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16 13: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02:18
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
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孩子的发展问题,是亲人们所关心的,幼儿时期是培养各项能力的关键时刻,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就需要营养均衡的饮食,下面跟大家分享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心理社会能力
建构一个以幼儿日常生活为基础,包含4个维度、16项关键经验的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模型。
根据我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与学习,结合幼儿发展的年龄阶段特点,我认为“心理社会能力”是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
心理社会能力,原本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将其简称为“心力”,与“体力”和“脑力”相对应)。
在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中,对幼儿而言最重要、最基础的是健康生活,特别是其中重点提及的“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等,恰恰是心理社会能力的核心内容,都可以、也应该在幼儿时期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在这一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将幼儿心理社会能力具体细化为情绪管理、自我认知、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4个维度——
◆情绪管理:包括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4项关键经验;
◆自我认知:包括自我知觉、自尊自信、自我控制、性别角色4项关键经验;
◆人际沟通:包括亲子依恋、师生关系、同伴关系3项关键经验;
◆社会适应:包括行为习惯、挫折应对、合作分享、冲突化解、直面欺凌5项关键经验。
这样,我们就建构了一个以幼儿日常生活为基础,包含4个维度、16项关键经验的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模型。
学前阶段是个体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相比在知识和智力上获得发展,幼儿更加需要在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层面上有所收获。他们要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理解他人、控制自我,学习如何处理生活和人际问题等。
这些幼年时期的经历,就是在特定情境下教师和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模式,会印刻在幼儿的大脑神经里,并在成年后产生对应的行为特征。
关键词:共情陪伴
共情能力对孩子社会规则的习得、道德认知的发展及社会互动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主性”和“自控力”是幼儿健康发展的一体两翼,是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核心所在,“共情陪伴”是发展幼儿“自主性”和“自控力”的有效方式。
共情陪伴强调教师和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参考框架,放下成见和偏见,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个孩子;在“放空”自己的基础上,耐心等待孩子的反应、观察孩子的表现、倾听孩子的心声,并有效回应孩子的内心需求。
在这种陪伴方式中,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尊重和接纳后,会更积极地完善自我。在共情陪伴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也更具有共情意识,能够更好地习得与掌握共情能力,而这一能力对孩子社会规则的习得、道德认知的发展及社会互动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掌握共情能力的孩子能够更融洽地与同伴、教师和家长等互动,即能够更好地处理“人—人”关系,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平衡的“人—己”“人—人”关系又有助于孩子有效处理“人—事”“人—物”关系,并促进其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可以通过生活情景剧、主题绘本阅读等形式,尝试开展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相关活动,提升幼儿教师的共情能力。同时,幼儿园应该高度重视家园共育工作,切实提升家长的共情意识和共情能力,以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关注并把握好三对关系
幼儿园通过课程实施,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时,需要关注并把握好三对关系:
核心素养VS课程(活动)目标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确定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需要将核心素养有机地融入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并且从核心素养的高度来设计活动目标,实施各类活动。例如,在运动课程的实施中,要从幼儿基本身体素质发展的角度来设计活动,而不仅仅关注外在的某个动作的发展。
核心素养VS领域素养
在教育中,每个领域(学科)都有自身的素养要求,但核心素养绝不是各领域(学科)素养的简单叠加。幼儿的审美情趣、健全人格、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培养,不可能仅通过某一类活动就能够完全实现,而需要通过多种活动、多种知识和多种能力的共同作用。因此,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中,要更加强调整合的课程理念,强调在各类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基础教育统整性VS幼儿教育启蒙性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对应的是整个基础教育各个学段的儿童,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有着较强的启蒙性特征。因此,在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在关注总体框架的同时,应突出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从而保持核心素养培养的延续性。要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认知方式来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目标,选择适宜的内容和方法,通过丰富多样、富有创意的活动,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素养基础。
明晰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有一个现象值得探讨:教师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总是激励孩子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当孩子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时,教师更多地表现出对个体的欣赏:“某某小朋友真会动脑筋。”于是,有的孩子会沮丧:“我怎么不如他聪明?”也有的孩子会戒备:“你们组不准来偷听!老师,他是学我的!”
