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3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39
发病早期会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全身不适、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等。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情绪极不稳定,出现忧郁、焦虑、恐惧的情绪,性格逐渐改变,变得孤独、情感淡漠、不与人交往、对亲人冷漠无情,欺侮比其小的孩子,不修边幅,学习成绩下降,散漫不羁、不守纪律。
当出现这症状时,单纯型精神*症患者又往往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孩子不听话,行为有问题而加以训斥,而没料到是精神、心理方面出了问题,极易耽误治疗。
病情继续发展,使情感、言语、思维、行为等方面的障碍更加严重,对外界环境毫无兴趣,既不悲伤也不高兴,动作刻板、单调、重复,有时无目的地兴奋、突然打人、毁物,有时又表现木僵呆坐,言语日渐减少、沉默,有时又爆发式地说一些不完整的、单调的语句,指手划脚、动作离奇古怪。 精神*症的高复发率已经成为世界卫生关注的焦点。由于疾病本身的特征,精神*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疾病,病情容易反复。每一次复发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大脑的永久性损伤,认知功能进一步受损、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对于患者家属,复发意味着亲人病情的恶化和多次强制性的住院治疗,必须承担更大的经济负担和情感压力;对于医务工作者,复发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以及最终预后的不理想。因此有效预防精神*症的复发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提高精神*症治疗的依从性,帮助患者回归社会
长期的药物治疗容易使精神*症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频繁的漏服药物必然导致病情复发,甚至恶化而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疗。当患者复发几次后,每个周期病情恢复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也会随之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的困难逐渐增加。
药物的依从性是成功治疗精神*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通过多方努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治疗精神*症十分重要。 精神*症患者复发前一般有以下表现:
1.患者的表情有变化:
在缓解期或恢复期,患者的面部表情比较自然,眼神比较灵活,别人可以从其面部看到正常喜、怒、哀、乐的表情变化。且表情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其内心的相应情感。在即将犯病时,患者往往表现为目光呆滞、双眼发直等。
2.对周围人的态度有变化:
一般来说,精神*症患者在疾病的恢复期和缓解期,与家人、同事、朋友及其他与之有接触的人,相处得都比较融洽,谈吐自然,回答问题切题,让人感到与他交往没有隔阂。如果患者忽然变得孤僻、不合群、不与人交往、独处一隅、低头沉思,或者对人态度蛮横,脾气暴躁易怒,不愿和别人进行正常沟通和交流则有犯病的可能。 1. 坚持维持量服药治疗是最有效的预防复发措施:临床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大多数精神*症的复发与自行停药有关。坚持维持量服药的病人复发率为 40% 。而没坚持维持量服药者复发率高达 80% 。因此,病人和家属要高度重视维持治疗。
2. 及时发现复发的先兆,及时处理:精神*症的复发是有先兆的,只要及时发现,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一般都能防止复发,常见的复发先兆为:病人无原因出现睡眠不好、懒散、不愿起床、发呆*、情绪不稳、无故发脾气、烦躁易怒、胡思乱想、说话离谱,或病中的想法又露头等。这时就应该及时就医,调整治疗病情波动时的及时处理可免于疾病的复发。
3. 坚持定期门诊复查:一定要坚持定期到门诊复查,使医生连 续地、动态地了解病情,使病人经常处于精神科医生的医疗监护之下,及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量。通过复查也可使端正人及时得到咨询和心理治疗解除病人在生活、工作和药物治疗中的各种困惑,这对预防精神*症的复发也起着重要作用。
4、减少诱发因素:家属及周围人要充分认识到精神*症病人病后精神状态的薄弱性,帮助安排好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经常与病人谈心,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正确对待现实生活,帮助病人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对待应激事件的方法,鼓励病人增强信心,指导病人充实生活,使病人在没有心理压力和精神困扰的环境中生活。
5、开展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要早期发现病人,早期治疗,预防复发,必须在社会建立精神疾病的防治机构,在基层医疗保健组织普及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识。建立社区精神病防治机构以来,精神*症的复发率有较明显的下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9:39
主要表现是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发病原因复杂,主要与遗传因素相关,目前一般可以达到临床痊愈,难以根治,一般需要巩固服药,发作三次以上需要终生服药,平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压力太大。平时要多去锻炼身体,不但增强身体素质,还能使身心得到放松。也要去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多去看看书画画、听歌或者是养一些花鸟虫鱼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转移注意力,对疾病的恢复有很大好处的。你也可以去医院挂精神科检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