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30 23:1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25
“老”字给人的感觉,老态龙钟,“老人家”的词语让人想起“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难道,人近暮年,就真的不中用了吗?未必。在唐朝,就有这么一位八十一岁的老爷爷,干了一件连狄仁杰一生想干都没干成的大事——令武则天将武周江山还政于李唐!那这位老爷爷是谁呢?他正是武则天的宰相张柬之!
张柬之
▌张柬之如何一步步做到武则天的宰相?
武则天,那是中国历史上何等有能耐的一代女帝王,张柬之能做到武则天的宰相,可想而知,此人必定拥有不凡的阅历和才华。毕竟,张柬之的起底并非出于王侯将相之家,可以说他真的是踏踏实实凭借自己的才华,以及友人的帮助一步步从基层攀上去的。
张柬之,生于武德八年,即公元625年,比大名鼎鼎的武则天仅小一岁。
张柬之年轻的时候曾攻读于长安太学,由于其人广涉经史,做事沉稳有谋,后经人推荐做了郇王府(郇王即李素节)的仓曹参军,管理王府仓库物资。后来他又经过努力考中进士,在清源县做了县丞,辅佐县令的文书、仓狱之类的工作。在这个职位上,他一干就是几十年。而且他成绩卓著、常受赞誉,被人称为贤良。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在武则天为选拔天下贤才举行的一次天下贤良大擂台中,张柬之独拔头筹,获得第一,在应试的千余人中脱颖而出,从此名声大噪。而这时候,张柬之已经六十五岁了。可以说,属于历史上典型的大器晚*物。
此后,武则天提拔他做了监察御史。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初,武则天再次提拔张柬之为凤阁舍人,即中书舍人,掌管中书省皇帝的制诰,这一职位令张柬之从此接近了大唐王朝的权力中心,给将来有机会做到宰相铺平了道路。
然而,万幸中的不幸,张柬之由于难改直言犯谏的个性,在一次突厥可汗默啜向武则天提出和亲要求,想把女人嫁给武则天的儿子时,武则天答应了。然而,张柬之对着武则天直接来了句“自古未有中国亲王娶夷狄女者”,就这一句,恰恰激怒了武则天,武则天将他调任,出任合州刺史、蜀州刺史、荆州长史。
到了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当朝宰相狄仁杰觉得自己身子骨开始不行了,是时候找个合适的人来接替自己的职位。于是,他想到了张柬之,便向武则天举荐张柬之为相:“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此时,尽管武则天也觉得张柬之确实有宰相之才,但是却顾虑到张柬之之前有过忤旨行为,而且曾做过李素节府上幕僚,因此,并不放心用他。何况,张柬之真的年岁老了,只不过比武则天小一岁而已。于是,武则天只是将张柬之擢升为洛州司马。
又到了长安四年,狄仁杰的门生姚崇向武则天举荐任用张柬之为相,然而这次,武则天答应了。
张柬之
究竟姚崇对武则天说了什么,竟能令武则天下定主意任用张柬之为相呢?姚崇向武则天道:“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且其人已老。惟陛下急用之”。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张柬之有宰相之才,尽管其人曾经对陛下有过忤旨行为,然而其人现在已经很老了,以他的年龄,他也不会再闹出啥名堂了,除了以其才忠心耿耿为陛下效力外。因此,陛下尽管放心用其才,而无须再顾虑什么。否则,这么优秀的人才真是快要浪费掉了。于是,武则天就同意了姚崇的举荐。十月,张柬之拜相,时年已是八十岁。八十岁的年纪拜相,真是不多见,此时,武则天也已经是八十一岁了。
由此,狄仁杰一生都没做到的事(举荐张柬之为相),居然被自己的门生做到了。
▌狄仁杰一而再再而三举荐张柬之为相的真实意图?
这里有个疑问,大唐人才济济,不乏年轻有为之士,可何狄仁杰为何一根筋到底的非要举荐一个老头子为相呢?这个中原因,实则和狄仁杰一生志在匡复李唐政权的人生愿望有着极大关系。因为,张柬之在对待此事上和自己政见不谋而合。
宰相狄仁杰
张柬之“涉猎经史,犹精三礼”,他对武则天女主临朝、越礼称帝、任用酷吏的做法是极为看不惯的。另外,张柬之在任仓曹参军时,给郇王李素节出过主意,不料事情被武则天获悉,反而帮忙不成还害了李素节,导致李素节再次被贬。对于此事,张柬之也是耿耿于怀的,心中一直都觉得愧对李唐。此外,再加上张柬之沉稳、智慧、坚韧的个性,确实拥有治国安邦的宰相之才。这些,都成为狄仁杰选中张柬之来接替自己完成匡复李唐政权的不二人选。
▌别小看80岁的老爷爷 张柬之谋划李唐匡复计划早有谋略
前面说过,张柬之上台,只不过是狄仁杰完成自己平生匡复李唐政权抱负的替身罢了,那对于张柬之本人,他自己又在这一事情上做过什么呢?
