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03 09: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0:32
一、经典科研方法主要分逻辑方法、经验方法、数理方法:(一)逻辑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等)归纳法——由特殊推到一般将个别的、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是一种与演绎相反的逻辑推理方法。其前提是若干个事实,结论是得到普遍性的判断。演绎法——由一般到特殊,与归纳法相反。此法由解析几何的创始人、法国人笛卡尔提出。是科研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思维方法和表述方法。 类比法——以比较为基础,能发现研究对象的新特征、新规律,此法是通向科技创新的桥梁,也是衡量一个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的重要标准。(二)经验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测量、统计)这四种典型的经验方法对形成、发展、检验科学理论和技术创新,都起着重要作用。是科研工作中收集材料、获取事实的一种基本方法。(三)数理方法——不仅指数学和物理的科研方法,还包括与物理学相关的工学中的科研方法。二、现代科研方法 “老三论”——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突变理论(一)系统论——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学科利用多个相互联系、作用的要素来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们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二)控制论——由早期研究概率和函数的美国数学家维纳创立。钱学森首次将该论应用于我国的工程技术领域。是研究动物(人类)和机器内部的控制与通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其着重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关系。包括:信息论、自动控制系统理论和电子计算机理论。(三)信息论 (由美国数学家申农首创)是信息加工传递和储存的一种统计理论,也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的一门应用数学学科。信息的传输和压缩是信息论研究中的两大领域。(四)耗散结构理论研究某种事物在非平衡状态下(零乱、分散、无序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转变为有序结构行为的理论。 该理论首创者、比利时人普里高津的名言:“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向有秩序、有组织、多功能的方向进化。该理论打破了平衡与非平衡、可逆与非可逆、简单与复杂等截然对立的界限,是全新的科学观和方*。(五)协同学理论——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1977年创立。研究在一定条件下,组成系统的各元素由于存在相互影响和协同的作用,而由旧的无序结构转变为新的有序结构所形成的规律。是处理复杂系统的一种全新方法。(六)突变理论——由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1972年首次提出。研究系统从一种稳定状态进入不稳定状态再进入另一种稳定状态过程中的现象以及遵循规律的一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