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17 06: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11:50
月考,现在已经是我所见到的所有中学的常规考试了,尽管减负的呼声高喊不断,那种近乎绝望的叫喊声已经随天空飘着的云越去越远。真正学习一个月不到,语文能考什么呢?集体备课时,我接受了出试卷的任务,着实令我费了一番脑筋。考试时间只能一小时,内容要涉及课内课外的文章、兼顾古文和现代文,题型要由与正规的考试相似,还得有作文。虽然我据理力争,无奈人微言轻,只好硬着头皮做。而且这大小是场考试,作为老师,谁都不敢掉以轻心。所以又牺牲了许多时间,去进行准备,比如根据拼音写汉字,比如古诗词的默写。自从“积累”一词流行以来,这些内容立即身价陡增。本应该是课外学生自己完成的事情,不得不很重视地移到课内,由老师与学生一起做。这样做的直接原因就是,那些阅读理解,老师无法进行复习,纯粹是靠学生的基本功和阅读的量,非一日之功能奏效。现在的阅读理解又大量增加了鉴赏性阅读、独创性阅读的内容,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少题目已经没有了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就能给分。而字词和诗词,完全可以集中精力打歼灭战,速战速决,效果显著。很多时候,语文成绩的高低往往就是取决于它。记得有一年,我由于对这些内容未加重视,结果在期末考试中,均分比其他班低了三分多,给我造成的影响之深令我至今都后悔。虽然我班的阅读理解和作文整体上并不差,但是白纸黑字所反映的只是一个冷冰冰的分数,除此之外,没有谁去帮你分析。所以,有时我甚至会觉得,如此“积累”,恐怕有违初衷。随着学习负担的不断加重,我开始感觉到语文学习的时间已经捉襟见肘了。都知道语文学习是一个慢活儿,需要的是腌制咸菜的功夫。尤其表现在读书上,不读书,想学好语文简直就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开学初,我和同学们有过种种美妙的设想,现在已经飞到天涯海角。没有办法,我只好另外考虑,既要让学生读书,又不能增加额外的负担。我的初步设想是,今后的语文课,将尽量减少老师上课的时间,尤其是现代文,如果没有特殊的地方,一般不超过两节课结束任务,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去读书,真正地读几本名著,以滋养语文底子,增加积淀,打下厚实的基础,以不变应万变。我想,只要语文的功底扎实了,不管是什么样的考试,总是能从容应对的。也就是说,阅读进课堂。如果指望学生课后去自觉地阅读,也许学生的确有这样的雅兴,但也是力不能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