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吃肉的历史大概是怎么样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6 03: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3:46
中学课文《曹刿论战》当中有一句话“肉食者鄙”,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吃肉的全是笨蛋,变相的把鲁国贵族全骂了一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当时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吃肉。根据周代礼制:“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可见每个阶级吃什么都有明确的规定。实际上一直到晋朝,民间也只有60岁以上的老人才能吃肉食。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礼记·王制》就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可见在有“故”的情况下,庶人也可以食一点肉食。这个“故”一般主要是指祭祀。
南北朝时期,随着少数民族的大量进入,肉食逐渐进入民间。但是隋唐至宋代,普通百姓也主要是吃猪肉。羊肉是那个时代的高档肉食,皇家及士大夫阶层基本不吃猪肉。著名吃货苏东坡任京官时就说“十年京国厌肥羜”就是吃羊吃到腻歪了。但当他被下放到惠州监视居住的时候,作为罪官他已经不能吃羊肉了,还是忍不住弄一些羊骨头回去烤熟了吃解馋。他在杭州修建苏堤造福百姓,老百姓给他送来的也是大量猪肉,于是才发明了“东坡肉”。水浒传当中宰猪的郑屠,虽然贵为渭州地区著名企业家,但是在营级军官鲁达眼里一钱不值。
牛肉在那个时代相当于现在吃熊*。因为牛在农耕时代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在许多朝代都不许私自宰杀牛,连诸侯没什么重要的事都不能随便杀牛。在汉代,牛已经被立法保护,汉律规定“不得*少齿”。汉律对杀牛的惩罚十分严厉,犯禁者诛,要给牛偿命。到了唐宋时期,牛更是不管是否老弱病残,都在禁杀之列,只有自然死亡,或者病死的牛才可以剥皮售卖或者自己吃用。所以武侠小说里动辄出现的“大侠套餐”——一壶好酒、二斤牛肉,是不会有哪个酒店敢公开出售的。水浒传当中好汉们动辄吃牛肉也是为了表现造反精神和官府对民间管理的失控。
经过元朝中华民族礼崩乐坏的洗礼,进入明朝后,猪肉逐渐流行开来,可能是明朝皇帝出身民间的缘故,猪肉在皇家食谱中已有所见。到了清朝,猪肉终于实现逆转,成为了我国的主要肉食,而牛羊肉则归为《杂牲单》中,“牛、羊、鹿三牲,非南人家常时有之之物。然制法不可不知。作《杂牲单》。”虽然饮食习惯渐渐逆转,但牛羊肉的高大上地位已经无法撼动了,所以现在牛羊肉一般也比猪肉要贵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