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4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06
佛教在中国,信仰的人最多,误解的人也最多,多数人以为的佛教,就是那些供奉偶像的寺庙、那些为死人念经的僧尼、那些木鱼、那些钟磬、那些……代表佛教。所以,很多人也就认定佛教是消极的,是逃避现实的。其实,那些只是出家人的佛教,而且还是变质流俗了的佛教。佛教的根本精神,几乎已被这股流俗的浪涛所吞没。 �0�2 修学佛法的法门虽多,大体上说,可分三大类: �0�2第一是人天道; �0�2第二是解脱道; �0�2第三是菩萨道。 �0�2 学佛的宗旨,是在求取解脱道;学佛的著力点,却在于人天道。尤其是人道,乃是生死与解脱的最大关键。所以,学佛的人,不能离开了人天道而另求解脱道。 �0�2 解脱道的求取,也不等于佛果的圆成,解脱生死的人,要想成佛,必须将人天道与解脱道兼顾并重,这便称为菩萨道。 �0�2 从性质上说,人天道是偏重于福业的经营,比如布施、救济、放生、戒杀、社会公益等等;解脱道是偏重于慧业的修持,比如持戒、修禅、拜佛、念佛、听经、看经等等。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心中起心动念的区别:如有恋世的心、虽修慧业,仍是人天福报;如有出世的心,虽营福业,也归解脱之道。 �0�2 毫无疑问地,学佛的目的,不在人天道;也不仅在自求解脱,重要的是一切众生能得解脱,自求解脱是慧业,助他解脱是福业,福慧双修,便是菩萨道。可见,佛教的宗旨虽是出世的,佛教的方法却是入世的。因为自求解脱,是求解脱世间的种种苦恼,所谓出世,是出离世间的苦恼。救济众生,是为帮助众生解脱世间的种种苦恼,虽然出世,却不逃世。 佛教所谓的解脱,是重于心──精神的自在,不受五欲的烦恼束缚,便是心解脱,便可离欲界而生色、无色界,乃至出离生死。若能不受无明的习业及无知的束缚,便是慧解脱,便可超脱生死,乃至成佛。 因此,解脱了的人,固然不受生死的束缚,但也并不就是不受生死,为了度众生,他们仍须生死。不过,他们的生死,是出于自由意志(愿力)的自主,不同于一般凡夫的生死。 说到菩萨道,菩萨道的精神,是佛教的根本,菩萨道的修持者,则以在家的身份更为适宜。至少,在家人的生活范围,可比出家人更大更广,深入群众而接触群众,正是摄化群众的最佳方便。所以佛经中的菩萨,除了极少数外,都是现在家相。当然,现在家相的菩萨,并不即有男女性的差别,三界内的色界天,已经没有男女欲,何况是圣位的菩萨。菩萨多现在家相的原因,说明菩萨道的修持者,最适合在家人的身份。 �0�2 解脱道是可贵的,但不如菩萨道更加可贵。因为菩萨道的修持者,除了自求解脱,还要助人解脱;既是解脱道的求证(或已取得)者,也是人天道的实行者。从实质上说,菩萨虽现在家身,却比出家圣者更伟大。这也正是大乘佛教一向责斥小乘心行的基本原因。 �0�2 但是,在家人实践人天道的福业,是容易的,只要出钱出力,多做社会公益的慈善事业就行了。至于要求在家人能像莲花生于污泥而不为污泥所染──修持解脱道,那就比较难了。如果只行人天道而不修解脱道,那仅仅是人天道而非菩萨道,只能换取来世人天界中的福报,不能解脱生死,更不能自主生死。这也就是出家人比在家人更加尊贵与超胜的因素之一。 �0�2 根据这一要求,便可进一步的知道,同样的在家人,信佛与未信佛的人是不同的。未信佛的在家人,纵然他是最伟大的慈善家,那也仅可获得人间及六欲天的福报,福报享尽,仍要堕落三途──傍生、饿鬼、地狱中去受苦。 至于信了佛的在家人,纵然不能确实修持解脱道,也能对于解脱之道,生一向往之心,所以也必将进而修持解脱道。今生修不成,来生乃至许多许多的来生之后,必将有修成解脱道而得到解脱道的希望。信佛的在家人,纵然不能积极地经营人天福业,最低限度,也不致积极地造作三途的恶业。所以,同样是在家人,信佛的要比未信佛的,前途更有希望,也更有保障。 �0�2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多以为“居士”这个名称,是佛教称呼在家男女信徒的专有名词,其实不然。 �0�2 一个名副其实的在家居士,便是一位大乘的菩萨。虽然,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菩萨很难,�0�2可是,我们总不该因菩萨道的难行而就不行。虽然不能即生成就圣位的大乘菩萨,如若继续种下了大乘的善根,终究必将成为圣位的大乘菩萨。 �0�2 所以在家的居士们,不要气馁,在家人虽在解脱道的求取上比出家人相差一阶,然在菩萨道的实践上,却比出家人的条件优胜得多。 �0�2 我们知道,人天道的主要德目,是五戒十善(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为五项必戒的德目,故称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称为十善。)解脱道的主要德目是戒、定、慧的三学。菩萨道的主要德目,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六度包含了三学,三学又包含了五戒十善。所以,菩萨道才是佛教的根本道。 �0�2 在六度之中,以布施为首。可见,菩萨道的实践,是以布施为重心。因为要度众生,必须先要安慰众生,先使众生在物质上与精神上,得到了安慰,然后才能对你发生好感,接受你的化导,并也信任你的化导。 �0�2 布施,分有财施、法施(离苦的方法)、无畏施(给怯弱者鼓励)三种。财施属于物质的,法施与无畏施属于精神的。理想的布施工作,最好能三种并重,一般的众生在现实生活的驱迫之下,对于物质的要求救济,远比对于精神的要求寄托更为急切。在佛教,以布施的工作来说,居士要比僧尼更能做得彻底。因为根据律制,出家人是不该有财富也不会有财富的,既然没有财富的积蓄,对于物质的布施,就无法做到。即或今日的僧尼,未见有几人是把银钱一戒持得清净的,但是除了公有的寺产,也不致有太多的私产。 所以,出家人,只能以佛法布施,以无畏的精神鼓励,却不能利用物质来救济。虽在佛经中说,布施的功德,以佛法的布施最为殊胜,但在前面说过,接引众生的先决条件,应以物质第一,至于教化众生离苦得乐──走向解脱之道,是佛法的功能,这个功德虽大,却不是解除现实贫困的直接方法。 �0�2 至于居士,如果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菩萨道的实行者,也便可以做到三施并重了:自己有财富,可用物质救济贫困,自己深通佛法的胜义,可以用来教化众生,安慰众生,鼓励众生。所以,真正的大乘精神,虽由出家的大菩萨乃至佛陀来摄化,一般凡夫的出家人则不能充分表达出来,唯有发大心的在家居士,才是菩萨道的理想实行者。 �0�2 大多数的正信居士,是在人天道与解脱道的交叉路口徘徊,既向往解脱道,却无法摆脱人天业。乃是在人天业中,慕求解脱之道。他们当然还是幸运的,也是可敬的,最低限度,他们必将走上解脱之道,乃至走上真菩萨道的。 �0�2 信心第一要紧,如不建立深切的信心,一切的问题,都是不必谈的。对佛教,首先要有正确的信仰,信仰的中心是佛法,佛法能使我们离苦得乐。皈依三宝之后,便能从三宝的启导之下,得到人生大道的指归: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0�2 不杀生(不杀动物,而非即是吃素)、不偷盗、不邪淫(不与夫妇之外的异*接)、不妄语、不饮酒。五戒本是三皈弟子的必修德目,皈依三宝与受持五戒,是一不是二,如果皈依了三宝而不受持五戒,好比只向学校登记注册,而不真去上课完成作业,那只是种善根而得不到现实的利益。五戒十善是人天道中的人天业,如果不能落实,那就连人天道中的人天果位都保不住,岂能解脱生死?�0�2 持戒、布施,是重于福德的培养。若得佛法的正知正见,如理奉行佛法的话,那就必须从闻法入手。看经,也是闻法之一,但是,经义博大精深,亲近善知识,“往诣塔寺,专心听法”的点化讲授,仍是必须。