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06 11: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9:07
据史料记载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时任知县冷文炜带头捐资,在县城东南隅“养济堂”创建成立了“近圣书院”,当时对考入书院的生员,提出:“能学有本原,不专以记诵词章为务”。1874年(同治十三年),知县吕鉴煌在原“近圣书院”旧址上倡建“寿名书院”并撰《迁建寿名书院碑记》,首倡“学优品粹”之学训。又历半个多世纪,到了1939年,毕业于国立北京法政大学的阎焕炜先生,倡导兴办中学,在原“寿名书院”遗址修建校舍,是年9月4日,一个拥有39名学生、4名专任教师的初中班,在阎焕炜的主持下开学上课了,这就是通渭教育史上的第一所中学——通渭县立初级中学。1942年,学校增设了高中部。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甘肃省通渭县中学”,1979年被确定为定西地区重点中学,1985年更名为“甘肃省通渭县第一中学”, 2006年改制为普通高级中学,学校迄今已历六十八个春秋。
回顾通渭一中的办学历史,有过抗战时期“打教育救国大旗,开通渭教育新篇”的梦想和艰辛,有过“阎公诚召天下士,四海贤达会通中”的美名和盛况,有过*期间的彷徨和创伤,也有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蒸蒸日上、开拓发展的大好局面。岁月的长河激荡和积淀了通渭一中悠久而丰厚的发展历史,近七十年的风雨砥砺、春华秋实和几代人的革故鼎新、薪火传承,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代代优秀的建设人才。
中原自古为文物之邦,何世无材,养成枝杆参天起
学校于今乃英年所会,诸生有志,切向根源实地来
清代举人孔宗尧先生留下的这幅校门对联,永远启迪着全体教职工在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中,一步一个脚印,担当重任,迎接挑战,续写更加灿烂的时代乐章。
阎焕炜字文丞[生于1892.11.8---卒于1952.4.19],阎老先生于1918年毕业于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法律系。参加过“五四”运动,产生了教育救国的思想。1924年毕业后,任甘肃教育厅全省小学教员检定委员会常委,并兼任视学等职。1934年他在本县榜罗区资助创办了榜罗完全小学,并任校长。1939年任县教育*,又倡办了8所完全小学,并极力倡办通渭中学,1941年,阎先生卸任教育*,专任通渭初级中学校长。解放后任命阎文丞为解放后县中学的第一任校长。
党锡樊(1922—2000)字晓迟,号圃光。毕业于西北师院教育系。原任通渭一中校长。
田应龙(1941.12——)甘肃省通渭县人,字子骧、若谷,号凤龙山人,三乐书屋主人。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甘肃省特级教师。曾任通渭一中校长,《定西日报》总编,《通渭县志》副主编,《热爱家乡丛书》主编,通渭县*常委会委员,政协通渭县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第八次人代会代表。现为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九州硬笔书法家协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中华成功者研究会、中国延安文艺协会、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文化协会艺术委员会*。
牛托稳,甘肃省通渭县鸡川镇牛坡人,曾任甘肃省通渭县第一中学校长,现任通渭县第一中学*。
朱维国校长: 现任甘肃省通渭县第一中学校长,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定西市优秀校长,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定西地区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