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07 00: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15:57
创作背景
1925年,国民大*已经开始,五四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和广东等地农*动气氛日益高涨。1924年12月,*因工作过于劳累患病;经**同意,1924年年底偕杨开慧从上海回湖南疗养。
组织了20个多个农会,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动,开始了*事业。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在国共合作的大好*形势下,*应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1925年9月,国民**汪精卫因*事繁,不能兼理中国**宣传部*职事,于10月5日推荐*代理宣传*。
《沁园春·长沙》是*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作者简介
*(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湖南省韶山市)人,中国*党、中国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当代杰出的诗人。
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党、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诗词赏析
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从岳麓山、湘江、天空、水底选取实景,远近结合,动静映照,用文字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最后一句诗表现*对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的期望。
下阕通过对战友和战斗生活的回忆和追述,以及不惧怕当时的大军阀敢于反抗,最后三句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在*运动中也可以激流勇进完成*主宰中华大地。
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沁园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