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09 21: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13:44
安邑、解州的池盐日晒法至盛唐时期趋于成熟,形成了“垦畦浇晒”的完整工艺。唐人张守节在其《史记正义》对此有翔实的记载:“河东盐池畦种,作畦若种韭一畦,天雨下池中,咸淡得均,既驮池中水上畦中,深一尺许,以日曝之,五六日则成盐,若白矾石,大小若双陆。及暮则呼为畦盐。”这种人工垦地建畦,将经天雨适当稀释的卤水引入畦内,再靠天日、风吹蒸发浓缩晒制食盐的方法,能够从复杂的溶液中使食盐单独结晶析出。这样便使池盐的产量猛增,品质也得到改善。《新唐书·食货志》记载了当时解池的产盐量,谓:“蒲州安邑、解县有池五,总曰两池,岁岁得盐万斛(按唐代仍以十斗为一斛),以供京师。”
自唐以后,这种“垦畦浇晒”的方法得到大力推广,并应用于海盐的晒制。有关记载更是陆续不绝,如《图经本草》谓:“解人取盐,于池旁耕地,沃以池水,每临南风急,则宿昔成盐满畦,彼人谓之种盐。”书中并附有精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