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07 19: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13 15:52
癌症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预防,通常我们说癌症预防主要是指针对病因的一级预防。癌症预防主要措施是通过环境治理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等,通常不会用到药物,在我们的观念中,治疗癌症才会用到药物。而其实癌症的预防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以使用药物,这也就是所谓的「 ”肿瘤化学预防”,或者称「 ”肿瘤化学干预”。 化学药物干预是癌症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癌症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 什么是癌症的化学药物干预?就是使用某些天然或人工合成药物来阻断、延迟或逆转致癌过程,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给健康的人服用某些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化合药物,这些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阻断、延迟或逆转肿瘤的发生过程,从而降低肿瘤发病和死亡率。 但显而易见,是药三分毒,化学药物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毒性,本来没有癌症,只是为了预防而去服用化学药物,不怕药物的毒副作用吗?没错,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是进行化学药物预防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方面。 用于癌症预防的化学药物是为了预防癌症而不是为了治疗癌症,服用这些化学药物的对象是正常健康人群或某些癌症高危人群(仍然算健康人群),而且通常要较长期服用,当然要考虑到可行性和安全性,也就是这些药物必须是无毒的或者毒副作用极少,否则不可能进行下去。 除了关注副作用之外,当然还必须得有效,防癌机制要明确,只有明确有效的化学药物才能用于预防癌症,无毒但没有效果同样是废料,这个有效是指能降低患癌风险,可不是某个人说了算,不能只是理论上分析有效,必须经过大规模研究证实有效。 由于要服用较长时间,还必须要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不能太复杂,用起来麻烦复杂就会导致依从性差,难于坚持,很显然,静脉或皮下或肌肉注射的剂型既不方便也增加成本更会带来肉体的伤害,因此化学预防药物一般采用口服制型;另外价格也不能太贵。 正是因为必须要符合这些条件,所以目前为此,真正用于癌症预防的药物很少。 哪些化学药物可以用来防癌?以下介绍几种可用于癌症化学预防的药物,供大家参考。 1. 非甾体抗炎药:比如阿司匹林、塞来昔布等。 研究显示,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可以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比如美国一项随机试验表明,健康女性长期隔日、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结直肠癌危险;另有研究显示常规应用阿司匹林可降低BRAF野生型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但目前并不推荐其用于一般人群。还有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的人群其胃癌、乳腺癌、膀胱癌发病率会明显下降,但肺癌、肾癌、血液淋巴肿瘤的危险性却反而可能上升,这也提醒我们,癌症预防化学药物干预,不可滥用。 另外,塞来昔布用于18岁以上家族性腺瘤 *** 肉病(FAP)者,可减少家族性腺瘤 *** 肉的数目和大小,降低结肠癌发病风险。 2. 以他莫昔芬(三苯氧胺)为代表的激素类或激素受体调节类药物。 研究发现,他莫昔芬可以降低乳腺导管原位癌和非浸润性乳腺癌复发的危险性,而且可以明显减少对侧乳腺发生癌变的危险性。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建议对于35岁及以上年龄的乳腺癌高风险女性人群(所谓的高风险,是指年龄至少在35岁以上,通过Gail模型计算,5年乳腺癌预测风险≥1.67%)或患小叶原位癌的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为降低ER(雌激素受体)阳性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建议每日口服他莫昔芬20mg治疗5年。另外,雷洛昔芬、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可用于绝经后妇女,比如,每日口服雷洛昔芬60mg,持续服用5年,是降低绝经后高危妇女乳腺癌危险性的可行的替代选择。 另外,对他莫昔芬可能的副作用也应心中有数,比如潮热、盗汗、 *** 出血、 *** 干涩,以及增加血栓相关事件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具有某些特定疾病史的人群不适合应用他莫昔芬,比如有深静脉血栓病史或肺栓塞病史者,有动脉粥样硬化、中风病史者,以及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等。因此,以预防为目的服用这类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控下视具体情况进行,建议一定要和医生充分沟通商议权衡利弊和风险获益比后慎重服用。 最后必须强调几点注意事项: 1、癌症化学药物预防必须要有明确的研究证据支持,并在医生指导下视患癌风险、权衡获益与风险之比后决定是否使用,而不能去药店卖药自行服用。 2、癌症化学药物预防不是吃几天药就了事,通常用药时间长,要注意不良反应的监控,这就更要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滥用。 3、癌症预防是一个综合体,不要指望只靠某一种措施或手段完全预防癌症的发生,完全避免癌症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将癌症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化学药物当然也是其中可以考虑的一种措施,但以预防为目的的服用化学药物,主要还是针对某些癌症的高风险人群,或者针对某些地区或国家进行有针对性的人群预防。以预防为目的使用这些药物,应在专业医生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切不可擅自滥用,否则适得其反。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