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07 02: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0:37
本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湖南、广东、云南省的一部分。地理上称为南岭,属滨西太平洋构造域,为晚加里东期造山带。基底为中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盖层为晚古生代及中生代地层。锡矿化形成于燕山期,中生代燕山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形成了滨西太平洋多金属成矿带。本区锡矿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82.8%,是我国最重要的锡矿成矿区,也是当前锡矿的主要产区。
容矿地层统计研究表明,本区锡矿储量的23%产于基底地层中,矿床类型以热液脉型为主;71%产于上古生界盖层中,矿床类型以热液脉型及夕卡岩型为主;6%产于中生界盖层中,以火山-热液脉型为主。
按区域地质成矿条件本区可分为东部、中部、西部3个部分。在华南多金属成矿区东部,成矿时代以燕山早期为主,与钨、锡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岩侵入体的围岩主要是下古生界碎屑岩,主要成矿元素是W、Sn、Ta、Nb,成矿作用通常以黑钨矿-锡石石英脉形式分布在早期强烈蚀变的花岗岩侵入体之内外接触带,尤以接触带垂直变化最为显著。该区典型矿床有江西省西华山、漂塘、荡萍和广东省锯板坑钨锡矿。江西省南部沿NNE向断裂带分布的花岗岩侵入体与W、Sn成矿作用有关。各侵入体组成一个大岩基。吴永乐等(1987)曾提出“五层楼”成矿模式(图6-9),用以解释该区矿床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该模式在本区找矿工作中成效显著。
图6-9 赣南-粤北钨锡成矿作用“五层楼”成矿模式
华南多金属成矿区中部,成矿时代以燕山早期为主,主要成矿元素为W、Sn、Mo、Bi、Be、Li、Na、Ta、Pb、Zn等,成矿围岩主要为泥盆系碳酸盐岩,矿床类型主要为夕卡岩型、夕卡岩-云英岩型,例如湖南南部柿竹园、香花岭、瑶岗仙、野鸡尾矿床,广西东部新路、百面山矿床。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相比,湖南南部拥有几个大型钨矿,其储量已跃居首位(图6-10)。一些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成矿作用自接触带向外呈现出如下的带状系列:Li、Be、Ta、W带,Sn、W、Mo、Bi、Pb、Zn、Ag带,Pb、Zn、Ag带,Sb带。
图6-10 湘南钨锡多金属矿产图
华南多金属成矿带西部,成矿时代以燕山晚期为主。泥盆系与三叠系碳酸盐岩为锡矿化的主要围岩。区域构造走向NNW,与东部和中部地区区域构造走向NNE形成鲜明对比。
本区主要成矿元素为Sn、Pb、Zn、Cu、Sb、Hg,但在一些矿床中,W、Mo、Bi、Be、In、Ag、As、Se常作为伴生元素出现。大厂、个旧为本区两个超大型锡矿床。大多数锡矿床中,夕卡岩型、锡石硫化物脉型其成矿作用以复合成矿为特征。通常,夕卡岩型锡矿化常被强烈的锡石硫化物成矿作用所叠加,而且从接触带向外矿化分带十分明显,如W、Mo、Sn、Be带和Sn、Pb、Zn、Ag、As、Se、In带。
此外,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隆起是另一个锡矿床富集区,成矿时代以燕山晚期为主,都龙多金属锡矿床、钦甲Sn-Cu矿床等发育在该区。其中,钦甲矿床黑云母花岗岩侵入体为加里东期,都龙矿床黑云母花岗岩侵入体为燕山期。在上述2矿床中,碳酸盐岩中的层间碎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本区大多数夕卡岩型矿床和锡石硫化物脉型矿床广泛分布于花岗岩体周围。
广东省西南部锡矿床位于云开隆起东部,成矿时代以燕山晚期为主,以斑岩型锡矿为特征,如:银岩斑岩型锡矿床,该区基底地层为震旦系浅变质岩,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在本区广泛分布。除斑岩锡矿外,还发育有云英岩型锡矿(如锡坪和大营矿床),和夕卡岩型锡矿床(如旗山矿床)以及锡石石英脉型和锡石硫化物型矿床。Mo为本区锡矿床中重要的伴生矿化(于首军等,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