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0:24
金刚石、碳酸岩、地幔捕虏体中的CO2流体包裹体和石墨、大洋中脊溢出的CO2等来自地幔深度各类含碳物质均是测定地幔流体C同位素组成的理想样品。
1.金刚石C同位素组成
Craig(1953)和Wickman(1956)测定了金伯利岩中金刚石的C同位素组成,其δ13CPDB值为-2‰~-9‰。Galimov(1985)总结了主要来自前苏联700多个金刚石C同位素组成数据,发现大部分δ13CPDB值在-2‰~-9‰之间,但范围却宽达-34.2‰~+2.4‰。Deines(1992)的研究显示,产于前苏联和南非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C同位素组成没有明显的区别,其δ13CPDB值均具有较宽的变化范围,主众数同为-5.5‰,加权平均值都为-7‰。图1-12A为Deines(1992)统计前苏联和南非各500个产于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C同位素组成直方图,可见δ13CPDB值存在两个峰,主峰为-4‰~-8‰,次峰在-16‰~-20‰之间,Deines(1992)认为该图体现了全球地幔成因金刚石的δ13CPDB值分布。图1-12B为笔者统计的近期(1995年至今)发表的全球700多个产于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C同位素组成直方图,同样可见δ13CPDB值也存在两个峰,主峰为-3‰~-6‰,次峰在-15‰~-19‰之间。众所周知,产于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可分为橄榄岩型(P-型金刚石)和榴辉岩型(E-型金刚石)两类,从图1-13中可见,虽然两种类型金刚石的δ13CPDB值主峰都在-5‰左右,但榴辉岩型金刚石的δ13CPDB值范围(图1-13A)明显宽于橄榄岩型金刚石(图1-13B),前者有相当部分样品的δ13CPDB值分布在0‰~+2‰和-9‰~-23‰区间。
图1-12 金伯利岩中金刚石C同位素组成直方图
钾镁煌斑岩是金刚石另一主要寄主岩石,该类岩石中的金刚石C同位素组成与产于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具有较大差别。图1-14为Jaques等(1989)分析的产于澳大利亚Argyle钾镁煌斑岩中的金刚石C同位素组成直方图,可见其δ13CPDB值主峰为-9‰~-12‰,次峰在-4‰~-8‰之间。榴辉岩和橄榄岩中也有金刚石发现,Deines等(1987)报道南非Roberts Victor榴辉岩中的金刚石C同位素组成相对集中,其δ13CPDB值在-4‰~-7‰之间;而Deines等(1991)测得博茨瓦纳Orapa榴辉岩中的金刚石C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宽的变化范围,其δ13CPDB值为-4‰~-23‰。有关产于橄榄岩中的金刚石C同位素组成分析资料很少,目前只有Jaques等(1990)分析了产于澳大利亚Argyle钾镁煌斑岩中橄榄岩捕虏体中的金刚石C同位素组成,其δ13CPDB值在-3.7‰~-5.6‰之间。
图1-14 钾镁煌斑岩中金刚石C同位素组成直方图
(转引自Jaques等,1989)
2.碳酸岩C同位素组成
碳酸岩(Carbonatite)是世界上出露相对较少的幔源岩石之一,其规模通常很小,但常与碱性岩形成环状杂岩体呈岩颈、岩墙、岩锥等产状在*裂谷环境广泛分布(LeBas,1977;Bell,1989;Woolley,1989;Bell and Keller,1995;Bell et al.,1998),在碰撞造山带和洋岛等构造环境也有呈单一透镜体、条带状和似层状产出的碳酸岩(Le Bas,1984,1989;Mian and Le Bas,1987;Woolley,1989;Tilton et al.,1998),其形成时代从太古宙至现代(坦桑尼亚Oldoinyo Lengai碳酸岩火山最近一次喷发是1993年6月)(Kwon,1986;Woolley,1989;Veizer et al.,1993;Tilton and Bell,1994;Bell and Keller,1995)。碳酸岩是岩浆岩中来源最深的岩石,Sweeney(1994)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表明,与碳酸岩熔体形成相关的部分熔融作用可以发生在地幔软流圈,也可以发生在地幔岩石圈;与硅酸盐熔体相比,碳酸岩熔体相对富含挥发分,其固液温度、粘度和密度均较低(Triman and Schedl,1983;Kjarsgaard and Hamilton,1989;Wolff,1994;Dobson et al.,1996),在岩浆侵入(或喷发)过程中流动性较好,受地壳物质的混染相对较小。因此,碳酸岩可被视为研究地幔流体地球化学的“探针岩石”。