这是居士进寺院的最大目的。�0�2 这是对于真谛的体会或领悟,这是从闻法的精进实践而得的一种实证经验。佛陀时代,每对俗人说一次法,便有很多人,由闻法而见谛,证得初果,那就是慧具足的典型。一个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着俗人的生活轨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更积极、更和谐、更美满、更有朝气、更有活力。唯有如此,才能使得自己愉快,使得他人敬仰,并使他人乐意来接受自己的影响。 俗人生活便是建设和乐的家庭。对父母要尽孝,对子女要慈爱。敬与养,教与育,做到自己最大的可能,才算尽了父母与子女的责任。夫妇,是家庭的重心,彼此之间,一定要坚守贞操,要敬爱对方,要体贴对方。夫妇间的感情融洽了,纵然是贫苦的生活,仍是一个可爱的家庭。�0�2 家庭和乐,主要是建立在夫妇之间的感情上。家庭的幸福,主要是赖于经济收支的平衡。居士,应当从事各种正当的职业,来谋求生活的所需,除了屠业(包括渔业及荤菜馆等)、盗业(包括赌业及走私等)、淫业(包括酒家、舞场、妓院等),其他的或农、或工、或经商、或公教,都是可以选择的。经济的作用是在促成生活的幸福,是在达成道德的目的。 先把家庭经济的基础巩固了以后,除了家庭正常生活的所需,如果仍有余力的话,就该用于家庭以外的福德──供养三宝及公益慈善等的事业中去了。所以《杂阿含经》中也说,居士的财产,应该分作三种用途:一是供养父母;一是养育妻子儿女乃至周济亲属、朋友、仆从等;一是供养沙门、婆罗门(三宝即在其中)。�0�2一个居士,应该时常亲近三宝。但如不顾家庭的事务,放弃了对于父*女及夫妇的责任,专来亲近三宝,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事。除非已经尽了对于家庭的责任。一个居士,应该无条件地供养三宝。但如克扣了父母的所需,减少了子女的营养,节省了丈夫或妻子的生活费,降低了仆人的工资等等,拿来供养三宝,那也不是佛所希望的事。除非得到了对方的许可,或者是出自各人的甘心情愿。�0�2 一个居士不能由于信佛而破坏了家庭的和睦,应该由于信了佛的缘故,而使家庭更加和乐起来。否则的话,你的家人,因为不满你的不顾家庭而只顾三宝,他们不但对你起反感,也连带著对佛教起反感。这样一来,你本为了恭敬三宝,却使你的亲人变成了三宝的反对者,这是非常不幸的事。居士是理想的菩萨道的实行者,菩萨是以救度众生为要务。如今,你把自己的亲人,拒之于三宝的千里以外,还谈什么救度众生呢?�0�2 有人说,人类是社会的动物,所以,凡是人的生活,便不能脱离社会。所谓社会的定义,应该是“有组织的团体”。所以,我们最大的社会,可以包括全体人类,最小的社会,可以小到仅仅是二人以上的结合。�0�2 因此,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社会是家庭的扩大。家庭,可以少到仅仅是夫妇两人的结合,社会可以大到全人类的组织,乃至在未来的太空世纪,可将星际的人类也概括在内。所以,社会的含义是不受空间及时间所*的。�0�2 从佛教的立场说,一个在家的居士,他所活动的范围,可比一个出家的僧侣深广得多,他所隶属的社会,也比出家的僧侣,繁复得多。所以,和居士谈社会及生活,是必须的。一个居士,在家庭中,有着很多的身分:对父母而言,是儿女;对儿女而言,是父母;对弟妹而言,是兄姊;对兄姊而言,是弟妹;对配偶而言,是夫妻;对父母的父母,对儿女的儿女,乃至对亲属的亲属等等,皆会成为各各不同的身份。由一个家庭扩大而成为一个家族,再扩大至家族以外的社会:对老师而言,是弟子;对弟子而言,是老师;对长官而言,是属下;对属下而言,是长官;对*而言,是人民;对团体而言,是团员、党员、社员、会员;尚有朋友的朋友,关系人的关系人等等,都是形成社会形态的因素。一个居士,就是生活在如此繁复的社会关系之中。一个理想的菩萨道的实行者,便很乐意生活在如此繁复的社会关系之中。