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1 23: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1 10:04
全文自然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狼山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作者对狼山取名的欣赏。作者开头就说:“我去狼山,是冲着它的名字去的。”历代文士都曾为取名绞尽脑汁,各处景致大多顶着一个文绉绉的名称,但狼山的名字独“野拙而狞厉”,使人“不禁一振”。狼山在南通境内,长江边上,千里长江在此划上句号,即将流入大海。它既是长江的终结点,又是地理位置的起点。站在狼山上,放眼望去,只有“开阔和实在”。在这里,作者表露了自己的美学观:“自然的最美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而那些“名号便是一切,实质可以忽略不计”的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明的毛病之一。秋雨先生寻求的是文化的灵魂和人生的真谛,而狼山只是一种载体。
第二部分写骆宾王。狼山并不高,游狼山也“不消很多时间”,吸引作者的是骆宾王墓这一人文景观,骆宾王墓不仅“使小小的狼山加重了分量”,也给这篇《狼山郐下》增添了砝码。“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幼时即有文才,曾写过著名的《讨武?檄》,并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最终不知去向,引起了后世学者的种种猜测。而秋雨先生倾向于做和尚一说。文章援引了一个故事:唐诗人宋之问到杭州灵隐游览,作诗而诗意枯塞时,一老僧随口赋出“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原来这老僧就是骆宾王。这个天才文人并未因坎坷遭遇而磨灭了博大的胸怀,“勃郁的诗情一有机遇就会随口喷出”。作者并进一步推测骆宾王因露峥嵘说漏了嘴,而走上了新的旅程,选中了长江和狼山,“静静地在那里终结了波涌浪卷的一生”。诗人在生命将枯之时,选择狼山作为归宿,实际就是在借狼山那独特的地势向后人倾诉:尽管饱受压抑,但生命脉不能被框死。由骆宾王,人们可以联想到很多中国文人的神秘命运:屈原、陶渊明、弘一大师、王国维、老舍……
第三部分写张謇。张謇是清末状元,从历史而言,他是中国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的终结者之一。和骆宾王一样,他有着博大的胸怀。时代在变迁,张謇期待着开出一片自己的新天地。他“绝不做‘状元’名号的殉葬品”,站在万人羡慕的顶端上极目?望,在狼山上,他看到了大海的湛蓝,感受到了“大量与科举制度全然背逆的历史信息”,看到了“世纪的暖风在远处吹拂”,看到了“新时代的文明王光十色”。于是,张謇开始走上了实业兴国、教育兴国的艰难道路办厂、办轮埠公司、办学校……他以自己的行动的昭示:真正的中国文人本来就蕴藏着科举之外的蓬勃生命。
和骆宾王相比,张謇是成功的;但从他的大海的渴念和企盼而言,他又未能彻底成功。狼山脚下的文明局面,因近代中国的*烟云、经济漩涡而未能大幅度向四周拓展。中国文人对*的渴念和企盼,是对人生的企盼,是对事业的企盼,但是,由于封建大一统的压抑,走了这么久,也走行这么难!
第四部分也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这部分着眼于历史的变迁、文明的变迁。在这部分中,作者写到了上海,上海是长江真正的入海口。上海具有开放性,俯瞰广远,吞吐万汇,处势不凡。在这里,城市文明显示出勃勃生机。
站在狼山脚下,作者抚今追昔,从骆宾王,到张謇,写他们对*的追求和企盼,在这里,大海不仅仅是一种广博胸怀的象征,更是一种开放的文化状态的象征。只有突破封闭性和传统性,在开放的状态下,文化才能显出它的微型机和活力。《狼山脚下》用文化的眼光来理解历史,使我们感觉到了文明追求中沉重的脚步,文章借历史传统和历史遗迹来启迪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文明呈现出它的灿烂,必须突破文化的保守性和狭隘性,必须正视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只有这样,现代化才能与文明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