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则天杀了多少李唐宗室,具体有哪些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9:1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6:59
武则天一生共谋杀了九十三人(不包括其受到株连的亲属)。其中她自己的亲人二十三人,唐宗室三十四人,朝廷大臣三十六人(不包括其走狗)。
1、文明元年(684年),故太子李贤被*迫自杀。调露二年(680年),李贤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文明元年(684年),武则天废帝主政,遣酷吏丘神勣赴巴州校检李贤居所。丘神勣至巴州拘禁李贤,*令自尽,终年二十九岁。
2、垂拱二年(686年)杀安南王李颖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太子李贤的两个儿子。李颖,唐高祖李渊之孙,密王李元晓之子,封南安王。
3、垂拱四年(688年),琅邪王李冲、越王李贞举兵败死,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被*迫自杀。
4、大足元年(701年),永泰公主和邵王李重润被构陷处死。
李重润(682年-701年),原名李重照(因避武则天之讳,故改名李重润),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中宗李显嫡长子,母韦皇后。永淳元年(682年),李重润被立为皇太孙。光宅元年(684年),唐中宗失位,李重润被废为庶人。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李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魏王武延基私下里议论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擅政之事,为人谗构,被武则天赐死,死时年仅19岁。
扩展资料: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
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后,轻女的*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但不可否认的是,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关于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唐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则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6:59
武则天随即颁布诏令,说她要在十二月的时候亲临洛水举行受图大典,然后祭祀上天,答谢上天赐下宝图的恩典,祭祀之后,还要在她的和尚情夫薛怀义主持修建的明堂里接受百官朝贺。这可是一系列大典,因此武则天特别要求各州的都督、刺史及李唐宗室、外戚等,要在典礼举行之前的十天到洛阳集合!
这道诏令一出来,谁反应最强烈呢?李唐宗室。他们首先坐不住了,他们觉得,太后用意不善啊。唐高宗死了以后,武则天废了一个皇帝,软禁了一个皇帝,杀了一个顾命大臣,现在又搞自我造神运动,这一系列活动含义太明显了,傻瓜都明白她的真实目的是想要改朝换代,何况是在*旋涡中摸爬滚打的李唐皇室呢。现在,武则天又让他们到洛阳集合,李唐宗室认为这恐怕是想要趁机把他们一网打尽。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他们之中,有人就开始暗中运作,想要造武则天的反了。那在当时的李唐宗室中,谁最有能力造反呢?总的说来,谁跟皇帝的血缘关系近,谁的地位就高,实力相对也就更强。跟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当然就是皇帝的儿子了,这个时候,唐朝前三代皇帝活着的儿子一共有十个。其中,唐高祖的儿子活着的有四个,唐太宗的儿子活着的有两个,唐高宗活着的儿子有四个,但是武则天生的两个儿子李哲和李旦都处于囚禁状态,另外两个庶子也早被监视起来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样一来,十个人当中还有活动能量的只剩下了六个,李唐王室如果还想有所作为,希望就寄托在这六个人身上了。
这六个人之中,唐高祖的儿子韩王李元嘉声望最高。这个人早年就号称神童,相传可以同时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目数群羊,口诵经史,兼成四十字诗,而且足书五言绝句,六件事一起完成。唐高宗死后,武则天为了安抚宗室,让李元嘉晋封太尉,这是全国最高的官职。李元嘉之外,第二号人物就是唐太宗的儿子
越王李贞了。他以才干见长,当时官封太傅。这两个人最先动起来了。
怎么行动呢?他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恐吓宗室诸王,使他们深信自己除了造反别无选择。韩王李元嘉让自己的儿子李譔给越王李贞写了一封信,说:“内人病渐重,恐须早疗,若至今冬,恐成痼疾,宜早下手,仍速相报。”这看起来是普普通通的一封家书,内人就是指妻子,说我妻子病了,而且病得挺重的,得早点治,如果拖到今年冬天,恐怕就治不好了,所以咱们得早点动手,你接到信之后,给我一个回话。实际上这封信可不同寻常,这个内人不是指他的妻子,而是指身居大内的武则天,说武则天脑子有病,她想把我们干掉,而且她这个想法越来越迫切了,所以我们恐怕得早点下手控制她,如果到了今年冬天,也就是武则天召集我们到洛阳集合的时候,恐怕就来不及了。所以你接到我的信之后,同不同意,干不干,给我一个回话。这两个人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再由李元嘉给宗室们传话,说:“大享之际,神皇必遣人告诸王密,因大行诛戮,皇家子弟无遗种矣。”武则天这一系列活动早就引起宗室的疑虑了,现在德高望重的韩王李元嘉又传出话来,宗室就更像惊弓之鸟了。好多人都相信,自己伸头也是一死,缩头也是一死,哪能坐以待毙呢!这样一来,恐吓实际上也就是动员了。在韩王李元嘉牵头之下,宗室之间的反武则天同盟就结成了。
