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人喜欢过年吃粽子,里面有什么寓意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2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7:13
肇庆人过节包“裹蒸”,如同肇庆人制作端砚,属传统手艺。肇庆裹蒸不是传统的粽子,粽子与纪念屈原相关,而肇庆裹蒸是感念包公。
据说包拯在古端州(今肇庆)因政绩突出被调往京城,赴任之际,端州百姓用家中最宝贵的糯米、绿豆,加上过节才能吃到的猪肉,制作成一种形状像铁拳的食物,让包拯带着路上吃。因此,肇庆裹蒸,更像包公铁拳的形状。
记者在肇庆城区看到,除了“裹蒸作坊”生产外,平时裹蒸都是饭店和饭馆制作,以品牌招揽顾客。李润兴说,再过几天,满大街都会见到肇庆人家门前、阳台架起大甑或铁桶(锅)煮裹蒸,只有春节这样的重要节日,肇庆人才家家自己动手做,并视为佳品馈赠亲友。
李润兴是“中国第一砚龟”的端砚人,也是肇庆本土人士。他告诉记者,春节做“裹蒸”是肇庆人的传统看家本领,谁家做得好,谁家就有口碑。传统的“肇庆裹蒸”用料是糯米、去皮绿豆、半肥瘦猪肉作馅,加少许香料,用当地的冬叶包裹。
老肇庆人说,“肇庆裹蒸”的香,与“冬叶”有关。“冬叶”是北回归线上肇庆独有的植物种,生长在西江流入肇庆段的断壁残垣的旧屋边和乡间小道旁,其厚叶中含有丰富的叶液,外表碧玉发亮,具有色绿、叶香、防腐、含天然的保鲜叶绿素等特点,用冬叶裹粽蒸,嫩滑甘香。
相传,肇庆裹蒸始于秦代,农民为方便田间劳作,用竹叶或芒叶裹以大米,煮熟后随身携带以作干粮,遂沿袭至今。据有关历史记载,汉代起,西江两岸城乡居民就有春节包裹蒸的习俗,作为出门拜年的必备礼品,寓意着丰衣足食和来年好运。
《南史》记录齐明帝吃裹蒸的趣事:“太官进御食,有裹蒸,帝十字画之,日‘可片破之,余充晚食’”。皇帝对裹蒸的喜爱和珍惜,表明裹蒸在当时声名高贵。
千年裹蒸千年香,肇庆裹蒸作为广东特产享誉海内外。在肇庆有公认的“肥仔伟”等多家裹蒸品牌,品种除传统的糯米、绿豆和肥猪肉外,如今又加入冬菇、鸡蛋、腊肠或者牛肉等裹蒸,被称之“肇庆特种裹蒸”,而“上素裹蒸”则是以花生、白果、冬菇做内馅,很受佛教信徒热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7:13
粽子谐音中子就是传宗接代的意思. 其他谜底: 传宗接代 或 出人头地 其他谜底: 好像是"出人头地"或"传宗接代"
大家一直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这是个误导了我们很长时间的问题,在此我把我的答案和说法谈谈,大家判断一下。
首先粽子原来是稻米种植生产地的一种食品,为什么端午节吃粽子,正确来说为什么是端午节做粽子跟稻米的种植有很大关系。几千年来我国的南方稻米生产地都有喝完端午酒下地插秧的传统。在稻米种植上插秧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劳动,蹲在冰凉的水田里一整天一整天劳作对人的身体是严重的考验。所以要在之前做好准备,在端午节的时候就有了喝雄黄酒的必要,这有2个作用,1提高身体在冰凉水田里长时间劳作的抵抗力 2 喝了雄黄酒身体里有雄黄的成分使在水田里给人照成伤害的蚂蝗和毒蛇也有一定的防御力。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好处总体就是端午喝雄黄酒的原因。
那为什么在端午节这天大量制作粽子呢? 要知道这个答案首先也要知道插秧的辛苦,插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工期短任务重,白天劳动过程中一般是没有时间整理出满身的泥污回家吃饭的。只有带干粮。但是南方的阴湿天气一般的干粮是不好保存的,就算能保存也不能带到满是泥污水地的田头的,但是我们勤劳的祖先发明一种食品,它即能较长时间的保存而且不怕水污泥渍,掉在水里也没事(不影响味口)味道香甜,大家一定想到了这东西是什么,对!就是粽子。它满足了所有要求一种伟大的快速食品。所以为了要在端午节后很长时间的需要必须要在端午节大量制作粽子,煮熟做好后放在水桶里(不会坏)等到节后劳动时会带的当午饭。这就是粽子这个伟大食品的来源。
至于为什么叫粽子,也跟插秧的劳动有关系,在插秧的过程中,田一般是长方形的,而插秧的方向一般不会横向的都会纵向的劳作,一般一块地快插完的时候都会留有一个小三角地(因为地一般不是正正方方)它是最后的工作,插完这小块整个这块田就结束了可以休息一会吃点东西。而这一小块就叫纵字(南方现在很多地方也这么叫)。纵字, 粽子,发音是一样的,意思插到纵字就可以吃粽子了。
后来的人们有的不从事稻米生产了,但是在端午这天都会吃上粽子,但是忘了这是劳动人民的干粮而成了纪念某个人的祭品了(因为发言的是文化人贵族不用劳动)可能屈原正巧赶上也是这天跳江的,但是广大劳动人民是不会为了纪念某个地方国家的某个臣子的死而发明一项特别的食品(世界上也没有)的。
所以我们中华儿女在今天吃起这伟大的食品粽子时。应该知道怀念我们勤劳聪慧的祖先。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正所谓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