张柬之
实际上,张柬之在为相之前就一直在暗自谋划这步棋,纵然到了80岁的耄耋之年,他心中的那团热火依然熊熊燃烧,丝毫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年岁一年一年老去而有所衰减。
在张柬之起起落落的仕途生涯中,他一直在为匡复李唐政权暗自找帮手。
狄仁杰死后的长安年间(公元701年—704年),张柬之与荆州长史杨元琰“泛江中流,言及则天*,议诸武擅权之状”。二人谈得非常投机,由于是在江上舟中议事,自然很难被武则天的眼线知晓。至此,杨元琰是张柬之为匡复李唐政权而拉拢的第一个人。在张柬之升任宰相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奏引元琰为右羽林将军”,先将一部分兵权掌握在了“自己人”手中。可以看出,张柬之此人不但才华横溢,果然沉稳老练,比狄仁杰更精于设计。
▌“神龙政变”:不可小觑的81岁老爷爷张柬之
时隔不久,武则天染病,称病一个多月时间未临朝,其间,除了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二人守候在武则天身边外,任何人,包括太子李显,甚至宰相张柬之,任何人都不能见到武则天。此时,张柬之感觉事情极为不妙。尽管武则天之前也考虑过立李显、李旦为继承人,但此事还在武则天的犹豫中。而且,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和二张兄弟走的异常近乎。再此之前,张柬之还觉得自己可以说服武则天,对武则天还政李唐抱有幻想,而此时此刻,女皇武则天的真实情况被二张兄弟严封死锁,任何建议都递不进去,后面,发生任何意想不到的事都完全是有可能的。张柬之感觉到,若此时不动手先发制人,后必被人制,于是,壮起老胆,挟太子,拉着一干人等,一场*武周政权的“神龙政变”就此拉开帷幕。
神龙政变
在“神龙政变”中,张柬之这个倔强的老头,以宰相的声望,随即拉拢了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要害人物,并做通了玄武门守将李多祚的工作,太子李显的女婿王同皎等人也纷纷拥护参与其中。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张柬之带领众人,挟持李显,以二张兄弟谋反,铲除乱党为由头,武力闯入神都,杀二张,并胁迫武则天退位。当然武则天也不糊涂,尽管周围有御林军守护,但鉴于眼前形式,以及她本人之前也有经过张柬之的劝谏“自己的儿子都信不过,更不要说自己的侄子了……”,本意也有还政于李唐的打算……终于,武则天答应退位,还政李唐。
当然,也有人议论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有没有必要,因为,还政李唐也在武则天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是后话,不管怎样,张柬之至少在这件事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决定性作用,这都是值得肯定的。
回顾历史,让人唏嘘的不是政变,而是发生在神龙年间,改写中国历史走向的,竟然是一个八十一岁的老爷爷,推翻了一个比自己大一岁的八十二岁的老奶奶的政权。
武则天
尽管,神龙政变后,张柬之受到武三思排挤,于第二年忿忿而死。实则,武则天和张柬之俩人都是活了八十二岁。似乎,在中国历史上,他们二人的出现,都是一种传奇,都为自己的使命而来,然后又随着使命的终结而殊途同归。
张柬之这位老爷爷的传奇的一生,足以证明曹操说的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话语的真实分量。足以告诫我们后人,不仅是历史,生活中,不论贫贱富贵,男女老少,任何一个人,我们都没有理由轻看。有时候,也许你往往觉得不经意的一个人,在因缘聚会时,一切都有可能。如不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25
因为狄仁杰和武则天的关系比较好,为了自己利益,他是不会去背叛武则天。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26
因为张柬在军事方面有独特的见解,而且在朝中*大臣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狄仁杰只会个人能力的展示,不能笼络朝中大臣,对武则天进行反击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26
完成武周到李唐的转变,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一群人的努力,而张柬之,恰好成为了最后摸到胜利果实的那个人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25
“老”字给人的感觉,老态龙钟,“老人家”的词语让人想起“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难道,人近暮年,就真的不中用了吗?未必。在唐朝,就有这么一位八十一岁的老爷爷,干了一件连狄仁杰一生想干都没干成的大事——令武则天将武周江山还政于李唐!那这位老爷爷是谁呢?他正是武则天的宰相张柬之!
