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30 07: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2:58
王夫之(16l9—1692)字而农,号姜斋。其祖原夫之江苏高邮人,因随燕王朱棣“靖难”南下,以功授衡州卫指挥金事,世袭武职,居湖南衡阳。王夫之晚年隐居在湖南的石船山麓,故后人称他为船山先生。他是明末清初的伟大哲学家,我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
王夫之的主要贡献在哲学思想和历史观方面、在哲学上,反对理学家“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提出了“行先知后”的唯物主义知行观,认识论,并指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强调了“行”即实践在认识上的作用。并提出了运动变化的辨证法思想,反对理学主静的思想,提出了“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的命题。
更可贵的是他把哲学思想运用到历史观方面。由哲学上的动静关系,找到了“推故而致其新”的理论,由此来探讨历史的发展规律,反对厚古薄今,一代不如一代的思想,认为历史在不断“趋时更新”。就应当厚今薄古,“法后王”,而不“法先王”,实际反对倒退。他把历史发展的趋势叫“势”,规律叫“理”,理即势的必然,势必然合乎理。都是可贵的社会进化思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