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爱上唐诗、唐朝,不妨读读《唐朝风物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2 16:5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5:28
水木清
我认为《唐朝风物志》是一本诚意之作,兜兜转转三个月才看完,从刚开始的艰难前行,到最后看得津津有味。此书分为:前言、行卷、连理、花事、鬼灯、梅妆、红袖、霓裳、饕餮、伐鼓、(外一篇)后记共十一个板块,其中行卷和梅妆着墨较多。毕竟在任何年代知识或者功名都是男人的向往,而美丽和优雅都是女人的武器。
接下来说说行卷的内容,行卷分为五个部分。
每一个板块开始之前总有一句诗作头,这正应了那句“唐朝就是一座用诗建筑起来的帝国”。
前言的“醉卧白云闲入梦,不知何物是吾身”,淡淡的欢乐把读者引入其中,作者就已经表明“在唐诗里,我们找到了那个时代的光荣与抱负,也找到了那个时代的愤怒与脆弱,找到了钻石,也找到了铁锈。”在我看来,在唐诗中我们不仅能找到李白的月亮,杜甫的草堂,我们还能寻找我们伟大先祖那些奇异的梦想。他们在二十岁是否迷茫,在三十岁有过焦虑?四十岁是否油腻?毛晓雯用《全唐诗》的精华来告诉你。
全唐诗中贡献最大的就是士大夫了,自古舞文弄墨都是无钱却有闲有牢*的士大夫们的专利。
接下来说说行卷的内容,行卷分为五个部分。
开头运用陆游的诗“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为我们展示唐朝众仕子的心愿。
就连老杜写这首诗时已经在京漂泊十三年,如果不是家境殷实,换了旁人是折腾不起的。即使这样,众多家境微贱的唐代士子们还是不愿意孤芳自赏,偏偏希冀斩获功名,建立辉煌的事业,为大帝国发光发热。
1
扬帆借天风里作者摘抄出唐朝才华横溢的诗人们利用一切可用之处来宣传自己“诗板”,“诗瓢”,“诗屏”,这其间白居易和元稹惺惺相惜,互相欣赏,白居易曾题“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这两人能够超越“文人相轻”的偏见,实在是一段佳话。
2
端居耻圣明是孟浩然所作的一首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正好是孟浩然干谒张九龄时所用,作为一个未曾入仕的人选,孟浩然是最为合适不过的。“在滚烫的时代精神中,再也没有人愿意蜷缩在故纸堆里咬文嚼字。”这句话本人喜欢极了,如果研究学问的终极目标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造福人类,而是咬嚼文字故弄玄虚那书生的存在绝对是“误国”,没得跑。唐朝的书生们便崇尚学以致着“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
唐代干谒者乐于向当权者提出五花八门的建议,间接指点一国江山。王勃,张楚,杜甫都是干谒的代表人物,他们不只是想要“提携玉龙为君死”,也想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因为这些唐朝仕们的理想,值得每一个人品读学习,他们希望每一人都过得幸福。
作者叙述干谒者让我们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只是国家板荡之际,在每一个和平的年月,我们都要把自己当做国家的主人,为国家的文明建设而努力,作为凡民的我们不应当只是学着抱怨,而是撸起袖子从一点一滴做起,为这个国家做出贡献。瞧,唐代员半千就是这样做的,他写给唐高宗的《陈情表》以求官职,不为名,不为利,一生清廉、体恤百姓,终不负“披露肝胆”的誓言,当真是说到做到。
所以我们看到了任华敢于教训大夫;王泠然敢于威胁御史;李白拜谒*韩朝宗作“高冠佩雄剑”的打扮,将自己的形象定格在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所以唐人的干谒充满了自信和大器。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对时代有信心。
3
崎岖见王侯
一年至多录取三十来*大刺激了唐人最末梢的神经,这些才华横溢的士子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取第,未及第的举子拜谒公卿时须穿朴素的白色*,以示谦卑。“不知岁月能多少,犹著*待至公”,纸张、衣着得将就、作品更得慎之又慎。崔颢和陈咏的举例让读者更加认识到行卷的残酷。
4
江湖苦吟士是唐朝自号九华山人的杜荀鹤所作,《郊居即事投李给事 》“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听着为之落泪,为了可以行卷成功,他们抓耳挠腮以革故鼎新,郭翰、杜牧、皮日休、刘禹锡他们宣扬自我意识,有着积极向上的思想,以及包容一切的大度。他们的翻案诗中有一种气质叫“泱泱大国”。不同于宋人的阴郁和破毁捣蛋,唐人似乎更加有趣些,卢延让行卷后自叹“平生投谒公卿,结果猫儿狗子之类的让我获益最多。”
李昌符独辟蹊径异常焦灼作《婢仆诗》五十首,通篇皆似“春娘爱上酒家楼,不怕归迟总不忧。推道那家娘子卧,且留教住待梳头”这般,却不料当年及第。这些个事情总是让人不住大赞“好笑好笑”。不过也要有让人叫屈和喟叹的,储载兢持太过让人忍不住怜惜,感慨大人物残忍,他们愤怒一刹,葬送别人一生。
唐朝的干谒者自有他们的骄傲,态度谦虚,对人恭敬,但人格上绝不低人一等。
大人物们倒也不是都这般残忍,他们也会稍加仁慈,毕竟谁都不是天生就是居于高处的,正如山下的人也不会一辈子低如尘埃,所以举子上门行卷,无论文才好坏,公卿们都要给一点钱物。钱物或许不多,但亦能稍稍补贴举子们贫寒的生活和枯寂的心灵。
行卷的存在强迫你,无论如何,你总得学会欣赏什么人,迫使你走出书房,了解另一个灵魂。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唐人对诗的钟爱表现在方方面面。用诗来应试,人们买诗卖诗不觉耻,将诗铭刻在身体里的疯狂都证明了诗的魅力。
5
布褐将白头是王维的献给张九龄的《献始兴公》,此时,王维任职右拾遗,是拜张九龄拜中书令,诗中王维不卑不亢,对答有理有据,“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提高了寒士们行卷的追求。也许是在那时候中国人养成了人情的往来互通,现代人们常说中国人最要命的人情虚伪,但在那个时候,人情温暖了漂泊的举子们的心。
也许行卷是借鉴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不过这也是一个好办法,犹如法外有情,举子们在应试时没有上榜,还可以想其他办法,不至于人才损失太过严重。唐太宗有名言“天下英雄尽入我吾彀中矣!” ,行卷应有一半的功劳。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