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5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12
1965年12月,在距楚国别都纪南城故址七公里处的望山一号墓里,考古工作者在墓主棺内人骨架的左则,发现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线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在这把锋利无比、精美绝伦的青铜剑的剑身一面近格处刻有两行鸟篆铭文,共八个字。这种古文字,史称“鸟虫文”,是篆书的变体,释读颇难。考古工作者在现场没有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初步释读出剑铭中的六个字为“越王”、“自作(乍)用剑(左金右佥)”。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13
原剑上用鸟虫书注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越王勾践,自作用剑),是越王亲自监督打造,并不知工匠姓名,并且当时没有人能破译这些文字,无法确定剑的主人身份。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方壮猷主持这次发掘,将这些资料写信给郭沫若、夏鼎、唐兰、陈梦家、于省吾、容庚、商承祚等十几位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最后唐兰通过自己的古文字研究方法,认出越王勾践,自作用剑这几个字,给郭沫若写信,郭沫若回信道越王剑,细审确是勾践之剑,并且同行专家也同意唐兰的看法,自此越王勾践剑这个名字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