因为,有了关系,才有接触的机会,有了接触的机会,才能引导他们归向解脱之道的唯一处所──佛、法、僧三宝。�0�2 但是,要度众生,单凭一股宗教狂热的情绪是不中用的。宗教的狂热,固然能使人们生出赴汤蹈火的勇气,去宣传、去辩论、去冲锋、去陷阵、去战斗、去牺牲,但那决不能持久,也决不能产生深远的良好影响。 佛教,是以服务社会为菩萨道的表征。佛在往昔的无数生中,以种种身份、种种形态、种种方式,深入种种的族类群中,每每能居王的地位。所谓王,就是领袖,那些领袖的地位,不是仗武力打得来的,全是以服务大众的道德价值所感召而致的。因为,唯有真正能为大众谋幸福的人,才是最够资格做大众领袖的人,才是最能赢得众望所归,并心悦诚服的人,否则,那不是王,而是贼、而是盗、而是匪、而是枭!�0�2 因此,一个合格的居士,虽然不必在任何场合都要以领袖的姿态出现,至少,他该是受到任何场合所欢迎的人,乃至是能受到任何场合所尊敬的人。可惜不幸的很,据我所知,有些居士,当他们信佛学佛之后,竟与他们的社会关系疏远了、冷淡了、隔阂了,甚至被人视为孤独、冷漠、不近情理的怪物了。 当然,这是由于他们的慕道心切,他们一心向往解脱之道的出世生活,所以跟他们的社会关系,渐渐地脱节了,接不上了。纵然是出了家的人,对于名利物欲,固然要冷,但对于社会公益,仍当要热。事实上,在佛教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证大果位的人,对于社会大众,无一不是热烘烘的。这种热,就是悲心──菩提心的流露。信佛学佛,是为发菩提心,信佛学佛之后的居士,反而放下了菩提心,岂不成了背道而驰?最低限度,一个居士,不该是惹人讨厌的对象。要不然,那就是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乃至是亏辱了职守!既然不尽职守,仍然享受职守上的待遇或权利便是一种债务,便是一种罪行,便是一种因果!那绝不是一个居士的本色。有生活的义务,即使出了家的人,也不能例外。一个佛教徒的本色,应该是多尽义务,少享权利,才能获得众生的爱戴。�0�2 因此,佛为统摄一切团体的要求,说了四种德目,称为四摄法。“摄”是统摄和摄受,也就是领导或化导的意思。所谓四摄法,就是领袖人物所不可缺少的四种处世方法,切实地做好了四摄法的工作,便能感化群众,也能领导群众了。�0�2 四摄法的名称,就是:�0�2 第一、布施�0�2 布施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佛教凡是涉及社会人群的德目,无不注重布施,凡是有关居士的德目,无不鼓励布施,所以在《优婆塞戒经》中,虽列六度,但却特别注重布施一度的反复阐扬。因为唯有布施,才能使得社会的*得到适当的调节,也唯有布施,最能表达佛教的慈悲精神。一般人,误会了布施的原义,以为“施主”的名称,是居士对于寺庙所专用的。事实上,为三宝出钱,最好称为恭敬供养,为贫病孤苦的赈济,才是名副其实的布施。居士以财物布施,可以称为施主,僧尼以佛法布施,何尝又不是施主?说也难怪,末世的僧尼,多数只知劝请居士们给寺院出钱,积极举办佛教公益事业的鼓励,却很少做到法布施,不能宣扬佛陀的教育,不能续佛慧命,这是今后中国佛教的一大课题!�0�2 当然,布施是一种福业。福业的对象分为八类,称为八福田,那就是:佛、圣人(是大小乘未登佛位的圣者,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以上)、和尚(亲教师)、阿阇黎(轨范师──是教读师、依止师、戒师、皈依师等)、僧宝、父、母、病人。在这八种福田之中,居士在家应当首重父母,其次是佛、是圣人等,不供养父母而来供养三宝,那不是佛所希望的。但是《梵网经》中又说:“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这就是鼓励大家多做慈济事业。供养三宝当然要紧,救济贫病于死生的边缘者,尤其要紧。平时,除了父母,当以供养三宝为第一,遇到特殊情况,若有余力,当以济困扶贫为第一。这是居士们必须明白的事。