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养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10 08:5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2 16:55
1.感情扭曲
有70%~80%的人可能仍然沿用幼年的方式,甚至去寻找“爷爷、奶奶”一样的恋人,一样的公公、婆婆。一个年轻女子,可能爱上比自己大十几岁,几十岁的男人。
2.人格扭曲
她的人格可能永远保持幼稚的、过分渴望关爱和赞赏的自恋的状态。不愿意长大,不愿意承担个人应有的责任,自我中心,懒惰,仍会幻想周围充满了众星捧月般的关爱。他们会充满浪漫幻想,脱离实际生活,似乎一切都可以得到满足。
3.角色错位
有时他们似乎很懂事,懂得关爱老人,这仅限于他们特别依赖的人:而去关爱更多的人,他们会感到是负担,反而更需要别人来关爱自己。实际上,他们会在“无私奉献”与“极端自私”的两极中挣扎。他们可能在爷爷奶奶面前扮演一个儿子、女儿的角色,替代了父母,凌驾于父母之上。所以他们会排斥父母,总认为父母不孝顺老人,不如他们能陪伴老人。他们也的确更能理解、满足隔代寄养老人的需要。
4.人际冲突
个性的偏激与角色的错位,使他们有恃无恐,如果老一辈人是单亲的会更糟糕,这个孩子会替代了老爷爷、老奶奶的位置,居高临下的对待所有人。当然,他们有小大人一样懂事的一面,有共情的能力,较重亲情。在人际交往中了解老少双方的需要。
家庭关系中到处充满着这样的陷阱:父母和孩子都可能陷入自欺状态,信誓旦旦地说着谎而自己却不知;孩子认真的扮演自己心中的角色,扮演着“爱的天使”去孝敬祖父母,却伤害着自己的父母及更多的人;父母苦苦地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傻傻地期盼着建立一种亲密感情,却不知早已错过了最佳时机了;这一切付出与收获不能成正比的悲剧究竟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格的偏差,是幼年*、亲子关系的失衡所造成的。
5.行为偏差
还有一些既依赖又逆反的人,(被动-攻击人格)他们在生活上处处需要家长照顾,可是又处处不满意,挑剔,发脾气。他们可能会过度迷恋一些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嗜好,如烟、酒、*、网络游戏等。一旦形成双重的被动-攻击人格,他们需要紧紧抓住一个可以依赖的人,依赖的事,然后又陷入矛盾中,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去排斥攻击别人、伤害别人。极端者,在他们失望之后,可以把失去爱的创伤,失去心爱之物的挫折,发泄到亲人身上,甚至*家长及亲人。他们遇到严厉老人时会多了更多的禁忌,失去孩子的天真,自由与创造力。
6.心身障碍
因他们人格和心理的极度依赖,可能会患各种心身疾病、神经症等等。如头痛、胸痛、哮喘、鼻炎、甚至血液病;以及抑郁、焦虑、恐惧、疑病、神经衰弱、强迫症等精神心理疾病。长大之后,女性可能会患妇科疾病,如痛经、不孕、卵巢肿物等。(例,某位女教师:恋父——晚婚——卵巢囊肿,童年母女关系很不好)
7.终极关怀失衡
他们会对生命担心、厌倦,甚至轻生、自杀,因为他们有与亲人“共生共死”的感觉,想去殉道,尤其是当他们尚未成年,祖父母就较早离开人世时。有一个中专生,由姥姥,老爷带大,每天下学回家一进楼道就会喊:老爷,我回来了/。十三岁时姥爷去世,后来她时常发作呕吐,且有三、四年从来不叫妈妈,闭口无言,陷入忧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2 16:56
1.容易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朋友家的孩子从小就放在奶奶家抚养,现在上了小学,特别的乖巧懂事,她妈妈经常说只要你乖乖的,妈妈就会来看你。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很渴望父母的爱,为此在奶奶家总是小心谨慎的,甚至在想喝饮料的时候,都会委婉的说:我渴了。期待奶奶给拿饮料喝。有时间见到这种场景真的让人蛮心疼的。
这种孩子之所以会变得小心谨慎,乖巧懂事,很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从小不在自己父母身边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三岁前是孩子树立安全感的最佳时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专家建议孩子三岁前尽量待在自己父母身边,父母和孩子的亲密互动帮助孩子树立强大带娃安全感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很有利。
孩子的童年生活是不可逆的,一旦失去了安全感,对以后的生活影响很大的,很多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成年后做事情都会变得小心谨慎,看人脸色。
2.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
现在很多忙于事业的父母,基本都是把孩子交给保姆,偶尔回去照看下孩子,以至于孩子长大后最亲近的还是保姆,对自己的父母基本也都是漠不关心的,甚至还有一些孩子问保姆叫:妈妈。
这一切的缘由,就是父母缺少对孩子的照顾,相当于把孩子寄养在保姆那里。而这些孩子往往会在保姆离开后性格上发生很大的转变,很多父母会觉得这是保姆或者孩子的原因,却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导致亲子关系逐渐恶化。
寄养式的养育,正在让你的孩子远离你
父母和孩子亲密关系的建立,不仅可以加深这种亲情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让孩子幸福感十足。
3. 孩子容易形成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
童年时期如果没有自己的父母陪在身边,很多孩子因为寄养在别人家中,很多都会变得自卑,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惹事,最终还要挨打挨骂的。
我家先生小时候就是寄养的外婆家的。那时候家里都穷,半夜饿了起来吃个馒头都要偷偷在在一边吃,小时候没有鞋子穿,都是光脚走的,但是这些父母从来都不知道。他现在很容易多愁善感,做事情也会小心谨慎,大多都来自他童年的阴影。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2 16:56
我想的话,寄养的孩子的心理影响一定是巨大的,一个从小生活在寄养家庭的孩子,跟一个从小生活在父母亲人身边的孩子,性格是完全不同的,很多生活在这种寄养家庭的孩子的心理问题非常的多,一个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中,一个不敢说话的一个问题,还有就是说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没有自主 把一个观念的权利还没有一个 真正的一个家庭地位的这么一个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多孩子的话他心里都非常不健全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在社会上嗯一个是怕你跟人接触再一个就是说在和人的相处过程中能g交往过程中没有一个相对的所以说这样的讲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是一生都无法改变了也是影响非常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