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道台是个什么官,比知府大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5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12
在清朝那会儿,出现了“道”这个行政单位。这是个什么东东?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听到这个知府,那个知府的,那你知道“道”和那“知府”哪个权利更大呢?
先来说一说这“道”是怎么来的吧,其实“道”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的“道”还不完善,都是临时差遣,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品级。在清朝初期的时候基本也延续了明朝守、巡两道的制度,但也不怎么完善。
不过到了乾隆这会儿,“道”逐渐成了实官,也有了一些固定的品级,也就是正四品。与此同时,有许多专职道元没有地域的划分,比如粮道、河道、海关道等。
当然到了这会儿,“府”已经比不上“道”了,单从品级来说,“府”为从四品,“道”为正四品。而且到了后期,随着“道”掌握的权利越来越大,官的级别越来越高,已不是府能比得上了。
到了清中后期时,“道”的权利越来越大。密折封奏的权利都有。而且有的道台能管理一府,实力再大点数府都可以管理。比如比较著名的台湾道。
到了清朝乾隆后期那会儿,台湾道甚至可以管理整个台湾,可见它的权利有多大。在台湾被提升为台湾省之前,“道”一直是台湾的行政机构。其他地方也基本都有了道一级的行政单位。比如山西省的雁平道,河南的河北道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行政机构。
如此看来,“道”确实比知府地位高,掌握的权力也更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13
道员是介于省级领导(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和市级领导(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官阶为正四品。道员是介于是省(总督、巡抚)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道台”是对道员的尊称。道员原则上为正四品,其职责并不固定,有管理粮储的粮道,有管理河工的河道,也有作为布政使、按察使副使的道员。
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道员(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明朝时,省级行政长官布政使下设左、右参政和左、右参议均为辅佐布政使的*。
道员是“万精油”官职是因为道员所从事的职务并不固定,有的道员会被任命成为布政使、按察使的副使。有的则会被任命负责管理专项事务,比如专管粮务的督粮道、专管海关的海关道、管理盐场的盐法道。
扩展资料:
清朝官衔
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道员(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清初的道员官阶不定,乾隆十八年(1753年),道员一律定为正四品。清代各省设道员,或有专责,或作为布、按副使。
专责者有督粮道或粮储道,简称粮道 ;又有管河道和河工道,简称河道。官则有的单设,多数为兼任。其他如驿传道,海关道,屯田道,茶马道等,一般由当地同品级官兼道员。作为布、按副使,有分守道和分巡道。
守道由布政使下的参政、参议发展而来,巡道是按察使下副使、佥事演变的结果。初设只辖一府,或数道同辖一府,后来有的统辖全省,有的分辖三四府之地。为此,守、巡二道由原来临时性差使变为固定的地方长官。而且前此守道主管钱谷,巡道侧重刑名,久之两者各加兵备衔,所掌渐趋一致。
乾隆、嘉庆时又准密折封奏,权势日益加重,以至有人视道台为省(巡抚、总督)下,府(知府)上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实际上道台不完全具备地方*性质,不过是省级行政机构的派生物。 清代的地方机构分“省、府、县”*。
省的最高*为总督和巡抚;总督为正二品,巡抚为从二品。知府最初为正四品,后改为从四品。知县为正七品(“七品芝麻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13
道台比知府大,但无实权。
1.道员(又称道台),清代官名。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道员(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
