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3 14:0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21:06
蕺菜,因为叶子的腥气而成就了鱼腥草这个别名,以至于到后来只识鱼腥草,不识蕺菜。总所周知,鱼腥草的药用价值很高,人们常常会把它当做药物来使用,又或者,也会把它当成一道最平常的菜来食用,虽然味道并不尽如人意,但是食用的价值高呀。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21:07
这是鱼腥草,学名: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折耳根(名医别录)、鱼腥草(本草纲目)、狗贴耳(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侧耳根(四川、云南、贵州)。腥臭草本植物,有异味。叶片心形,托叶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在枝顶端与叶互生,花小,两性,总苞片白色,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子房上位。蒴果卵圆形,花果期5~10月。
阴性植物,怕强光,喜温暖潮湿环境,较耐寒,-15℃可越冬,忌干旱,以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生长最好。农田常见杂草,生果园、茶园、路埂等。产区:陕西、甘肃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以及日本、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利水之效,治肠炎、痢疾、肾炎水肿及乳腺炎、中耳炎等。嫩根茎可食,中国西南地区人民常作蔬菜或调味品。
中文学名
蕺菜
拉丁学名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别称
鱼腥草、狗蝇草、臭菜
界
植物界
门
种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腥臭草本,高30~60厘米;茎下部伏地,节上轮生小根,上部直立,*或节上被毛,有时带紫红色。叶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有时除叶脉被毛外余均*,背面常呈紫红色; 叶脉5~7条,全部基出或最内1对离基约5毫米从中脉发出,如为7脉时,则最外l对很纤细或不明显;叶柄长1~3.5厘米,*; 托叶膜质,长1~2.5厘米,顶端钝,下部与叶柄合生而成长8-20毫米的鞘,且常有缘毛,基部扩大,略抱茎。花序长约2厘米,宽5~6毫米;总花梗长1.5~3厘米,*;总苞片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0~15毫米,宽5~7毫米,顶端钝圆;雄蕊长于子房,花丝长为花药的3倍。蒴果长2~3毫米,顶端有宿存的花柱。花期4~7月。
生长习性
生于沟边、溪边或林下湿地上。
蕺菜对温度适应范围广,地下茎越冬,-5~0℃时地下茎一般不会冻死,气温在12℃时地下茎生长并可出苗,生长前期要求16~20℃,地下茎成熟期要求20~25℃。蕺菜植物喜湿耐涝,要求土壤潮湿,田间持水量为75%~80%。土壤微酸pH6.5~7。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砂壤土、砂土为好,但黏性土也能生长。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施磷钾肥,在有机肥充足的条件下,地下茎生长粗壮。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弱光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
地理分布
产于中国中部、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东起台湾,西南至云南、*,北达陕西、甘肃。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广布。以及日本、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21:07
这是蕺菜,又名折耳根(名医别录)、鱼腥草(本草纲目)、狗贴耳(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侧耳根(四川、云南、贵州)。腥臭草本植物,有异味。叶片心形,托叶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在枝顶端与叶互生,花小,两性,总苞片白色,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子房上位。蒴果卵圆形,花果期5~10月。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21:08
蕺菜。别称:狗贴耳,也叫鱼腥草。中药名。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于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园林上,菜曾培育出多个花叶品种,具有很高观赏价值,但在一些国家引入后发现其有很强入侵能力因此受到管控。药用上是传统的中药材,全株入药。在中国西南地区人民常作蔬菜或调味品。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21:08
这是鱼腥草,进入中国药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