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八卦体质之(七)气虚体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1 21:2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22:32
七、 艮卦(☶)体质之气虚体质
《易经》中艮卦“☶”象征山。大家都知道从山脚下到山顶,随着海拔升高空气会变得越来越稀薄,在缺氧状态下人会开始感觉呼吸有点困难,甚至上气不接下气。因此我们借其此特性称艮卦体质就为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的化生不足时,易出现气虚表现。气虚体质总体特征:发无光泽,皮肤苍白,没有血色;声音低,记忆差,易自汗,气短懒言,易累,疲乏;经常感冒;舌大,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身体凉,血淤,面色暗。形体特征:形体消瘦或偏胖;肌肉松软不实。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喜冒险。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且病后康复缓慢。平素抵抗力弱,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生活中有的人平时不爱运动,稍微运动就出汗(出冷汗),和别人爬同样层数的楼,只有自己气喘吁吁的。这种类型的人一般就属于气虚体质,讲话的声音低弱,老是感到自己上气不接下气,气不够用,容易出汗,只要体力劳动的强度大就容易累,防御能力下降,所以容易感冒,反复感冒。 很多小孩反复感冒,被称作复感儿,这和气虚体质有关。
气虚体质和我们之前聊的坤卦体质(☷)之阳虚体质从临床症状上来说有相似之处,比如说这两类人都会出现一些精神倦怠,手脚乏力,如果说是气虚为主的话,那么也可能会伴随有一些虚汗,气短,如果说属于是阳虚的话,那么会有一些手脚冰凉,大便不成形。在此我们应予以辩证区分。
阳虚主要是指机体内阳气亏损,机体的温养、推动,蒸腾和气化功能的减弱而造成的虚寒证候。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喜喝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薄,面色苍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分析,口服中药汤剂全面调理,能够起到温中散寒,缓急止痛的功效。
而气虚是指体内元气不足,气的推动,固摄,防御和气化功能的减退,造成脏腑组织功能的减退,形成的虚弱证候,临床上主要以气短语音低,少气懒言,身体乏力,肢体怠倦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可以用归脾汤加减能够起到益气健脾,养心安神的功效,若是出现中气下陷,可以使用补中益气汤。当然气虚和阳虚也可能同时出现,因此气虚时也怕冷。
人在生病时偶尔也会出现气虚的症状,但一般情况下待病好了之后气虚症状就没有了。
气虚体质多因先天禀赋(元气)不足,再加后天之气失养造成的。长期饮食失调,情志失调,过度劳累,久病,久卧伤气,长期卧床导致脾胃不好(脾主四肢)。年老体弱,运化能力差,引起心、肺、脾、肾功能损伤,因心主血脉,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因此气虚体质易导致推动血液运行作用减退,体内气的化生不足,机体防御外邪,护卫肌表,维护内脏位置功能减退的病证发生。
五脏气虚在临床上均可见,以心肺脾肾常见,除上述气虚证常见临床表现外,同时并见心、肺、脾、肾气虚的相应病变而见不同症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症状辨证施治:
1.心气虚证
证候:心悸,胸闷,舌质淡,脉虚结代。治则:益气养心。主方:养心汤、七福饮。
2.肺气虚证
证候:咳嗽无力,少气短息,动则益盛,痰液清稀,平素易感冒,舌淡苔白,脉弱,治则:补益肺气。主方:补肺汤、玉屏风散(气虚体质预防感冒的专方,主要是扶正祛邪。)
3.脾胃气虚证
证候: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适、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治则:健脾益气。主方: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4.肾气虚证
证候: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女性白带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治则:益气补肾。主方:肾气丸、大补元煎。
除上述方药外,可随症加减。自汗多加黄芪、五味子、牡蛎、麻黄根益气固摄;气短甚者加补肾纳气之品,如:补肾脂、胡桃肉、熟地、五味子、蛤蚧。气虚体质证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当补气益气。
治疗以补气养气为总治则,还应针对脏腑辨证,分别选用补脏腑之气方药。根据气血同源理论,适当加用补血药。取“血为气母”之意,血能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适当加用补血药如熟地、生地、白芍、枸杞、大枣;取“气能行血”,“气能生血”之意,气虚则血液运行不畅,气虚则血虚,故适当加补血活血药,如:当归、川芎。因“脏腑互关”,临床上可出现多脏气虚表现,气虚以肺、脾为主,久则影响心、肾。
气虚体质的人平素宜采用饮食调理,多吃补气益气健脾、易消化、性平味甘的食物,如:小米、粳米、大枣、豇豆、黄豆、白扁豆、蚕豆、鸡肉、鹅肉、鸽肉、香菇、猴头菇、蘑菇、山药、胡萝卜、土豆、红薯、鹌鹑、羊心、羊肚,莲子、桂圆、蜂蜜、虾、人参、栗子、薏苡仁、芡实、黄芪、党参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荞麦、空心菜、生萝卜,柚子,肝等。忌食生冷性凉、油腻厚味等耗伤脾胃的食物,如:西瓜、香瓜、水梨、香蕉、黄瓜、苦瓜、空心菜、筊白、笋、蚌类等。
养生推荐:山药汁。山药、黄芪都是补气的中药,可以将山药榨汁喝,或煎水喝。另外可多吃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黄豆、白扁豆等;或者“补中益气汤”。
在膳食改善方面,还有“黄芪童子鸡”和“山药粥”。具体做法如下所述:
黄芪童子鸡:取童子鸡1只洗净,用纱布袋包好生黄芪9克,取一根细线,一端扎紧纱布袋口,置于锅内,另一端则绑在锅柄上。在锅中加姜、葱及适量水煮汤,待童子鸡煮熟后,拿出黄芪包。加入盐、黄酒调味,即可食用。可益气补虚。
山药粥:将山药30克和粳米100克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饭时食用。此粥具有补中益气、益肺固精、强身健体的作用。 推荐药材:茯苓、太子参、生黄芪、山药、党参、甘草、大枣、桂圆肉、白术、莲子、黄精等。
气虚体质易出现肌肉松软,倦怠乏力,不喜运动,抵抗力弱,因此生活方面要做到起居有规律,夏季午间应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不能熬夜。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谨避风寒之邪。“劳则气耗”,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运动锻炼宜采用低强度、宜柔缓,多次数方式,不适合激烈、大负荷,长时间,出大汗的运动,以免耗伤正气。以柔和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为主;忌用猛力或做长久憋气的动作。
[按语]
“长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平时可按摩或艾灸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同身寸),距胫骨前沿一横指处),能健脾益气,强身健体。
减肥也可能造成气虚。正气受损,免疫力功能下降。春天流感多发,正虚外感,易中招,应升阳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