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5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2:40
时间是对运动过程的量度,具体地说,是指能通过某一运动周期的计数来对该运动过程进行的量度。
时间有如下特点:
1、具体时间单位都分别对应着一种特殊运动的周期。例如年、月、日,分别对应着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周期、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年、月、日的多少则是对相应的运动周期进行计数。
2、由于运动周期的计数是从小至大的顺序进行,已经计数的是过去,正在计数的是现在,暂未计数的是将来。因此,时间具有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单向性和不可逆性。
3、由于向过去和现在两个方向运动周期的追溯或计数是连续的和无限的,时间也是连续的和无限的。也就是说时间既没有开端,也不会终结。
4、时间的量度方法是这样的:
选用一种特殊物体的运动周期作为时间的基准,通过对这一持续运动周期的计数来度量其它运动的过程。也就是用一个特殊的周期运动过程来度量其它的运动过程。这一特殊的周期运动可视为时间参照物。
5、时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是因为选作时间基准的特殊的周期运动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其运动周期之间并不是绝对地保持不变。例如,精确测量表明:年、月、日的周期都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变快,有时变慢,总的趋势在变长。它们之间的变化也不成比例。
特别地,每种具体的物体都有一定的寿命,无论其寿命多长。若作为某种时间基准的物体消失了。那么这种具体的周期运动也就根本不存在了。我们必须选取新的时间基准。因此,绝对不变的运动是不存在的,绝对精确和永恒的钟是不存在的,牛顿的绝对时间也是不存在的。
6、空间是物质大小和方位的量度,量度的方法是使用尺子,时间是运动过程的量度,量度的方法是使用时钟。任何时钟都是由一个周期运动和对该运动周期的计数机构所组成。因此,必须再次强调,时间和空间是没有关系的。
7、空间和时间都是一种量度,在任何具历史时期,这种量度的范围都是有限的,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到空间大和小的无限性,也不会影响到时间过去和将来的无限性。同时,时空弯曲的说法是不可理解和荒谬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2:41
时间定义:人类在生活中总结出时间的观念,其根源来自于日常生活中事件的发生次序。当然人们在生活中得到的绝不仅仅是事件发生次序的概念,同时也有时间间隔长短的概念,这个概念来源于对两个过程的比较——比如两件事同时开始,但一件事结束了另一件事还在进行,我们就说另一件事所需的时间更长。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们运用可以测量的过程来测量抽象的时间。
在物理学中也是类似,时间是通过物理过程来定义的,首先在一个参考系(要求是惯性系,或者是非惯性系,但过程发生的空间范围无穷小)中,取定一个物理过程,设其为时间单位,然后用这个过程和其他过程比较,以测定时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2:41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铯原子的第六层——即最外层的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的速度,总是极其精确地在几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转完一圈,稳定性比地球绕轴自转高得多。利用铯原子的这个特点,人们制成了一种新型的钟——铯原子钟,规定一秒就是铯原子“振动”9192601770次(即相当于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旋转这么多圈)所需要的时间。这就目前是“秒”的最新定义。为了方便计时,因为60进制的,因为10只有1、2、5、10四个约数,而60有1、2、3、4、5、6、10、12、15、20、30、6012个约数,60进制的表示小数的分数要比10进制的多,方便使用。
时间的基本计量单位规定为秒,这个标准是在黄裳弟子的主持下测定的,他在南京紫金山建立了天文观测台,以太阳连续两次通过紫金山天文台的经线为一天,称之为一个太阳日,以一太阳日的86400分之一为一秒;但后来在长期的连续观测中发现,一年中太阳日的长短并不一样,最长的是12月23日,最短的是9月16日,长短相差51秒;于是提出平太阳日的概念,假想有一个均匀速度的天体在黄道上运动,这个假想的天体被称为“平太阳”,把这个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称之为平太阳日,把平太阳日86400分之一为一秒,就比原来精确多了。规定1分钟等于60秒,1小时等于60分钟,1天等于24小时,1时辰等于2小时
提问牛*
质量呢
回答时间是没有质量的
提问铯原子的第六层——即最外层的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的速度,总是极其精确地在几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转完一圈,稳定性比地球绕轴自转高得多。利用铯原子的这个特点,人们制成了一种新型的钟——铯原子钟,规定一秒就是铯原子“振动”9192601770次(即相当于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旋转这么多圈)所需要的时间。这就目前是“秒”的最新定义。为了方便计时,因为60进制的,因为10只有1、2、5、10四个约数,而60有1、2、3、4、5、6、10、12、15、20、30、6012个约数,60进制的表示小数的分数要比10进制的多,方便使用。
时间的基本计量单位规定为秒,这个标准是在黄裳弟子的主持下测定的,他在南京紫金山建立了天文观测台,以太阳连续两次通过紫金山天文台的经线为一天,称之为一个太阳日,以一太阳日的86400分之一为一秒;但后来在长期的连续观测中发现,一年中太阳日的长短并不一样,最长的是12月23日,最短的是9月16日,长短相差51秒;于是提出平太阳日的概念,假想有一个均匀速度的天体在黄道上运动,这个假想的天体被称为“平太阳”,把这个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称之为平太阳日,把平太阳日86400分之一为一秒,就比原来精确多了。规定1分钟等于60秒,1小时等于60分钟,1天等于24小时,1时辰等于2小时
不是,我想问质量是怎么定义的
回答质量是决定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因此质量是描述物质惯性的物理量。质量是物理学中的基本量纲之一,符号m。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Kg)。实验室中天平是测质量的常用工具。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它是一个正的标量。质量分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既有惯性质量又有引力质量。这里所说的“物质”是自然界中的宏观物体和电磁场、天体和星系、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等的总称。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的含义和内容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清晰和充实。最初,牛顿把质量说成是物质的数量,即物质多少的量度。
在牛顿力学中,给定的物体具有一定的惯性质量(用字母表示),它作为一个与时间和空间位置无关的常数出现在牛顿力学第二定律之中:F=m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a与所受力F的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数m称为该物体的惯性质量)。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对于m越大的物体,就越难改变其运动状态(速度)。在牛顿力学中,没有惯性质量等于零的物体存在。在狭义相对论中,惯性质量又细分为静质量、动质量、相对论质量(总质量)。相对论质量与静质量的差称为动质量。
提问谢谢
回答有空的话给个赞吧 谢谢
提问给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2:42
将地球表面按经线划分的24个区域。当我们在上海看到太阳升起时,居住新加坡的人要再过半小时才能看到太阳升起。而远在英国伦敦的居民则还在睡梦中,要再过8小时才能见到太阳呢。世界各 地的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各自采用当地的时间, 对于日常生活、交通等会带来许许多多的不便和困难。为了照顾到各地区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将本地的时间换算到别的地方时间上去。有关国际会议决定将地球表面按经线从南到北,划成一个个区域,并且规定相邻区域的时间相差1小时。在同一区域内的东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阳升起的时间最多相差不过1小时。当人们跨过一个区域,就将自己的时钟校正1小时(向西减1小时,向东加1小时),跨过几个区域就加或减几小时。这样使用起来就很方便。现今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由于实用上常常1个国家,或1个省份同时跨着 2个或更多时区,为了照顾到行政上的方便,常将1个国家或 1个省份划在一起。所以时区并不严格按南北直线来划分, 而是按自然条件来划分。例如,我国幅员宽广,差不多跨5个时区,但实际上在只用东八时区的标准时即北京时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