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优师优课博赞思维导图管理师 王芳 第十副《葫芦系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7 07:3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05:46
【导图类型】自选
【导图亮点】中心图突很有内涵奥,第一次做两个分支的尝试,布局留足呼吸的余地。
【导图解说】
葫芦系列思维导图共有六福,分别从葫芦的起源与来历、葫芦的简介与栽培、葫芦工艺品价值、葫芦的用途和单分出来的葫芦的药用六部分组成。有三幅是17年年末就开始画的,有三幅是刚完成的。之前对葫芦是知之甚少,在导图绘制搜索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葫芦的无穷奥秘和葫芦有关的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都是值得追本溯源、钩深索隐继续探究下去的,导图呈现只是部分相关内容的摘要,或者说是个人感兴趣的部分提炼,分享至此仅供大家参读!
1.中心图
上古神话中作为人类始祖的伏羲、女娲,皆看作是葫芦的化身。上古神话中还有“开天辟地”的始祖盘古,也来自葫芦。《牡帕密帕》中说:第一代人扎笛和娜笛是天神厄莎用葫芦孕育出来的,拉祜、佤、哈尼、彝、傣等九个民族是扎笛和娜笛所生的九对孩子。只知孟姜女哭长城却不知她也是从葫芦里锯出来的,所以葫芦里孕育出人类便有了中心图葫芦里的婴儿。
2.第一分支
葫芦的由来从最早的甲骨文到各个典籍的记载到最终名称的定论,凡比较经典的提到均有所呈现。
3.第二分支
葫芦的相关传说神话,节日,民俗,总之,创造人类及世界万物的始祖乃是葫芦转化,“至于为什么以始祖为葫芦的化身,或许是因为瓜类多子,是子孙繁殖的最妙象征。”由创生、始祖,再引申到男女婚恋等方面的意义,正是葫芦作为隐喻意象在《诗》之兴及《易》之象中的真正涵义。
葫芦节是拉祜族传统节日,拉祜语称为“阿朋阿隆尼”,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每年农历的十月十五这天拉祜族人民,穿着灿烂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带着自酿的美酒与糯米做的粑粑,杀猪宰鸡,集中在每个村子的广场上,开始一年一度的庆祝活动。拉祜族把葫芦作为标志,象征拉祜族从葫芦中走出,向太阳奔去的精神追求和吉祥幸福的美好心愿。江北水城聊城的葫芦节也已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东昌府区是中国葫芦雕刻文化艺术之乡、东昌葫芦雕刻针刻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是2017年11月12日参观第十一届聊城葫芦节之后完成的第一幅有关葫芦的思维导图。
葫芦节琳琅满目的各类本生葫芦和工艺品的展示完全*了之前对葫芦的认知,印象里的葫芦就只是亚腰这一个品种,而事实上葫芦种类有六大系列几十个品种,本身就是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所以中心图就直接画了葫芦的原本面貌。正所谓“樱桃好吃树难栽”了解过才知道葫芦的栽培是很有讲究的,就只说“津种催芽”这一项,从选择到出芽要给予孩童般的呵护才能催出健康的需要的幼苗。浸种、催芽品种选用日本青皮葫芦,用40℃温水浸种12~24小时,捞出后用纱布包好甩干,并嗑开浸好的甜葫芦种子。用木槽或普通的盆子,垫一层消毒的锯末或沙子,再垫上一层纱布,将浸好的种子均匀地放在纱布上,上面盖上拧干的新毛巾,盖上盖帘,蒙上棉被催芽,每天用新刷帚掸水2次。催芽温度一般在25~28℃。要求每天捡出已出芽的种子,放在另外的盆里,置于室内阴凉的地方,控制芽的生长。看完这整个过程,内心瞬间生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感。
葫芦工艺品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钟爱,是因为它有多变的造型和精湛工艺。经过加工之后的天然葫芦,表面可以产生繁复的图案,而且可以通过改变葫芦的形态,来达到一种奇妙的艺术美感。所以中心图选用各种各样的葫芦工艺品来表达最直接切题啦!葫芦工艺品的制作流程可简可繁,但无一例外他都给人一种无可替代的美感,有的还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每届葫芦节的工艺品展示和交流都是最大的不可缺少的活动亮点!
这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幅,中心图就是我们最常见的用葫芦做的瓢和葫芦丝,以及里面的绿色草药和木板上刻的笙舞,因为最早葫芦就是作为盛器使用的,而最被我们熟知的便是记忆里的水瓢,大一点的用来舀水,小一点的用作面瓢,这应该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儿时最深刻的记忆了,因为再后来就慢慢不用啦!导图整体布局非常匀称,其中一大亮点就是每个主分支都做了和分支内容相关的处理,比如乐器就直接是五线谱并和中心图的笙舞遥相呼应,兵器就是古代大刀,食用就是一张嘴巴,风水更是有风有水,是不是更生动形象呢!葫芦的用途又多又广,每个分支里都无法细数,只能选最有代表性的进行罗列,就算如此导图里还是没有展示药用的空间,所以用下面整幅导图梳理葫芦的药用价值。
中心图比较引人入胜,其中人物没有具体的名字,就是一位“悬壶济世”的老者,整幅导图用彩铅完成,为和中心图风格一致五大主干分别换作五朵祥云,整体色彩给人清新淡雅的感觉。
葫芦全身都是宝,整株均可入药,而且用药广泛、药效显著。许多人也许不明白为什么一些中药店门前要挂一个葫芦,但是,提到“葫芦里不知卖的什么药”这句俗语,你就会知道这葫芦肯定与药有关。
“悬壶”一词的出处有二:出处一据文献记载,杏林典出汉末《太平广记·神仙传》里董奉的典故,出处二是《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的费长房的故事,虽然记载的传说有些神话传奇色彩,但是揭他二人的精湛医术令人赞佩,也因为这个故事的流传,所以后人将行医爱称为悬壶,医生或诊所的贺词无一例外不是悬壶济世。而悬挂的那个葫芦更成了中医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