可见,当教师简单地要孩子求新求异时,一些负面的体验和影响会在不知不觉中滋生。对于未来的社会发展而言,如何看待个体的创新与团队的成长之间的关系才是更为重要的。
教师需要将这份“独特”背后的意义传递给孩子,即每个个体独特的表达带给团队的贡献在于为大家拓展了思路,展示了表达的另一种角度和可能性,实现了更多人的成长。这样孩子们就能理解创造力的意义不在于独占资源、独享赞誉,而是为了团队的进步。
何为“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动态优化过程,是个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让现在的孩子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这些都在幼儿身上得以全面推行,要求幼儿零基础入手。
著名作家杨绛先生认为,好的家庭,好的教育,才有好的孩子,而“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培养教育就是要更多地承担“授人以渔”的责任。让孩子“会学”比“学会”更重要,重视孩子学习力的发展。幼儿发展核心素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确定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幼儿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能力
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生活与学习的关键引导。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通过幼儿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调动促进其对知识的更好掌握,同时也是借助对幼儿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其在多变的社会环境发展下能够更好地实现对认知事物与问题的自主解决,是对幼儿在成长中社会个性的培养目标。
沟通协调能力
沟通是可以通过与他人之间的谈话对自我想法进行表达,同时对他人所说的言论进行理解。对幼儿自小的沟通能力培养是通过合适的行为或方式对幼儿进行引导,以此促进双方的理解。在幼儿的核心素养培育中,是以人或事物之间的双向交互所形成。
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对教育实施价值的体现,促进对教育功能的更好实现。对幼儿核心素养的培育,属于对幼儿成长中的一种后天教育。
实施情境化的`教育模式
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幼儿的教育阶段实施是以幼儿作为一个个体,在以生活情境为基本基础所产生的需求,是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产物,应重视与幼儿的平日学习和生活活动相结合进行实践,突出强调个体的教育并非是对所有环境刺激下的被动接受,应该在所处环境下进行有效的互动,对其产生积极的反应。 为此,在幼儿阶段对核心素养的培育应该与生活相结合,在生活情境中实施综合性的“情境性学习”方式。幼儿园情景式区域活动是一种以一个主题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区域活动,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和兴趣需求,利用故事情节、角色、情境等创设的活动形式。在情景式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年龄、季节季候、地域环境、主题内容等综合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创设策略。教师应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在过程中的自我深入,为幼儿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下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和幼儿之间的交流,促进幼儿对问题的解决方式的寻找。
课程是实施核心素养的途径
核心素养的内容涵盖着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概念体系上显得非常高大上,但是再大的成就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的。因此,我认为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样也应该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不仅可以有目的地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教学活动,更可以在游戏、生活等各个环节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不是让孩子去记忆教材里面所规定的内容,不是让孩子去死记硬背,记忆知识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能力培养,实现孩子的核心素养。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去选择,去学习,让真实的学习自然而然发生。
需要将核心素养有机地融入幼儿园的课程目标。知识不等同于素养,纯粹为获取知识而强化的智育,并非真正的“核心素养”。要从核心素养的高度来设计活动目标,实施各类活动。
如在健康领域中的饮食文化课,启发孩子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幼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游戏化。了解饮食的文化,自己动手操作美食,体现集体活动的有效性,在这个环节中的延伸,设计成制作出来的美食和同伴分享,感受劳动和分享带来的成就感。进一步会拓展到到原材料的由来,结合家园共育在生活实践中走进超市,甚至是农作物亲自体会,从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
如在运动课程的实施中,要从幼儿基本身体素质发展的角度来设计活动,而不仅仅关注外在的某个动作的发展。对幼儿而言最重要、最基础的是健康生活,特别是“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等。
因此,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中,要更加强调整合的课程理念,强调在各类活动中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
基于共情陪伴的核心素养能力
共情陪伴强调教师和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放下自己的主观意识,懂得倾听,接纳孩子,并有效地回应孩子内心的需求。
