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治理案例鉴赏:福建120亿黑臭水体治理项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5 05:4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8 22:52
福建省福州市区的西湖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近日徜徉在公园里,记者看到,有的市民在动感节奏中跳起了广场舞,有的围成一圈踢毽子,有的则两两成双在栈道上散步……然而两三年前,这里的黑臭水体曾让人掩鼻而过,不忍直视。
今年73岁的附近居民林基告诉记者,他曾在西湖酒店工作,见证了西湖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
西湖环境的整体改变,只是福州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的一个缩影。福州市近年来通过引入PPP模式,让群山环抱、水系纵横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河水清清、绿草茵茵,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城市“黑臭病”开出“新药方”
「引入PPP模式,实行既治标又治本的全过程流域综合治理新模式。」
福州市河网密布,其中内河有107条。随着城市建设与发展,福州市患上内河污染、水体黑臭等城市病。尽管一直重视内河整治工作,但由于历史原因与地形条件所限,福州市水系仍被内涝与黑臭所困,从2017年开始,被*环保督察组和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多次现场督察整改,43条内河成为挂牌督办的黑臭水体,曾经的风景线变成了城市的伤疤。
针对顽疾,福州市在水系治理中开出“新药方”——告别以往末端治理的旧思路,引入PPP模式,实行既治标又治本的全过程流域综合治理新模式。
2016年,福州市*引入PPP模式全面治理市区水系,整合形成7个水系治理PPP项目包,包括晋安新店片区、晋安东区、鼓台中心区、仓山金山奥体片区等7个片区,涵盖全市107条内河的新建、改造和运营维护。
福州市城乡建设局将其称为“卷地毯”工作法,对在建水系PPP项目包组建“卷地毯”攻坚小组,采取全要素集中协调、全方位快速保障、立体式协同攻坚的方式,将房屋征迁、水系治理、管网迁改、缆线下地、破路占道、园林绿化、景观提升等工作有机结合,像“卷地毯”一样连片推进。
“福州市7个水系的建设投资额为120亿元,全部由参与PPP项目包的企业参建投资。”福州市城乡建设局副*朱宸熠告诉记者,参与福州治水7个PPP项目包的都是联合体、由水务企业牵头,带上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组成联合团队。目前有5个联合体、15家企业参与,其中有大型国企,也有国内知名的民企。“应用PPP项目关键是看重企业的专业经验和专业技术,但河流治理这种PPP项目回收周期长,对企业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要求较高,因此,央企参与的比例更高,参与的民企不多。”朱宸熠对记者说。
花好财政每一分钱
「要确保财政资金每一分钱的投入都有实效,PPP模式让治理后的运营维护有了坚实保障。」
实行按效付费、实现物有所值,是PPP模式与过去治理工程最大的不同。*用开放的态度拿出优质项目,用市场化的手段与社会资本平等合作,流程更顺畅了,效率提高了,水系治理也更加专业规范。
金山片区水系治理PPP项目,由福州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出资方代表,中国水环境集团、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社会资本方组成联合体中标参与建设。
据了解,这个项目总投资15.53亿元,建设期为2年,运营维护期为13年。项目包括对河道内外污染源控制、行洪能力的保持与提升、驳岸新建与改造、景观绿化、水生态系统基础的构建与恢复,以及长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等。
在考核模式上,金山水系PPP项目首次采用“全线多断面考核、按效付费”。为全面达到治理效果,社会投资方需要做到从工程、技术、建设投资、运营到最终处理效果的整合。为此,福州市*专门制定了内河管理办法,对河道水质、设备运行情况、景观保养等全方位进行考核。
“因为按效付费,所以我们压力很大,考核不过关就会扣钱,甚至直接走人,但是运营得好、考核都达标,也会有4亿多元的投资收益,所以招投标的时候竞争也很激烈。”北控水务福州市鼓台区水系PPP项目治理负责人宋治国告诉记者,在治水过程中,企业不仅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负担起社会责任。
“我们就是要确保财政资金每一分钱的投入都有实效,以结果为导向,以结果论英雄,做好了还要管好。”朱宸熠告诉记者,PPP模式让治理后的运营维护有了坚实保障。一方面,社会资本方拿出资金、技术、服务,力求通过在合作期内将项目建设好、运营好,以获得合理回报;另一方面,*方转变思路,向做一个更合格的监管者、组织者、协调者转变。
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水系治理,不仅消除了福州市令人难以忍受的内河黑臭现象,还培育出崭新的城市风景线。」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福州市城区水系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城区107条河道,已系统完成治理99条(含44条黑臭水体);2018年,福州获评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在这个过程中,市民的获得感尤为强烈。常年居住在鼓楼区泮洋河边的热心市民彭吾木老先生告诉记者,30多年来他终于看到干净的清水了;仓山区跃进河全线通水时,盖山镇北园村的许多村民跑到河边看河,久久不愿离去;仓山区马洲支河治理完成后,一位没留下姓名的老华侨专门飞回福州到河边看了一眼。
持续、科学、有效的运营管理是河道长治久清的根本保障,随着治理内容逐步完善,项目重点也将向河道管理倾斜。
管养机制基本健全。在总结治水实践的基础上,福州市陆续出台了《福州市城市内河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使内河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目前,城区所有建成河道都纳入正常管养,并在城区全面推行“*+企业”双河长制,通过双河长的紧密协作,确保城市内河排水通畅,沿河污水不进入河道,水质保持稳定良好,沿河环境卫生整洁、景观良好。
行走在打铁港河边,还会经常看到水上保洁员划着小舟在河道巡查,捡拾垃圾。万寿桥一侧正在进行拆违施工,这里曾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朝贡商贸基地。据台江区副区长朱腾介绍,这里将对古建筑群进行修复保护,建设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以民生幸福为基,扩展城市发展,招商引资,实现水工程、水文化到水经济的发展转变。
水系治理,不仅消除了福州市令人难以忍受的内河黑臭现象,还培育出崭新的城市风景线,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让福州市的黑臭河实现了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