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篇关于清明节反思的800字作文…可以针对人们对清明节的重视程度等等方面来写…谢谢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31 00:1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5:43
反思清明
私人飞机、奢华快艇、名贵跑车等各种“奢侈品”琳琅满目,应接不暇。这不是奢侈品展,而是各地不断曝光的清明祭祀用品。推陈出新的各种祭祀品让祭祀追思的清明节俨然变成商业狂欢的闹剧,我们不禁要反思清明节的意义何在?
中国古人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清明节融合了中国文化深处的孝文化和祖先崇拜,体现了中国人感恩和不忘本的道德情操。但是当今,清明节却日益商业化和庸俗化,祭品越来越丰富,承载的文化内涵却越来越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传统文化都被注入了商业因素。为了盈利,商家不断推出噱头来吸引顾客,因此清明期间各种新式祭祀品不断涌现。在商业社会,文化和商业结合本无可厚非,但传统文化过度商业化的结果便是低俗化和庸俗化。过多重视形式、物质的东西,忽视了精神实质。
孔子曾经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看来,对父母的孝不单单是能用物质来衡量的,真心实意的态度更重要。同样,缅怀哀思故人才是清明的本质,真心实意的态度是任何祭品所不能代替的,人们需要更多从精神层面来感悟清明。追答中新网4月6日电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5日刊文说,每到清明时节,人们都会自动进行祭祖扫墓活动。然而,在中国近年却出现一些商人为了谋利而利用人心爱炫耀的弱点,大修豪华坟墓、大卖低俗祭祀品,提供“代人扫墓”服务等,这些祭祖“病态”现象,竞相比拼下反而忘了孝道之行于天下,是始于人心本分,不是表面功夫或形式。
文章摘要如下:
汉唐文化繁衍至今,发展成极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力量是巨大和无形的,并且影响广泛。譬如清明时节,人们都会自动进行祭祖扫墓活动。什么力量可以让一个巨大的族群,没有强制,却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做同样的事?祭祖是用心和行动去表达的。
在中国近年出现一些商人为了谋利而利用人心爱炫耀的弱点,大修豪华坟墓、大卖低俗祭祀品,反而将清明节变成丑态百出的封建迷信活动。
据官方网表示,清明祭祖活动出现了各种的不文明现象。早期如豪华小车、精致别墅、美元冥币等纸制祭品出现,如今变本加厉连伪女明星结婚证等等,均在清明祭品中出现。
有消息说,一些地区,有卖家在网上提供“代人扫墓”的服务,要价从百余元至上千元不等。这些人忘记了中国自古以来所重视“慎终追远”的原义,令祖先蒙羞。
从安徽合肥医院发现,通过发展医院护工等“线人”,及时获取病人病逝的信息,已成为殡葬服务行业普遍采取的一种竞争手段。
业者支付给“线人”的信息费在竞争中水涨船高,从2000年的二三十元,到现在最高可达1800元,可想而知其中利润有多大。
医院争抢“尸源”仅是拉开殡葬行业赚取暴利的序幕。经调查发现,除指定火化点殡仪馆对骨灰盒垄断高价销售外,一些殡葬服务企业和民营墓园则采取*服务、搭车收费等方式迫使或诱使死者亲属消费,以牟取暴利,大发死人财。
如果连墓葬、选棺、仪式等都以豪奢为先,炫耀财富不良的歪风,竞相比拼下反而忘了孝道之行于天下,是始于人心本分,不是表面功夫或形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5:43
一年一度,“清明”又悄然向我们走来,这是世人与故人对接的日子,我想起了时下国人的殡葬文化。
最近这些年,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手头宽裕了,思想禁锢也打破了,这本来是好事,却也有负面效应。在对丧事的处理上(权且叫做殡葬文化)就有表现,大有回潮倒退之势。
城里,有时在马路上碰到送葬的队伍,可谓浩浩荡荡:有吹吹打打的乐队,有抬着纸轿、纸马、纸人的仪仗,有手举招魂幡、身穿孝衣的亲属,缓缓有序,招摇而行。好像只有越办越大,才表现出对已故长辈的尊重。
再有,就是每年的清明、寒食节、春节前、忌日,都要给故去的亲人送“钱粮”,就是买了纸钱到各处去烧。入夜后,在一个路口就可能有好几伙人,各自围着向上窜动的火苗,大把大把地把纸钱续进去。先是冒出黑烟,然后是留下的灰烬被风吹得到处流窜,大大的污染了环境。
听说乡下就更厉害了,许多人故去后,已不火化,“通融”一下,就仍整体下葬,占据一片黄土。
更有甚者,一些有权、有势、有钱的人,不仅活着要享尽富贵荣华,死后也要安逸、排场,一掷千金,大造墓地。
这就使我想起了那年去澳大利亚旅游时,在墨尔本见到的墓地。我们都知道,澳国地广人稀,土地资源比我们丰富得多,但那里每个坟墓规模都很小。而且有一种应该叫“纪念墙”的建筑,上面密密地刻着故人的名氏,在旁边凸起的小台上插着小小的一束鲜花,表达对逝者的怀念。难道他们简朴纪念故人的理念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过去常讲,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死去就是生命的消失,也是一种物质转化,逝者是没有物质享受的需求的,只要活着的人常思念他们的恩泽,学习他们的长处,就是最好的纪念,最大的慰籍。不知为什么现在有些国人对此却崇尚轰轰烈烈,热衷大操大办,攀比之风有增无减,这些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清明将至,我们应该纪念,也需要思考,于是就有了我上面这些或许是多余的,不该在此时讲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