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用老家话称呼“外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25 23: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13:11
我是西宁人,我们这里及周边乡村都叫“卫奶奶”“卫爷”,不称呼外婆、外公!
我是山东人,我们老家把外婆叫‘姥娘’外公叫‘姥爷’。
我是河南人,我们老家把外婆叫“姥娘”,外公叫“姥爷”。
说到姥娘我已经很久没有叫了,我高考那一年外婆去世了,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在学校直接就哭了,可当我赶回家看到妈妈哭着跟我说:闺女,你妈妈我以后再也没有妈妈了。听到这句话心里很难过不知道说什么甚至哭不出来,也不敢去看看姥娘的最后一面。从小爷爷不疼奶奶不爱的,这一辈儿只有姥娘一个人对我好,到现在我也记得姥娘最后的遗憾:老了老了,却看不见了,要是再看看你们再看看家该多好。
不说了,说多了好想哭呀!姥娘我想你了
北京人和北方同胞大部分都叫姥姥姥爷,南方同胞则是几乎一水儿的称外公外婆!许多南方同胞在京好几代啦早已溶入北京成了北京人一口脆亮的京片子,唯独不随北京人叫姥姥姥爷,仍叫外公外婆,这也是北京人判断对方祖籍是南方北方最有效的方法!反之北方同胞定居南方也是坚决不随南方称呼仍叫姥姥姥爷透着亲热又尊敬,为什么要加外字呢多别扭,爷爷奶奶 姥姥姥爷一听就是平等的,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听就有区别了!个人认为还是北方同胞的叫法透着厚道亲热大气!
外婆,母亲的妈妈。外婆这一称谓,在中华大地上是非常普遍的。不同的地方和民族,对外婆的称谓也有所不同。
好多地方,对外婆的称谓叫外祖母的比较普遍,也比较容易理解。
在甘肃,各地对外婆的称谓也不尽相同,但大多数地区基本都叫“外奶奶”,也有的地方叫“外奶”,少了一个字,意思是一样的。由于甘肃各地的方言差异较大,虽然说的是同一个词,但从口音上辨别确实有较大差别。比如兰州话,对外奶奶的发音就变成了“外 lǎi lǎi”,临夏、定西一带的发音则成了“wēi lài lài”。
在甘肃的个别少数民族中,对外婆还有其他称谓,有的直接叫“阿奶”,跟奶奶的称谓是一样的。这种称谓显得亲切平和,犹如自家亲人一般
我老家叫姥姥,喊的时候就是一个“姥”字。
我姥姥非常疼爱我,我还小,我妈把我放姥姥家几天,那时,我三舅刚结婚,可我还是在姥姥家里到处乱窜,家里没人时,我就跑到三舅房间,发现了一个盘子里面放了一盘白糖,我就开心的吃,怕被发现,就从边上一点一点的吃,好多天了,三舅和舅妈居然没发现。那天,三舅和舅妈去刹芝麻,回来了,我正在偷白糖,很尴尬哟。我姥姥也回来了,我吓的甚至害怕,我要回家,闹着要回家。那时,我姥姥肯定也知道我偷吃白糖了,我姥姥说“是老鼠偷吃的,是老鼠偷吃的”,那天我没走,可却惭愧了我一辈子!姥姥真好!
姥姥早已不在了,可她却永远在我心中!我的姥姥!永远记着您!朴实、勤劳、可敬、可尊!!!
我是湖南娄底市的,湖南方言特复杂,特别是我们娄底地区,真可谓“十里不同音。”我们这里把外婆称为“捏捏”,称外公为“公公”。除此以外,还有称外婆为“阿普”的,“阿婆”的,当然也随普通话的推广下称“外婆”的也有,反正叫法五花八门,如果用文字表达,字典中都找不到准确的音节。
我是武汉人,武汉人称呼外婆为家家!这在全国也算是比较独特的,我老婆是广东人,我告诉她这种称呼,她完全不能理解!我儿子按照客家人的习惯叫他的外婆(我太太的妈妈)为婆婆,这个称呼可能会在我这一代终止了。因为孩子从小学的是普通话,武汉话毕竟和普通话比较像,虽然不会说,他还是能听懂大部分!但是客家话和粤语,他就听不太懂了!
我平时在家和老婆交流有时用粤语,因为我在广东工作,在这边学会了粤语。一门语言,如果不是母语不用的话很快会忘记,所以都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多数时间用普通话,没办法要迁就孩子!
对了,建议题主去听一首疫情期间流行的武汉话歌曲,《汉阳门花园》。十年冇回家,天天想家家!这里的想家家,不是错误,不是打多了一个字,指的是想外婆的意思。
定位:湖北鄂东。
外婆一一嘎婆;
外公一一嘎嘎,嘎爹;
父亲一一以排行代称,如:伯伯、二爷…细爷;
母亲一一叫法较多,如:大大、大、姆妈、唛、姆唛;
未出嫁的父系女长辈一一爷,以排行俗称x爷,如二爷;出嫁称姑,如二姑;
未出嫁的母系长辈一一舅,以排行俗称x舅,如三舅;出嫁称姨,比母亲排行大称x姨妈;比母亲排行小称姨,如小姨;
未成年的孩子一一伢,如排行老二称“二伢"(小名),上学后才称呼名字,在家中仍叫“伢"。
不知你的地域怎样称呼长、晚辈,有相同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