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2 02: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11:32
曾经问过一个陈姓的女朋友:“你觉得你是文艺青年玛?”她说:“我不是,我不想给自己身上安上一种标签。”
说起文艺青年,让我想到如下这些词汇:
独自旅行、阅读、*、大理、咖啡厅、小剧场、匡威、无印良品、帆布包、晚婚、猫咪、独立书店、摇滚、窦唯、爱谁谁、啤酒.、小众电影、孤独、三联生活周刊、理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曾经算是个文艺青年。
我喜欢穿帆布鞋和发白的牛仔裤,喜欢窦唯和摇滚。去年《乐队的夏天》就让我血脉喷张,追着从头看到尾,最喜欢痛仰乐队的高虎和他唱的《再见,杰克》。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一个文艺青年的?也许“成为”这个词用得不太准确。我想“文艺”是深入骨髓的,是与生俱来的,那种文艺气质是模仿不来的。
曾经的一个朋友说我是文青加愤青,对自己看不惯的事情总是喜欢批判,总是喜欢看一些叽叽歪歪的书,还喜欢把自己的情绪陷在书里,多愁善感。
文艺青年大都是不切实际,视金钱为粪土。我虽然做不到视金钱如粪土,但我从不崇拜有钱人。我找男朋友从不会以谁有钱来衡量。曾经的男朋友大都是搞文艺的,最终我嫁给了一个设计师。我总是喜欢找那些气味相投的人,不在乎他们是不是穷,他们越穷我越觉得与精神靠得很近,甚至我来养活他们都成。
文艺青年脑子里好像缺根弦,至今我总被人说“单纯”或是“傻”。其实,我知道自己一点儿也不傻,只不过不愿意与别人争抢而已。
我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任着自己的性子来活。这一生我都活得自由自在,大概“自由”是我最在乎的品质。我不想结婚只想谈恋爱,即便结了婚也不想生孩子,好在找到了一个和我有共同想法的人,找到了一个可以和我谈一辈子恋爱的人。
我喜欢独自旅行。二十五岁,一个人背着包去了*,那次出行是为了治愈一场刻骨铭心的失恋。三十九岁,一个人背着包横穿美国,从西到东,住着八个人合住的青年旅社,为的是满足自己做一次背包客的理想。如今,一个人的旅行变成了两个人的旅行,去年两个人开着车横穿西班牙葡萄牙,还去威尼斯看了双年展。我俩的共同理想是走遍全世界,在一个国家住上几个月,然后再换去另一个国家。
我一直想去大理,想在苍山下洱海旁寻一处小院,安静地消磨时光。大理是我最爱的地方,不知为什么,去了一次还想去第二次,让我呆在那里一辈子都不会厌烦。我经常想着大理的蓝天白云,还有大理古城里那些青石板的路。
没去成大理,却先来了宋庄。几年前辞了职,来宋庄租了个院子。每天什么也不干,就是画画儿、看书、睡觉,发呆。这样的日子想一直过下去。
住的地方最好有个书店,家里要有一个大大的书架。好在三暮书店就在我家隔壁的那条胡同里,一整面墙的书架从搬进来的那天起就成为了我的私人图书馆。最好还要有个咖啡厅,“出走咖啡”我成了常客,老板娘是个摄影师,曾经在大理开过一家咖啡厅,也是个标准的文艺青年。咖啡厅里还经常举办小型画展,李川李不川的版画我特别喜欢。
文艺青年一定是喜欢读书的,也许说是文学青年更恰当些。我梦想着做世界上读书最多的人,可至今书架上的那些书还有很多没有读。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一晃一天就过去了。想看的书太多,可怎么也看不完。
一本书没读完,就想着买另一本。买书总是舍得花钱,一本书花几百元买回来也觉得值。想把全世界最好看的书都搬回家,即便没时间看放着也觉得踏实。
曾经梦想着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每天可以坐在书店里尽情地看书。他们劝我,开书店一定会赔钱,理想终究是理想。
可我喜欢逛书店,大悦城附近的“言book",还有三联和单向街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一个城市如果没了书店也就缺少了些许的文艺气息,可惜城市里的书店还是太少了。
曾几何时,“文艺青年”成了一个贬义词,被人嘲笑。那是因为文青身上被贴上了许多标签,他们被认为是软弱、贫穷、神经质、矫情的代名词。
文青也被分成真文青假文青,真文青总看假文青不顺眼,总想与他们划清界限,甚至不承认自己是文艺青年。的确,文青一度被媒体滥用,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时尚,人人都号称自己是文艺青年。
文青真不是穿上一套棉麻或者手捧一杯星巴克就可以混迹于文青的行列。真文青与假文青的区别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社会上的事情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仅仅是喊着烂俗的“诗与远方”。
你看那些文学大家哪个不是文艺青年。鲁迅就是个资深的文艺青年。在他身处的年代,他可以不按母命抛弃原配与女学生许广平结婚。他是如此的离经叛道。
真文青与假文青的区别是精神气质上的,而不是表象的。真文青从不追求物质享受,一身棉质衣服只要舒适干净就好,碰上喜欢的衣服可以买相同的几件换着穿,从不追求名牌。他们的聚光点从不在此,他们没时间管这些。
我想起我家邻居大伟。*美院毕业的他画得一手好画儿,曾在培训机构当老师,年薪几十万。可他偏偏在去年年初放弃了这份工作,理由是他烦了,他不想每天机械性地从事着一种工作。
一年多的时间他不工作,每天把自己关在小院里做他喜欢的雕塑,为此购买了大量的工具。不仅如此,他还去欧洲旅行了几个月,花八千多块钱买了一辆自行车回来。今年交房租时他没钱了,他只能搬离了小院回了老家。
他仍然没想着出去找份工作而是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尽管清苦他也愿意,而且乐在其中。这大概就是一个真正的文青吧。
文艺青年的脑子很轴,就算是没饭吃也不想着怎么出去挣钱,挣钱好像与他们无关。诗人阿琪阿钰在宋庄开了一家不赚钱的诗歌书店,一开就是六年,也是今年因为交不上房租*离开了宋庄。在回老家前他开着一辆三轮斗车带着他的两只狗,一边卖诗集一边开始了在全国流浪。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社会变坏是从嘲笑文青开始的。
其实文艺青年是这社会上最人畜无害的一群,他们坚持理想,坚持自我,不争不抢,他们就是那么安静地活着。
人到中年,也许不该再以文艺青年自居,可我愿意一直这样文艺着,一点也不刻意,因为文艺就是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