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夫的“六阶段”引领学生人格成长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30 23: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28
打造一间以信任为基础的教室,在学生心中,老师平等待人,和蔼可亲。只要有老师在身边,学生就感觉到有安全感,还能学到许多事情。跟着这样的好老师,学生会表现突出,但某一日,当老师因病或开会不能来上课,改由其它代课老师代课,原本运作良好的教室,竟会变成闹哄哄的宠物之家。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你在的时候,学生表现得特好,特听话,一旦你不在时,别的老师来上课时,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雷夫老师把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成功运用到第56号教室里,并以此引导学生的人格成长,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信任是地基,”六阶段“则是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基础建材。”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学生从踏入校门开始,就开始接受第一阶段的思考训练,一切行为几乎都以“不惹麻烦”为原则,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做这些的前提都是为了不惹麻烦,做课间操,认真排好队是为了让老师高兴,规范地做好每个动作,也是为了赢得老师的宠爱。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这一阶段以激励为目标,让学生通过努力得到看得见的奖赏,如上课过程中,各小组进行比赛,哪个小组善于提问质疑,能够提前完成老师的问题清单,到学期末可以得到一份神秘礼物。但这种奖赏容易让学生带有功利性心理。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给予奖赏。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孩子慢慢长大后,也开始学会做些事情来取悦人。“妈,你看,这样好吗?”他们也做相同的事情来取悦老师,主要用在有魅力或受欢迎的老师身上。过于地取悦讨好别人,长大后会成为备感沮丧厌恶工作的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班级制定班规,靠班规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但是如果死守规则,就会进入死胡同出不来了。规则固然有其必要性,然而在我们最景仰的英雄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不论是对儿童还是成年人,第五阶段是很难达到的,能够帮助孩子对周围的人产生同情心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拥有一颗仁慈的心是非常难得的,时刻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想问题,善解人意。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为悖。第六阶段是最难达到的,也是最难教的。因为行为准则是要靠一个人的境界,境界达到了行为自然就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被雷夫自豪地称为凝聚全班的粘着剂的“六阶段”,引起我以下的思考:
教育的方式是将他律变成自律。一味地去压制、恐吓,可能学生表面上听你的话,但内心是极其不服的。一旦你离开了他们,离开了那间教室,学生面对的是另外一个老师,他们就会闹哄哄,变得一点儿也不听话了。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的思维错误,还是我能体贴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 等较难达到的思维阶段,雷夫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理论建构。由此运用的方法和达到的效果自然也是从教育者自己从思想上变化。 对比一下我自己,有时候就有犯奖赏症候群或征罚症候群,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为了把班级管理得更好,我一味地打压,对不服从的学生进行惩罚,最后班级闹得鸡 飞狗跳,老师的威信也大打折扣。
第二,教育的过程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雷夫的六个阶段理论,是一步步迈进的,雷夫自己也认为最后两个阶段是最难达到的,雷夫承认学生也存在差异性,有一类学生是很难教好的。那些信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一开始就是一张白纸”等口号就是否认学生的差异性,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雷夫说: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在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成功并没有什么捷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真正地倾心于教育,倾心于学生,才能做到不放弃一个学生,让每一朵小花都盛情绽放。
雷夫老师的六阶段应用于教学管理,培养学生的人格,是需要终其一生的努力,才能描绘出美丽的蓝图。你想如何教学,就要如何做人。作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分,我们每一个人不一定能取得雷夫的成就,但我们只要尽自己的所能工作,也一定会在教育教学中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