�0�2 第二、爱语�0�2 所谓爱语,不是谈恋爱,也不是阿谀谄媚,而是用和悦的态度,来与他人共同谈论,这是由于悲心的自然流露。因为,菩萨看众生,没有一个不是自己的至亲骨肉,没有一个不是大善知识,没有一个不是未来的佛。所以,只有敬之爱之而唯恐不及。这里佛教所说的爱语,不仅是谈话的技巧而已,而是一种真诚恳切、和蔼融洽、感人肺腑的谈话。这就是得到了佛化实益之后的一种受用,一种智慧,一种修养。比如,对于苦难者的慰问,对于失败者的鼓励,对于成功者的赞美,对于顽劣者的劝勉(必要时也可以用呵斥来达成劝勉的目的)等等。一种和悦而恳切的谈话,总是受人欢迎的,这种谈话,便能促成社会的和乐、进步、安宁。我们知道,最善于调解纠纷的人,也必是最适宜做领袖的人,至少也是最能受人欢迎的人。万一遇到不可理喻的人,那也只好由著他去,不必勉强。�0�2 第三、利行�0�2 所谓利行,是指对团体公益的谋求和促进,用现代名词来说,就是为社会服务。现代民选的*,竞选时也都是说为了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乡里等等。实际上也的确应该如此,我们在任何一个团体,均可体验得到:凡是最能为团体利益著想,并且最能帮助大家解决困难的人,必然也是众望所归的人。一个伟大的领袖,必然有他对于社会所付出的贡献──服务。�0�2 第四、同事�0�2 所谓同事,是将自己融入于他所处的社会,将自己变为社会所公有的人,随著社会的需要而改变自己,而变成社会所需要的一个人。释迦世尊在菩萨阶段的随类应化,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都是同事的最佳典型。但是,将自己融入社会,并不等于随著社会的感染而消失了自己,随波逐流。融入社会的目的,是为领导社会,感化社会。 总之,四摄法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德目,小至一家,大至全人类,能有多大程度的实践,必有多大程度的效果。一个居士,应当随份随力地去做,才不致被教外的人误以为佛教徒是消极的逃世者,才能进一步地化导社会而净化我们的社会,实现人间净土。�0�2 但是,在一个居士的日常生活之中,必须每日抽出最低限度的时间,来将身心全部交给自己的信仰,如能定时定数,那是最好,至少每天不得少过两次用来修持: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拜佛、静坐、诵经、念佛(如环境嘈杂,观想默念即可)、忏悔(内心真觉悟,至诚真悔过,以及对于三宝恩德的感仰),选定一两种,作为日常的恒课,但于忏悔一项,不能缺少,唯有在不断地觉悟之中,才能不断地改往修来,才能不断地迈向成佛之道;唯有天天都是生活在“把错误的想法转成正确的想法”的境界中,才能把自己变换成有气质的人,才是最有新希望最有新发现的人。古人的宗教经验,往往也是从忏悔(觉悟就是真忏悔)之中得来的。忏悔不一定要仪式,跪著,坐著,站著,均无不可。不过,凡在功课之时,必须放下万缘,愿力相续,一心念佛,纵然少到每次仅仅数分钟,行持久了,日子长了,必有效验可观,至少,对于人生的境界,必将开朗豁达。这也就是解脱道的实践工夫。�0�2 居士吃素,那是很好的,但你一定要得到家人充分的谅解;如果希望在每月的六斋日,受持八关戒斋,那你至少要预先征得你丈夫或妻子的同意。否则,因为学佛,而使家庭失去和乐,那是不应当的。�0�2 总之,一个居士,应当是一位菩萨道的实行者,首先要变换自己的气质,再来佛化家庭,然后佛化社会。居士当拥护三宝,切不可毁谤三宝,奉事师长,依教奉行。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0:07
心戒法师 原名果戒法师,是个赤峰人。不是五台山的比丘果戒,不要搞错了。现在已经确定他是个邪师。网上可以搜到很多揭露他的不法行为帖子,他的*大多数都是抄袭剽窃的,很会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