第二步是伪造玺书,以皇帝的名义要求宗室起兵。李譔先伪造了一封皇帝玺书给李贞的儿子李冲,说:“朕被幽絷,王等宜各救拔我也。”李冲接到这封假信之后,觉得还不够明确,这里只提到皇帝,没有宗室的事儿啊,他怕宗室还下不了决心,因此自己又伪造了一封皇帝玺书,说:“神皇欲倾李家之社稷,移国祚于武氏。”武则天要改朝换代了,江山要成武家的了,这样一来,李家的人就谁也跑不掉了。把这封玺书转发给各个宗室成员,让他们依照皇帝的旨意,一同出兵。接到玺书之后,宗室之中也确实群情激奋,比如说唐高祖第七女常乐公主就对使者说:“你回去告诉越王,如今他只许向前,不许后退。你们宗室诸王如果还是男人的话,早该起兵了,还能等到今天吗?我常听老人说,隋文帝杨坚篡夺北周的天下时,尉迟迥作为周皇室的外甥,仍然起兵相州,维护周皇。你们都是宗室皇亲,难道就不能学学尉迟迥吗?”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唐代女子的果敢和坚毅由此可见一斑。中国能在唐朝出现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这种时代风气使然吧。
到这两步为止,韩王和越王做得都不错,如果宗室成员真的能够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群起响应的话,也确实能对武则天形成很强的威慑力。因为他们联络的这些宗室都担任州刺史,他们所在的州,就分布在洛阳的东南西北四面,可以形成对洛阳的包围。但是,就在他们即将迈向关键的第三步——起兵的时候,出事了。出了什么事呢?有人告密了。告密的人正是韩王李元嘉的侄子李蔼。李蔼也是这次宗室谋划政变的一个核心人物,什么事都没瞒过他,他曾经跟李贞说过,只要四方一起响应,肯定能够成功。可是真到了关键时刻,李蔼害怕了,他一想到起兵失败的后果,就不寒而栗。一旦失败,武则天会怎么对待他们呢?是剥皮还是抽筋?结果是越想越害怕,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李蔼做了一件背信弃义的事情,把宗室起兵的计划全盘报告给了武则天。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李蔼这么一告密,宗室可就麻烦了。他们约定的起事时间还没有到,准备工作也没有做好,怎么办呢?越王李贞的儿子博州刺史李冲觉得事情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自己就先行动起来了。垂拱四年八月十七日,李冲就在准备不充分,跟其他宗室也没沟通好的情况下,率领五千人马在博州起兵了。博州就是现在山东的聊城,他想打过黄河,可还没到黄河边,就在博州下属的武水县遇到了顽强的抵抗。武水县令本来是李冲的下属,可他觉得李冲造反,这是跟国家作对,不能与之同流合污,于是就把城门给关起来了,闭门拒守。李冲没有办法,只有打了。当时正刮南风,李冲想顺风点火,火攻南门,等南门被烧坏之后,五千人马蜂拥而入,这城不就拿下来了吗?可也不知道是天意还是巧合,刚刚还刮南风呢,火一点着,突然又变成北风了,没烧到城门,反而把自己人给点着了。整个队伍跟着全乱了,更重要的是人心也散了。给李冲带兵负责攻城的将领董玄寂说:“琅邪王与国家交战,这是造反呀。”李冲一听他这么动摇军心,气坏了,马上把董玄寂给杀了。这一杀不要紧,招募来的五千人马呼啦一下子跑得差不多了,李冲几乎成了光杆司令,就剩下几个家僮、奴仆跟着他。李冲一看大势已去,只好返回博州。博州城的守门人一看这位落魄王爷,带着残兵败将垂头丧气地回来,觉得这真是天降富贵,正好拿着他的人头向朝廷邀功请赏,一刀下去就结束了李冲的性命。此时距起兵只有七日,武则天派来的*部队还没有到,李冲已经命丧黄泉了。
李冲失败了,其他诸王怎么样了呢?李冲起兵之前,曾经派人分报诸王,告诉他们自己已经起兵了,希望他们接到信后也立刻起兵接应,共取东都。但是我们知道,古代通讯系统不发达,诸王得到消息的时间相差很大,而且都还没准备好,一接到消息都慌了神,谁都不敢动。只有李冲的父亲越王李贞,因为是父子之亲嘛,不得不硬着头皮帮忙,他就在当刺史的豫州,也就是现在河南的汝县起兵了。可是李贞起兵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二十五日了,他们刚刚打下一个小城上蔡,李冲败亡的消息就传过来了,而且,武则天也派出了十万大军前来*,李贞只有五千兵马,两军相差如此悬殊,这不是以卵击石吗?所以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把自己绑了,去洛阳宫向武则天请罪。正在这时,他手下的一个县令带了两千兵马赶来帮忙,李贞一看这支人马又来了精神,又不想投降了。要说他这人也真不大聪明,五千人的时候,他嫌人少,现在增加两千人,他就觉得人挺够用了,接着跟朝廷打吧。他封锁了李冲失败的消息,声称李冲已经攻破数州,拥兵二十万,正赶来会合。
怎么打呢?李贞的策略就是关起豫州城来,在这儿守城。他的人马不是加起来有七千吗?为了鼓舞士气,他一下子任命了五百多个官儿,其余的战士也都戴上了避兵符,相当于护身符,说只要戴着这符,就刀*不入,他还找了一帮道士和尚念经做法,祈求神灵庇佑,说只要他们一念,敌人就打不进来了。可是避兵符也好,道士念咒也好,一遇到真刀真*,马上就失灵了,战士一看,还是该死的死,该伤的伤啊。所以没有人再信李贞的话了,豫州城的老百姓,还有他的七千士兵,纷纷弃城逃跑。眼看回天无力,李贞的左右对他说:“王岂能坐待戮辱!”李贞长叹一声,和妻子、儿女、女婿一同自杀,从起兵到失败,前后不过十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