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基础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0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35
基础产业是指能社会经济活动所依赖的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业。它的含义非常广泛,但在财政理论中,它通常特指公共部门的有形资产。基础设施包括各类交通设施(如铁路、公路、桥梁、机场、航道、码头等)、水利设施、通讯设施及城市公用事业(如水电气供给系统、排污系统、城市交通系统)等。基础工业主要指能源工业(煤炭和原油开采、水电、火电、核电生产等)和基本原材料工业(如钢铁、建材、石化等)。
基础产业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一国的基础产业越发达,其国民经济的发展后劲越足,国民经济的运行就越有效,人民的生活就越便利,生活质量也越高。因此,一国要使其国民经济保持长期、快速、协调和有效的发展,就必须首先发展其基础产业。
基础产业的特征
与其他产业相比,基础产业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基础性。基础产业之所以是“基础”,就在于它在国民经济的产业链中居于“上游”环节。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共同条件”,而基础工业的产品是其他生产部门所必需的投入品。
第二,自然垄断性。基础产业一次性投入的固定成本非常大,而运营时的变动成本小,在产量达到设计供应能力之前,由于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其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这种成本结构使得市场不太可能在一个给定的地区支持超过一个供给者,从而使得惟一的服务供给者成为垄断者,例如,我们很难想象在同一个城市有两条线路完全一样的地铁运营商,或同一个小区有两家供水公司竞争。这种由于成本递减而导致的垄断就是自然垄断。
第三,混合商品的属性。基础产业中,绝大多数属于混合商品。它们虽然几乎都可以排他,但却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其拥挤系数介于0到1之间,即在消费量达到其供给能力之前,消费者的满足程度相互之间并不受影响。基础产业的这种特性,使它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部门,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不同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公共投资就是其中的一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社会财富的积累率低,市场投资主体缺乏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实力与承担较大风险的能力,难以投资基础产业,如果*不能对基础产业进行投资,必将形成国内基础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最终拖累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
基础产业的投资方式
基础产业投资最关键的问题是投资和经营方式,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率,还决定着投资的资金来源。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投资、经营方式,实际上意味着有不同的成本补偿方式。从各国的实践来看,投资方式主要有:
1、直接投资,无偿提供。即*直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免费向公众提供,*承担全部的成本。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传统的一种*投资方式。它适宜于那些公众普遍受益,且受益额大体相等的基础设施项目。这时,*实际上是依靠税收融资。
2、直接投资,非商业性经营。即*直接投资,由*所属的特定的公共部门进行非商业性经营。所谓非商业性经营,即不以营利为目的。经营主体向使用者收取等于或小于经营成本的费用。这种方式适宜于那些公众普遍受益、但受益额不同,具有排他性但又不宜由私人部门经营的基础设施项目。这时项目成本补偿实际有两种方式:税收和使用费。
3、间接投资,商业经营。即*只提供投资贷款,由私人部门按商业方式投资和经营。它适宜于那些受益对象不够普遍、具有排他性且适宜私人部门经营的一般性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项目。这时,项目成本补偿实际来源于提供项目服务的价格。
除了以上几种基本方式以外,在实践中,基础产业还有许多其他的组合投资、经营方式,如BOT、*投融资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35
产业结构软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工业时代传统的以物质生产为关联的硬件产业结构向以技术、知识生产为关联的软件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产业结构软化至少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次是指在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软产业(主要指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所谓“经济服务化”趋势;第二层次是指在整个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对信息、服务、技术和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加深。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产业结构软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
21世纪将是发展知识产业的世纪,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得到蓬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会趋于下降,柔性生产将逐渐替代批量生产,信息、生物和纳米技术将成为影响未来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产业结构高度化意味着高新技术对工农业产出的增长、效益优化和劳动生产率提供的贡献率加大,用更少的自然资源和更多的信息资源生产出更为丰富的物质产品。原有主导产业,如钢铁、石化、汽车等将被信息和通讯、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新材料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所替代。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国家将主要从事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将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仍将是这些国家产业*的长期目标。
(二)知识型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知识型服务业,包括金融、信息、咨询服务等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增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是多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脉络。目前,美国知识产业中83%以上集中于金融与保险、信息与通信和企业服务等行业;90年代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70%左右来自第三产业。服务业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服务业的长足发展。继硬件、软件、网络业后,作为信息产业的第三产业,信息服务正成为信息业的基础行业。目前,全球信息服务业产值已占整个信息业的38%,并以两位数的增速迅速发展。到2003年,全球信息服务业产值已达7220亿美元,成为信息业中的第一大产业。
(三)以高新技术改造后的传统产业将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使趋于衰退的传统产业发生逆向回归。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其全面升级,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制造业成为推动美国经济扩张的第一大产业。日本亦把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列为本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事实证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但使已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服装业、建筑业正在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使钢铁、汽车、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可使其日趋信息化和知识化。从发展角度分析,实体经济通过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很可能成为新经济中的最大赢家。
希望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36
就是这种产业发展的历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36
孤鸿寡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