2.清朝行政级别为省、道、府、县。可见道的行政级别介于省和府之间,道的品秩在二品到四品之间,多为从三品,称为道台。道台这一职位类似于唐代的观察使(权利与节度使相似,略低于节度使,后来这个职位被节度使兼并),所以清代的道台尊称为“观察”。李鸿章前往江西建昌大营投奔曾国藩时,其身份就是福建的实缺道台。
3.与其它*行政机构不同的是,道台没有固定衙门,工作性质以巡视管理几个地区为主,比如慈禧父亲惠徵担任的安徽宁池广太道,其职责就是监察宁国、池州、广德、太湖等四个地方。清代有相当一部分*宁愿做个有实权的知府,也不愿干上下受欺的道台,毕竟“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4.值得一提的是,道台级别是地方官能否更上一层楼的门槛,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旦越过道台进入监司级别(藩司及臬司),接下来成为巡抚或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14
在明清时期的官职中,道台和知府都是四品官。那么,两个中级*中,到底谁的权力更大呢?认真的说,这个主要看道台的实际工作,因为知府的工作是固定的,道台的工作则差异巨大,权力也差别很大。
在清朝统治时期,*的总数大于实际岗位的数量,换句话说,有一大群*都属于候补官。慈禧太后入宫之前,自己的父亲就是一位候补道台,由于没有实际任职,家里的日子很一般。按照明清时期的官场规矩,知府一般不会得罪道台。按照当时的晋升规律,那些资深道台很有可能晋升为按察使,成为知府的上级领导。当然,苏州、杭州等重要城市的知府,本身起点就很高,也是有可能的。道台和知府最低都是四品官,在普通百姓看来,基本上属于“大老爷。”但是在吏部文选司看来,根本不算什么。吏部文选司郎中属于正五品官,比道台、知府都低。但是,由于岗位重要,文选司郎中能够直接负责道台、知府等中级*的任命。
按照朝廷的规矩,巡抚、布政使等高级*的任命,由吏部尚书亲自把关。但是中级*的人数太多,尚书大人根本就忙不过来。因此,中低级*的选拔工作由文选司郎中负责。吏部尚书检查一遍,如果没有问题,签字、盖章以后,正式下达命令。虽然文选司郎中仅仅是五品官,但全国各地的中低级*对郎中大人都毕恭毕敬。在地方*看来,不起眼的文选司郎中,最少能够与三品大员对抗。在历史上,出现过文选司郎中怒怼外省按察使的事件。当时,尚书大人自然向着自己人说话。我们再绕回来总结一下知府和道台,道台和知府属于平级关系,权力起到了相互制约的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14
道员(又称道台),乾隆十八年(1753年),道员一律定为正四品。原则上,道台为正四品*。但实际操作中却有特例,而驻外道员中二品和三品的皆有。光绪时期的御史李慈铭对此种“尊卑不别,等级不明”颇不以为然,上奏请求删减,未获批准。而宣统时期,由于内忧外患,人才匮乏,此种跳级加封现象更为严重了。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道员(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明朝时,省级行政长官布政使下设左、右参政和左、右参议均为辅佐布政使的*。扩展资料:
清代各省设道员,或有专责,或作为布。
如果要说到清朝时期道员和知府之间的地位,那么道员的权力、地位是要比知府高的。
清朝时期,知府是从四品的*,执掌着一个府的所有大权。
而清朝时期的府相当于现如今的一个地级市,那么作为一个府最高的长官,知府其实就相当于现如今的**。
道员则是正四品的*,比知府高了一个级别,是清朝时期介于省份和市之间的一个官职。
在清朝时期,主要掌管的是粮食运输、河道、海关、驿道等等非地方性的政务。
简单点说,道员其实就相当于现如今的厅级*,地位在省之下、市之上。
不过因为清朝时期的道台并不是地方性的官职,所以皇帝为了节约人力资源,他们基本不会单独设置道员官职。
整个清朝时期,一共存在了九大地方总督,其中,东北总督是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才设置的。
地方上除了总督之外,地位最高的人物是巡抚,巡抚是一个省份的最高长官,既掌握着政权又掌握一部分兵权,总的来说,地位就相当于现今的**。
品级一般在正二品,加兵部侍郎衔,相当于现如今的部级、加国防副*衔。
地位再往下一级的是布政使,清朝时期的布政使品级是从二品,主要掌管着一个省份的财政和民政权力,受巡抚统辖,相当于现如今的*。
而排在布政使之下的,则是按察使,按察使的品级是正三品,主要掌管着一个省份的刑法权力,地位就有点类似于现如今兼辖着公检法的副*。
所以说,清朝时期的道台是要比知府地位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