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4 23: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3:26
负责公司内部风险控制相关制度的建立;对经营性项目、投资、入股、企业兼并等重大事项进行风险评价,并进行事中监控和事后评价;
对公司合同进行审查;公司法律事务;公司阶段性经营状况、建设工程预算决算、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等工作的内部审计;配合国家审计机关对公司实施独立审计活动。
无论在传统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近几年金融领域形态的多样化,风险控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总体来说,无论是银行、保险,还是信托、小额贷款、融资租赁,风险控制面临的核心三原则是一样的,即:1.来申请的是人还是机器?2.如何证明“我”是“我”?,3.“我”到底能借多少钱?
从属性的角度,常用来判断一次申请是否从一台正常的设备发起的。一台正常的设备会有设备指纹、设备类型参数、WiFi mac地址、重力等厂商数据,有合理的开机时间、设备容量、位置移动、app列表等行为数据。比如一台设备99%的时间处于关机状态,那由这台设备发起的申请欺诈风险就会比较高,再比如一台设备WiFi的mac地址没有对应的厂商,那这台设备真实性就比较可疑。
机短信和各种手动验证是常用反欺诈手段,常用于判断是不是人在操作。在自有产品的设计中,通过在用户的输入/交互过程中埋点,比如手机号输入、证件号码输入、填写短信验证码回执的时候进行埋点,再比如获取短信验证码、鼠标移动滑块动作等,其实也是一个埋点。如果一个人输入证件号码是在一秒之内完成,那这个操作多半是由机器完成的,因为人很难在一秒内完成输入操作。在短信验证的时候也是,从手机号码的输入到验证码回复,整个的过程中需要埋点,从时间序列中抽丝剥茧的理解机器和人的区别。人是有正常思维的,机器模拟人的时候,因为受到网络、批量操作等因素*,要么速度很快,要么速度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