“当你的孩子因为自己拎蛋糕,把蛋糕弄坏了大哭不止时,你会怎么办?”面对这一鲜活的场景,一位老师说,她就经历过相同的情境,当时她这样劝慰儿子:“蛋糕坏了没关系,我们下次可以再买,但是通过这个坏掉的蛋糕,我们可以学到拎蛋糕的方法,下次再买的时候,你也就知道怎样去拎才不会让蛋糕坏掉了,不是吗……”当老师继续追问劝慰的效果时,这位老师非常不好意思的说:“好像不起作用,孩子还是继续哭。”表面看来,这位老师的做法好像没什么错,但从共情陪伴的角度,这位老师的说法和做法并没有真正接纳孩子当时的情绪和感受,所以孩子并没有听进去……
在这种情况下,这就需要营造共情的成长环境,幼儿只有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后,他们才更容易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最终帮助孩子身心俱佳的成长。在教育中,每个领域都有自身的素养要求,但核心素养绝不是各领域素养的简单叠加。幼儿的审美情趣、健全人格、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培养,不可能仅通过某一类活动就能够完全实现,而需要通过多种活动、多种知识和多种能力的共同作用。
幼儿素养导向的评价
在对幼儿的核心素养培育下,教师应该对素养的培养制定明确的目标,以目标作为素养培育的导向,通过导向评价方式采取科学评价的方法,对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培育实施方式以及培育素养内容采取综合评价,对其实际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估。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具备的是“儿童观”,幼儿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知识中心”一定会淡出舞台,“全人教育“一定会占据核心。通过整合课程内容的学习,最后看在孩子身上留下什么东西,留下的就是孩子的必备品格的关键能力。
幼儿园老师在课堂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作为幼儿园素质课改领域主要指导思想,是幼儿园践行教育改革的总方针、总目标。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幼儿园需要重视园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从而突出幼儿园教育个性化、特色化特征。让幼儿通过园本课程系统学习,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路径展开分析,从而为促进幼儿园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幼儿园时期教育的基础阶段,培养核心素养也成为了幼儿园教学的首要任务。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直接影响幼儿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作为一名一线的幼儿教师,我认为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应从幼儿的各个方面培养:
1、习惯养成——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陈某某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总而言之,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生活方式,并且可能给人带来积极或者消极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好的习惯终身受福,坏的习惯终身受害,因此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就有着重要的意义。幼儿教育是养成习惯的重要阶段,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陈某某长子谈到这样一件小事,很小的时候,父亲让他清早坐便盆,他站起来就跑,父亲就有把他拉回来坐下,经过一段时间,清晨大便成了习惯,使他一生受益。在幼儿园里也是这样,我们培养孩子饭前洗手,玩完玩具以后收玩具,有礼貌,讲卫生,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既能保证幼儿迅速适应以后的集体生活,又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在学习生活中,幼儿进行着反复的练习,积累着各种各样的习惯,如果这时幼儿养成不好的习惯,以后纠正起来就很困难了。
2、启智——智力的启蒙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课堂中让幼儿多元化的潜在智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升华,高度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认真对待每个孩子的特质、兴趣和目标,平等的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尽大可能的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
3、构建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促进良好个人素养的养成。
一个具有爱和尊重、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只有在此环境中学习,幼儿才会自觉的遵守规则,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首先,我们要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幼儿是一群好动、喜欢玩的孩子,当你与他们成为朋友时,他们就会将教学活动当成游戏,从而积极地参与其中。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从尊重幼儿入手,通过各种活动增进师生的感情,以朋友交流的方式,让幼儿能主动的表达自己自身的想法,从而使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社会素养,培养良好的个人素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远不止于此。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我们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为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不遗余力的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