许多学者对世界各地的碳酸岩进行了C同位素组成研究,Deines(1989)对20世纪80年代这方面前人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发现不同时代、不同构造环境、不同岩石组合及不同产状碳酸岩的C同位素组成不具明显的差别,其δ13CPDB值集中在-2‰~-7‰之间(图1-15A)。Deines(1992)认为,只有碳酸岩的δ18O与地幔硅酸盐矿物达到氧同位素平衡的碳酸岩才最有可能保存地幔C同位素组成,他根据δ18O值挑选出符合条件的30个来自世界各地碳酸岩的C同位素组成数据,其δ13CPDB值为高斯分布,平均为-5.4‰,标准偏差为±0.2‰。
图1-15 碳酸岩C同位素组成直方图
表1-10为笔者统计的近期发表的世界各地碳酸岩的C、O同位素组成,同样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碳酸岩的C同位素组成不具明显的差别,其δ13CPDB值集中在-2‰~-7‰之间(图1-15B,图1-16A)。碳酸岩往往与碱性岩共生形成环状杂岩体,从Deines(1970)的统计结果可见,加拿大Oka杂岩体中碳酸岩和与其共生的硅酸岩的C同位素组成相近,两类岩石的δ13CPDB值都集中在-4.6‰~-5.6‰之间(图1-17)。
图1-16 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碳酸岩C、O同位素组成
横坐标序号同表1-10;I—范围;○—均值
表1-10 碳酸岩C、O同位素组成统计表
续表
注:序号4~9为海洋碳酸岩。
图1-17 加拿大Oka杂岩体中碳酸岩和硅酸岩C同位素组成
(转引自Deines,1970)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许多地区的碳酸岩的C、O同位素组成与Taylor等(1967)和Keller and Hoefs(1995)确定的原始碳酸岩C、O同位素组成(Taylor等(1967)确定的原始碳酸岩δ13CPDB值:-4‰~-8‰,δ18OSMOW值:6‰~10‰;Keller and Hoefs(1995)确定的原始碳酸岩δ13CPDB值:-5‰~-7‰,δ18OSMOW值:5.5‰~7.0‰)存在一定的偏差(图1-18A),对此Demény等(1996,1998)用高温结晶分异作用、地壳混染作用、低温蚀变作用、海水影响、大气降水影响和去气作用等进行了解释(图1-18B)。笔者的统计结果表明,δ18OSMOW值在6‰~10‰之间的498件碳酸岩的δ13CPDB值绝大部分集中在-2‰~-8‰之间(489件),平均为-5.01‰,与Deines(1992)的统计结果相近。
图1-18 碳酸岩δ13CPDB-δ18OSMOW图
A中原始数据来源同表1-10,虚线框为Taylor等(1967)确定的原始碳酸岩区域;B转引自Demény等(1998)
3.地幔捕虏体C同位素组成
测定地幔捕虏体C同位素组成的对象为石墨的CO2流体包裹体。Deines等(1987)报道了2件Roberts Victor含金刚石榴辉岩中石墨样品的C同位素组成,其δ13CPDB值分别为-5.8‰和-6.3‰,略高于岩石中与之共生金刚石的δ13CPDB值(均值为-7.0‰);Deines等(1991)测定了博茨瓦纳Orapa榴辉岩中石墨和金刚石的C同位素组成,在22件石墨样品中,除1件样品的δ13CPDB值为-20.3%。外,其余样品的δ13CPDB值集中在-4.6‰~-7.8‰之间,其变化范围在与之共生金刚石的δ13CPDB值的变化范围(-4‰~-23‰)之内;Pearson等(1994)获得地幔橄榄岩中石墨的δ13CPDB值为-3.8‰~-12.3‰,集中分布于6‰~7‰之间,平均为6.7‰。
