些文物交给这些懂的人比交给那些不知珍惜的人更靠谱!
于是,以两百元银两相交换,王道士同意斯坦因运走了好几箱敦煌莫高窟的文物和经卷。
两百元银两,王道士全部用于莫高窟的修缮和保护。他没有把一分钱用在自己身上。这是何等的境界。与那些*求荣、割地赔款的高级官僚们是不是不可同日而语?
他怎么会是历史的罪人呢?
张大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大画家。
他知道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后,带着妻儿弟子奔赴莫高窟,在那里待了两年之久。
他跟莫高窟第一任馆长常书鸿不同,常书鸿是去修护文物,保护古迹的,而张大千不但乱剥壁画,还乱在壁画上勾描,甚至题写自己的名字。
1942年12月5日傅斯年、李济给于右任信函中提到:
张大千的所作所为不如常书鸿,也不如王道士。一个无名道士尚且知道保护文物,一个知名画家却肆意破坏。
行为孰优孰劣,明眼人一看便知。究竟谁才是历史的罪人?
王道士如果没有发现藏经洞,他的一生无人知晓,亦无人指摘。可是,他发现了莫高窟藏经洞,他送走了其中一部分文物,他成为了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替罪羊!
2017年8月16日参观敦煌莫高窟,有感而发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