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酒乡酒俗酒文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7 03: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09:51
文人饮酒尚雅,碧筒饮则是雅中之雅。所谓碧筒饮,就是采摘卷拢如盏的刚刚旨出水面的新鲜荷叶盛酒,将叶心桶破使之与叶茎相通,然后从茎管中吸酒。用来盛酒的荷叶,称为“荷杯”、“荷盏”、“碧筒杯”,因其茎管弯曲状若象鼻,故又有“象鼻杯”之称。“碧筒饮”是三国时期魏国人郑公首创的。据《西阳杂俎》记载:“历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郑公恳三伏之际,每率宾僚避暑于此,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如象鼻。传吸之,名为碧筒杯。历下之,吉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后人效法,留传甚久,至唐宋之际,则倍受文人雅士之推崇。据北宋王谠《唐语林》说:唐代宰相“李宗闳暑月以荷为杯”。唐诗宋词中也屋见吟及荷叶杯与碧筒饮者,如“茶烹松火红,酒吸荷杯线”“乘兴挈一壶,折荷以为盏”“疏孛柳花碗,寂寥荷叶杯”、“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等等。元代张羽的《碧筒饮》一诗则把碧筒饮之缘起、匏味、情趣和欢乐都作了细致的描述:“采绿谁持作羽阳?使君亭上晚撙凉,玉茎沁露心微苦,翠盖擎云手亦香。饮水龟藏莲叶小,吸川鲸恨藕丝长,倾壶误展淋郎袖,笑绝耶溪窈窕娘。”此外,明代张岱《夜航集》、情代郎廷极《胜饮编》也都记述丁碧筒饮、荷叶杯,且各具特色。
由于碧筒杯的影响,达官贵族猎奇寻乐的心理和行为引出了古代工匠的巧思,用金、银或玉模仿荷杯,制造出了种种雅致有趣的酒杯精品。在出土文物中,已见有银荷叶杯和玉质荷叶杯。如在陕西省西安市,出土了一件唐代双鱼纹银质荷叶杯。杯身呈卷拢的荷叶状,杯口四曲,侈口,呈长圆形,有矮囿足。杯内錾刻荷叶茎肱为绞饰,造型巧妙而*真。南朝梁简文帝《咏芙蓉》诗云.:“图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关”,唐代诗人刘宽亦有“目水新荷卷复掖”的诗句。细心观察荷叶,会发现荷叶确有平张着的,也有卷拢着的。上述之银杯正是巧妙地借用“冒水新荷”卷拢之形状制作酒杯。有趣的是,此杯底部还錾刻丁两尾胖头花尾的鱼儿,首尾相对,似在追逐嬉戏,鱼游树塘之情趣跃然杯底。杯长十三点六匣米,高三点二匣米。还有在浙江衢州南宋学者史绳祖墓中出土的一件玉荷叶杯,此杯长十一点五匣米;杯体雕成周缘卷拢的荷菜状,肱络清晰,玉杯之外表雕有花娶各升的莲花,有的合苞待放,有的饱含莲子,荷叶茎杯平仲而出,然后弯曲成杯把,杯把之上覆有一张祖荷叶,生机勃勃,情趣盎然,似有“碧绿情圆举风荷”的诗意,令人退思无限。此外,上海博物馆也珍藏著一件荷叶瓷杯,此杯形如一片荷叶,两边卷拢,叶肱清晰,釉色品莹,比上述银质及玉质荷叶杯更*真传神,活像天然的荷菜。
碧筒饮是一种雅饮,历代风流雅士乐此不疲。除上述银质、玉质及瓷质荷叶杯外,还有金质荷叶杯。至今未见到实物,只见于古人的诗词中。宋黄庭坚《念奴娇》:“一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等前相恩”。辛弈疾《蹈天.鹅湖归病起作》词之四:“明画烛,洗金荷,主人起舞客高歌”等,说的都是金质的荷叶杯。可见金质荷叶杯在当时已被有条件者日常使用。
蓓叶杯与碧筒饮,是中国古代情醇典雅酒文化中的一枝奇葩。碧筒饮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还可合疗健身。这也许是古人当初未曾想到的。因荷叶具有清热凉血入健脾胃之功效,以略带苦味的荷叶汁液和酒入口,不仅清凉败火,荷香怡人,还是夏日消暑健身的佳品。荷叶杯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与数千年连绵不断的酒文化的丰富内涵,当是中国人对世界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