Nadeau等(1990)和Pineau andMathez(1990)采用分步加热法分别测定了北美*西北缘5个地区(Nunivak Island、Alligator Lake、Jacques Lake、ForkSelkirk、Castle Rock和Prindle Volcano)和夏威夷Hualalai火山岩中地幔捕虏体的C同位素组成。他们认为不同温度提取的CO2反映了地幔捕虏体中不同形式的含碳物质,低于800℃提取的CO2主要代表存在于地幔捕虏体中的石墨类和有机含碳物质,其δ13CPDB值一般低于-25‰;而高于800℃提取的CO2主要来自地幔捕虏体矿物中流体包裹体,其δ13CPDB值在2‰~10‰之间。但从Nadeau等(1990)的分析数据看,地幔捕虏体低于800℃和高于800℃的C同位素组成的差别并没有那样明显,高于800℃的C同位素组成中也有部分较低的δ13CPDB值;Pineau and Mathez(1990)和Trull等(1993)的分析数据也有同样的特征。
我国学者樊祺诚等(1996)采用分步加热法测定了中国东部11个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13个地幔捕虏体C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800℃的δ13CPDB值分布于-2.9‰~-25.5‰(集中区为-16.0‰~-22.0‰),1100℃的δ13CPDB值分布于-12.7‰~-35.7‰(集中区为-21.0‰~-29.0‰)。*等(1998)也采用分步加热法分析了大麻坪碱性玄武岩中地幔捕虏体CO2、CO和CH4的C同位素组成,发现不同矿物CO2和CO的C同位素组成没有明显的差别,不同矿物CH4的C同位素组成也具有相似的变化范围,但其δ13CPDB值(-30.1‰~-50.5‰)明显低于前者(-21.9‰~-27.4‰)。从*等(1998)的分析数据还看出,虽然在400~1140℃内不同矿物的δ13CPDB值总体有随温度增加而升高的变化趋势,但在高于800℃的C同位素组成中没有出现高δ13CPDB值(大于-20‰;辉石岩CO在400℃和550℃的δ13CPDB值分别为-14.1‰和-11.5‰例外)。
4.玄武岩C同位素组成
玄武岩是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由于地幔部分熔融、熔浆上升和喷发可能产生C同位素分馏和污染,玄武岩的C同位素只能间接提供地幔的C同位素信息。测定玄武岩C同位素组成一般也采用分步加热法,由于低于600℃提取的CO2一般比高于600℃提取的CO2相对贫13C,因此以前多认为低于600℃提取的CO2主要是表面有机污染物,而高于600℃提取的CO2才可能是溶解于玄武岩玻璃或气孔中的CO2(Deines,1989)。Exley等(1986)系统测定了各大洋的洋中脊玄武岩玻璃以及热点地区玄武岩玻璃的C同位素组成,在高于600℃的条件下,洋中脊玄武岩玻璃的δ13CPDB值平均为-6.6‰,热点地区夏威夷Loihi拉斑玄武岩的δ13CPDB值平均为-5.6‰、碱性玄武岩δ13CPDB值平均为-7.1‰。众多的分析资料显示(Exley等,1986;Taylor,1986;Blank,1993;张铭杰等,1998),玄武岩C同位素组成与其产出位置有关,洋中脊玄武岩的δ13CPDB值为-3.5‰~-9.3‰、洋岛玄武岩为-2.8‰~-7.5‰、弧后玄武岩为-9.8‰~-32‰、岛弧玄武岩为-24.5‰~-29.0‰,*玄武岩为-20‰~-30‰。
Deines(1992)在总结玄武岩C同位素组成时指出,大部分高温提取的CO2的δ13CPDB值落在-4‰~-9‰之间,也有低达-25‰~-30‰的数据,经细心清洗的样品在低温下也很贫13C,这不应是污染造成的,而是玄武岩固有的碳;从Deines(1989)统计的玄武岩C同位素组成直方图也可看出(图1-19),其δ13CPDB值存在双峰分布。因此,玄武岩的C同位素组成与金刚石和地幔捕虏体相似。
图1-19 玄武岩C同位素组成直方图
(转引自Deines,1989)
图1-20 陨石C同位素组成直方图
(转引自Deines,1989)
综上所述,除碳酸岩外,金刚石、地幔捕虏体和玄武岩的C同位素组成均具有双峰分布特征,δ13CPDB值的主峰和次峰分别在-2‰~-9‰和-15‰~-25‰之间;实际上陨石的C同位素组成也具有这种特征(图1-20)。目前对地幔C同位素组成出现低δ13CPDB值区域存在多种假说,主要包括:①压力、温度、氧逸度引起碳的物相变化及相应的同位素效应;②俯冲作用引起的再循环地壳物质进入地幔;③地幔去气作用;④原始地幔C同位素组成不均一。储雪蕾(1996)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第①、②和③种假说都很难解释地幔C同位素组成具有的双峰分布特征,从而指出δ13CPDB值呈双峰分布可能是原始地幔C同位素组成本身具有的特征,即原始地幔C同位素组成存在不均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