张柬之
▌张柬之如何一步步做到武则天的宰相?
武则天,那是中国历史上何等有能耐的一代女帝王,张柬之能做到武则天的宰相,可想而知,此人必定拥有不凡的阅历和才华。毕竟,张柬之的起底并非出于王侯将相之家,可以说他真的是踏踏实实凭借自己的才华,以及友人的帮助一步步从基层攀上去的。
张柬之,生于武德八年,即公元625年,比大名鼎鼎的武则天仅小一岁。
张柬之年轻的时候曾攻读于长安太学,由于其人广涉经史,做事沉稳有谋,后经人推荐做了郇王府(郇王即李素节)的仓曹参军,管理王府仓库物资。后来他又经过努力考中进士,在清源县做了县丞,辅佐县令的文书、仓狱之类的工作。在这个职位上,他一干就是几十年。而且他成绩卓著、常受赞誉,被人称为贤良。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在武则天为选拔天下贤才举行的一次天下贤良大擂台中,张柬之独拔头筹,获得第一,在应试的千余人中脱颖而出,从此名声大噪。而这时候,张柬之已经六十五岁了。可以说,属于历史上典型的大器晚*物。
此后,武则天提拔他做了监察御史。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初,武则天再次提拔张柬之为凤阁舍人,即中书舍人,掌管中书省皇帝的制诰,这一职位令张柬之从此接近了大唐王朝的权力中心,给将来有机会做到宰相铺平了道路。
然而,万幸中的不幸,张柬之由于难改直言犯谏的个性,在一次突厥可汗默啜向武则天提出和亲要求,想把女人嫁给武则天的儿子时,武则天答应了。然而,张柬之对着武则天直接来了句“自古未有中国亲王娶夷狄女者”,就这一句,恰恰激怒了武则天,武则天将他调任,出任合州刺史、蜀州刺史、荆州长史。
到了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当朝宰相狄仁杰觉得自己身子骨开始不行了,是时候找个合适的人来接替自己的职位。于是,他想到了张柬之,便向武则天举荐张柬之为相:“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此时,尽管武则天也觉得张柬之确实有宰相之才,但是却顾虑到张柬之之前有过忤旨行为,而且曾做过李素节府上幕僚,因此,并不放心用他。何况,张柬之真的年岁老了,只不过比武则天小一岁而已。于是,武则天只是将张柬之擢升为洛州司马。
又到了长安四年,狄仁杰的门生姚崇向武则天举荐任用张柬之为相,然而这次,武则天答应了。
张柬之
究竟姚崇对武则天说了什么,竟能令武则天下定主意任用张柬之为相呢?姚崇向武则天道:“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且其人已老。惟陛下急用之”。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张柬之有宰相之才,尽管其人曾经对陛下有过忤旨行为,然而其人现在已经很老了,以他的年龄,他也不会再闹出啥名堂了,除了以其才忠心耿耿为陛下效力外。因此,陛下尽管放心用其才,而无须再顾虑什么。否则,这么优秀的人才真是快要浪费掉了。于是,武则天就同意了姚崇的举荐。十月,张柬之拜相,时年已是八十岁。八十岁的年纪拜相,真是不多见,此时,武则天也已经是八十一岁了。
由此,狄仁杰一生都没做到的事(举荐张柬之为相),居然被自己的门生做到了。
▌狄仁杰一而再再而三举荐张柬之为相的真实意图?
这里有个疑问,大唐人才济济,不乏年轻有为之士,可何狄仁杰为何一根筋到底的非要举荐一个老头子为相呢?这个中原因,实则和狄仁杰一生志在匡复李唐政权的人生愿望有着极大关系。因为,张柬之在对待此事上和自己政见不谋而合。
宰相狄仁杰
张柬之“涉猎经史,犹精三礼”,他对武则天女主临朝、越礼称帝、任用酷吏的做法是极为看不惯的。另外,张柬之在任仓曹参军时,给郇王李素节出过主意,不料事情被武则天获悉,反而帮忙不成还害了李素节,导致李素节再次被贬。对于此事,张柬之也是耿耿于怀的,心中一直都觉得愧对李唐。此外,再加上张柬之沉稳、智慧、坚韧的个性,确实拥有治国安邦的宰相之才。这些,都成为狄仁杰选中张柬之来接替自己完成匡复李唐政权的不二人选。
▌别小看80岁的老爷爷 张柬之谋划李唐匡复计划早有谋略
前面说过,张柬之上台,只不过是狄仁杰完成自己平生匡复李唐政权抱负的替身罢了,那对于张柬之本人,他自己又在这一事情上做过什么呢?
