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4 08:1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22:35
自从皮克斯和梦工厂崛起后,迪士尼一直处于一种困境中。他们在努力找寻和其他Animation Studio相比,自己身上最独特的地方是什么,自己代表着什么。他们也比谁都清楚,没有创新就不会前进,但同时也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遗产。本片也算是真正做到了”keep moving forward”的承诺其实和其他动画公司比,迪士尼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的音乐。每当观众想起那些经典的迪士尼动画的时候,音乐往往是他们第一个回忆起的元素。《小美人鱼的》”Part of Your World”,《美女与野兽》里动人的旋律,《狮子王》的”Circle of Life”,还有迪士尼公园里总在单曲循环的”A Whole New World”......往往是音乐让迪士尼动画有如此不朽的魔力。本片便是迪士尼又一次对音乐剧的拥抱。这也体现出了电影制作中的核心—合作。本片作曲家Robert Lopez和Kristen Anderson-Lopez(还竟然是夫妻)为本片创作的音乐可以说是令人印象深刻并且积极为电影叙事服务。开头短短三分钟的由“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这首歌带领的montage干净利索的把Elsa和Anna从小到大的隔阂表现的淋漓精致,并且旋律令人心碎,节奏和情感把握的相当到位。很有《飞屋环游记》前十分钟的感觉。如果没有前期导演与作曲家的配合,这段剪辑是绝对不会如此有力。“Frozen”前身“Snow Queen”这个项目可算是历经坎坷。由于迪士尼当时的一个头头非常喜欢这个安徒生原版的童话,让这个项目立的很早,可是在故事上有很多挫折。原版故事中Snow Queen是个大反派,如果不改动的话就又会成为典型的女主为了救男主踏上一个旅程然后皆大欢喜归来,live happily ever after的片子,那和以前那些动画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个项目后来被搁置,然后班底经过了大换血,换成了现在Chris Buck和Jennifer Lee带领的团队。(两位导演也是故事的创作者,但只有Jennifer Lee是编剧) 两位作曲家也是积极的与导演们沟通和创作音乐。有意思的是,本片的所有由配音演员唱的曲子都是夫妻俩人操刀的(他们是songwriter),但是原声带(score)是另外一个人Chris Beck创作的。所以夫妻二人组也少了些压力,可以更加专心的创作有百老汇风格的歌曲。Chris Beck在自己的背景音乐加入了他们二人原创歌曲的一些旋律以保证整张专辑的连续性。比如说全片最结尾的音乐就是“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的变奏版,这又体现了合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22:36
冰雪奇缘的结局让我挺意外,居然是*抱在一起,可以可以很强势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22:36
如今所有电影在pre-proction的时候基本都会有故事板。以前拍电影的时候一般只是整理出一个shot list,就是今天要拍多少个镜头,但是没有那么直观。有预算的电影基本都会把shot list转化为故事板,这样和DP(director of photography)还有其他团队交流的时候非常方便。猜猜故事板最开始谁发明的?bingo!当然是人家迪士尼啦。现在的导演拍摄前都先会把剧本分成各种beat,然后再决定用哪些shot。故事板的引入真的可以说是革新了电影pre-proction的过程,要不怎么说华特迪士尼老人家真的是一个很有vision的人呢。迪士尼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陷入一个低谷,就是因为1966年Walt Disney的去世,导致整个公司就没有了方向。动画片是由各种动画师(animator)制作的,虽然迪士尼死后优秀的动画师不缺,但是动画电影的那种叙事性和电影性没有人能向他本人一样精通。所以迪士尼Animation Studio挣扎了很久,直到八十年代末由《小美人鱼》等片开始了我们熟知的包含《阿拉丁》《美女与野兽》等经典老片的迪士尼文艺复兴时期,这也标志着迪士尼开始走出阴影,开启新模式,也获得了不少的成功。结果步入二十一世纪开始有皮克斯这种用电脑制作动画的studio搅局了(准确说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就开始搅局了,也是当时惊艳了多少观众),人家也很成功,所以迪士尼好不容易整出来的文艺复兴也没持续多久。