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湖为题写一篇作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23:40
西湖
都市生活对我们乡村来说有很大的*力,我喜欢触摸一下城市细腻的肌肤与跳动的脉搏,但对城市的体验毕竟少之又少,在我的记忆里,杭州是最有感受的城市。
杭城的面容是秀丽的,性情是温柔的。一个妩媚的西湖就让杭城容光焕发。太多的城市,尤其是城市建筑,给人的感觉总是一种僵硬而冰冷的面孔,而杭城就不是这样,我们感到杭城是亲切的,是有温情的,这大约是西湖给了杭城一个温柔而多情的个性。到杭城总要去看看西湖,春风吹拂,细柳柔情,桃花微笑,湖中波光粼粼,整个西湖就像一个明眸的女孩子含春不露。秋天的西湖看上去要瘦一点,那是一个苗条的女孩子,湖水像姑娘的眼睛那情温情脉脉。无论何时,西湖都是妩媚的,重感情的,就像西湖上苏小小、白娘子一样,她们总是美丽、温婉与多情。不只是西湖,杭城的温柔是出了名的,就是以潮涌闻名的钱塘江在杭城一带通常也是温柔的体态。在杭城,可以直接触摸到它的美丽而温柔,这大概也是人们喜欢去杭城的一个缘由吧。
我们前面提到的西湖不只是外在的美丽,更具有内在的文化底蕴。西湖上的苏堤和白堤是苏东坡和白居易为解除百姓疾苦、兴修水利而筑就的生命堤坝,深厚的文化内涵物化了,我们能具体触摸到了两位伟大文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中国文化良知;林和靖的《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充分体现了林和靖的才气,这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就在湖边的孤山上隐居,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过着避世的生活,这代表着另一种底蕴深刻的文化。西湖真是一个文化的载体,西湖上的一景一物无不具有文化的品位,雷峰塔、灵隐寺象征着杭城的宗教文化,多少善男信女成了西湖的过客,接受了杭城宗教文化的洗礼;岳飞坟、于谦墓是不死的爱国精神的物化,岳飞的《满江红》、于谦的《石灰吟》都是千古绝唱,唱出了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真谛;鲁迅铜像、秋谨的塑像都是文化的丰碑,闪烁着近代思想的光芒。
一个西湖的文化就有说不尽的内涵,况且杭城的文化是随处都有的,随便走进一条小巷,比如孩儿巷,便撞见丁香一样的姑娘,这样的姑娘就是从戴望舒的《雨巷》中走来的,无疑带着文化的气息。触摸杭城,就不能不惊诧于文化底蕴的深厚了。
杭城的市民受城市温柔多情的陶冶,又深受丰厚文化的熏陶,他们的身上总是流溢着一种叫做气质的东西,这种气质是这个城市所具有的,那就是美丽的、温婉的、善良的、孝顺的、爱国的。于是,杭城的生活是和睦的,体现了“礼之用,和为贵”的儒家文化的品质,杭城传递给我们的是祥和的气氛,没有不和谐的城市硬伤。杭城的市民是最知道享受生活的,他们的状态有点儿闲情逸致,很少有人说话急风暴雨式的,大多是不急不躁,是吴侬软语的风韵;杭城的市民很少有秋风扫落叶式的饮食,大多是细嚼慢饮,是文明雅致的风格;杭城的市民很少有急着赶路的,大多是从从容容地走着,甚至是闲散地走着,似要细细地感受路途的风光。如此说来,闲情逸致的生活成了杭城的另一道风景。
因为杭州离我们乡村最近,去的次数也多,便触摸到了杭城美丽的肌肤、温柔的情怀、悠闲的生活以及杭城的时代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