张柬之
实际上,张柬之在为相之前就一直在暗自谋划这步棋,纵然到了80岁的耄耋之年,他心中的那团热火依然熊熊燃烧,丝毫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自己年岁一年一年老去而有所衰减。
在张柬之起起落落的仕途生涯中,他一直在为匡复李唐政权暗自找帮手。
狄仁杰死后的长安年间(公元701年—704年),张柬之与荆州长史杨元琰“泛江中流,言及则天*,议诸武擅权之状”。二人谈得非常投机,由于是在江上舟中议事,自然很难被武则天的眼线知晓。至此,杨元琰是张柬之为匡复李唐政权而拉拢的第一个人。在张柬之升任宰相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奏引元琰为右羽林将军”,先将一部分兵权掌握在了“自己人”手中。可以看出,张柬之此人不但才华横溢,果然沉稳老练,比狄仁杰更精于设计。
▌“神龙政变”:不可小觑的81岁老爷爷张柬之
时隔不久,武则天染病,称病一个多月时间未临朝,其间,除了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二人守候在武则天身边外,任何人,包括太子李显,甚至宰相张柬之,任何人都不能见到武则天。此时,张柬之感觉事情极为不妙。尽管武则天之前也考虑过立李显、李旦为继承人,但此事还在武则天的犹豫中。而且,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和二张兄弟走的异常近乎。再此之前,张柬之还觉得自己可以说服武则天,对武则天还政李唐抱有幻想,而此时此刻,女皇武则天的真实情况被二张兄弟严封死锁,任何建议都递不进去,后面,发生任何意想不到的事都完全是有可能的。张柬之感觉到,若此时不动手先发制人,后必被人制,于是,壮起老胆,挟太子,拉着一干人等,一场*武周政权的“神龙政变”就此拉开帷幕。
神龙政变
在“神龙政变”中,张柬之这个倔强的老头,以宰相的声望,随即拉拢了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要害人物,并做通了玄武门守将李多祚的工作,太子李显的女婿王同皎等人也纷纷拥护参与其中。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张柬之带领众人,挟持李显,以二张兄弟谋反,铲除乱党为由头,武力闯入神都,杀二张,并胁迫武则天退位。当然武则天也不糊涂,尽管周围有御林军守护,但鉴于眼前形式,以及她本人之前也有经过张柬之的劝谏“自己的儿子都信不过,更不要说自己的侄子了……”,本意也有还政于李唐的打算……终于,武则天答应退位,还政李唐。
当然,也有人议论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有没有必要,因为,还政李唐也在武则天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是后话,不管怎样,张柬之至少在这件事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决定性作用,这都是值得肯定的。
回顾历史,让人唏嘘的不是政变,而是发生在神龙年间,改写中国历史走向的,竟然是一个八十一岁的老爷爷,推翻了一个比自己大一岁的八十二岁的老奶奶的政权。
武则天
尽管,神龙政变后,张柬之受到武三思排挤,于第二年忿忿而死。实则,武则天和张柬之俩人都是活了八十二岁。似乎,在中国历史上,他们二人的出现,都是一种传奇,都为自己的使命而来,然后又随着使命的终结而殊途同归。
张柬之这位老爷爷的传奇的一生,足以证明曹操说的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话语的真实分量。足以告诫我们后人,不仅是历史,生活中,不论贫贱富贵,男女老少,任何一个人,我们都没有理由轻看。有时候,也许你往往觉得不经意的一个人,在因缘聚会时,一切都有可能。如不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25
因为狄仁杰和武则天的关系比较好,为了自己利益,他是不会去背叛武则天。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26
因为张柬在军事方面有独特的见解,而且在朝中*大臣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狄仁杰只会个人能力的展示,不能笼络朝中大臣,对武则天进行反击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26
完成武周到李唐的转变,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一群人的努力,而张柬之,恰好成为了最后摸到胜利果实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