在这个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很多animator没有跟上时代,还执着于手绘(虽然我觉得这体现了人家的情怀),但也很迷茫。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冰雪》是电脑制作的,但真的也是一部非常怀旧的片子,因为你可以从它身上看出很多迪士尼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子,精致的造型,流畅的歌舞,还有我们的童年(擦,不小心暴露年龄了)。《魔发奇缘》是迪士尼Animation Studio第一部完全用电脑制作的动画,标志着开始拥抱新科技了,但是仍然可以看出迪士尼对经典绘画的执着,因为tangled全片都有一种油画质感,好像是电脑和手绘的一个过渡阶段。《冰雪》可以看出迪士尼开始完全发挥电脑动画的各种优势了,在技术上也算是进步吧,但是我总觉得Anna的那个油画室影*迪士尼动画师们对传统手绘动画的眷恋和不舍,盯着Anna这个3D人物和墙上2D的油画互动,看的我那叫一个心酸,不知道以后的动画会是什么样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22:37
我觉得吧,总是一些王子和公主的一点意思也没有,当剧情不再局限于真爱之吻,感觉很有特色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22:38
从小时候读各种西方童话故事开始,王子和公主的老套话题和似乎永远不会被打破的英雄救美模式就从没有断过。从大家熟悉的90年代的《美女与野兽》,随着经典迪士尼动画进入国人视野,对于此类故事的影像展示更是层出不穷。就在我们因此对公主故事再不感兴趣,并干脆直接归于无聊的时候,迪士尼近些年的作品向我们表明:是时候改变了。
2007年一部迪士尼真人动画《Enchanted》(中译《魔法奇缘》)捧红了女主角艾米·亚当斯。虽然情节依然是低幼儿套路并不可避免地引向那一个吻,结尾中出现的女主角拿起剑与巨龙对抗保护男主的桥段却让人耳目一新,成为了迪士尼作品中少有的表现女性力量的片段。
如果说《Enchanted》是个开端的话,那么2010年由著名童话《长发公主》改编的的迪士尼新作《Tangled》则是一次保守的尝试。这部动画当时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亮点。然而其情节中,Rapunzel 因被囚禁而展现出的渴望自由,主动要求并实践对外面世界的探索,已经强烈地表现出了迪士尼动画中女性角色自我意志和主动性的急剧增强。公主角色们坐以待毙或坐等王子来救的老套银幕形象已经迅速褪去。photo-media
终于,在3年之后,一部真正以女性角色为中心,集中表现女性意愿和情感的动画诞生了。这就是《Frozen》。片中虽然不可避免地出现王子、英勇平民和公主的三角恋成分,但根本就没有被放大为主要矛盾。Elsa和Anna之间姐妹的矛盾和感情才是贯穿其全篇的主干线索。男性角色们正式成为配角、工具和戏份不多的反派。
Elsa小时候本可以控制自己的魔法,却因为误伤了Anna,被告诫“Conceal it, don't feel it”甚至被封闭起来。这隐喻了背景社会对于女性的个人能力的不接受和曲解。因为一些不为当时人们接受的观念而*放弃,将这种能力或观念深深地压迫住。这一现象在历史故事和很多其它影片中都有着烙印。比如祝英台求学和木兰从军,都必须假扮成男人;比如《泰坦尼克》中被母亲压迫的Rose和她在餐厅看到的那个被礼教管束的小女孩;又比如去年皮克斯的原创动画《Brave》中被联姻而面临失去自由的Merida。她们都有着自己的意志和梦想,却因为社会环境的压力而被扼制。
Elsa可贵的一点,也是让她没有成为反派的原因,就是她对妹妹Anna深刻的爱。(动画创作过程中曾经想设定Elsa成为反派,后来放弃了这一想法。)她被囚禁,也是自我囚禁。为了不伤害他人,Elsa在父母的“教导”下自愿一直躲在屋子里。然而这却完全扼杀了她与他人交流并被人理解的可能性。由此使得她伤心、绝望却不能诉说,魔法也因此变得无法控制,成为了矛盾的导火索。
终于在外界和她自己的双重压迫下,Elsa逃出Arendelle,获得了解放。而之前所有积蓄的压力爆发出来,呈现出了那段山顶的完美表演和惊人演唱。歌曲表达着Elsa对曾经的回忆,对束缚的怨念。她摘掉斗篷和手套,真正施展着自己的强大魔法。“Let it go, can't hold it anymore.” 终于不用再被人误解,不用再怕伤害别人。“Don't care what they say.” 对自由的渴望和享受喷薄而出。她穿上自己冰雪的外衣,构建起自己的宫殿。“It's time to see what I can do, to test the limits I made through. No right, no wrong, no rules for me !”一切都这么流畅,歌曲的演唱连同镜头语言的表现,都如同Elsa建造的冰柱一样完美无暇。最后一句“Cold never bother me anyway.” 伴随潇洒而华丽地转身将这场独唱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