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欲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30 21: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1:24
本期的主题是关于佛教徒“禁欲还是纵欲、重生还是重死、自利还是利他“。
首先,关于*,它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对度的把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人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动力。就比如各种生理*,如果没有了它们,那这个色身也很快就会衰败,还有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以及精神世界的追求,才让我们的科技得以进步,文化得以丰盛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认为*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
但是*并不意味着竞争,我们可以拥有*,但是并不代表着要超越别人甚至是打压别人。之前有讨论过这样一个话题:有的人会想着不停的去超越身边的人,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显得自己足够优秀,但是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身边都会有人比自己更优秀,最后反而把自己给搞抑郁了,面对这样的困境,应该如何才能走出来呢。
这种超越别人的想法,算不算一种*呢,这其实也是一种*,这种*也有可能带来自己的进步和优秀,但是却很难长久和给到生命深层次的滋养。
因为从本质上来看,这样的想法是把自己的生命力嫁接在了别人的身上。如果我们没有超过别人或者比别人更好似乎就会显得很失败,这样的人生坐标其实是以别人为原点的,而这个别人也永远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让人很难对齐,这也间接的导致自己的生命能量也不稳定。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更多的去关注自己有没有比昨天更少一分我执、多一分慈悲和智慧,那我想整个生命也将会更加清明一些。
有时候在处理*的时候会觉得它是和快乐相悖的,如果不实现这个*就不能快乐起来。对于自己的心中所求,我们当然可以勇猛向前,竭尽全力,但是也别忘了要在过程中保持一颗快乐的心。比如觉得等完成了什么事情、比如升了学、加了薪、成了家就会快乐。但实际上等你升学、加薪、成家之后仍然可能不快乐。因此我有必要学会去观想“即使这些都办不到,那也没关系,我也能保持快乐。“我想有了这样的心态,那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能有能力接纳现实。
另外在阅读这一课的内容中,也去搜索了一些高僧大德们的事迹,再次深刻的感受到佛教并非消极避世、无欲无求,相反它非常的积极,而且这种救世利人的*是非常令人敬佩的。就济群法师而言,能够在这个时代开拓出*修学这个体系,让更多人可以亲近佛法和善知识真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周日参加读书会《金刚经的导读,结构凡夫的真实世界》是于晓非老师写的一本书,不得不说是很有智慧的,但是如果自己不接触到*修学就拿到了这本书,我肯定一页都看不下去,感觉太高深了,可能会对佛法也敬而远之,觉得佛法是写给精英的,自己还读不懂,但是在*修学这个体系里却可以以小白的身份一点点有次第的去亲近佛法和在生活中去体悟践行,真是太幸运了。另外那天看一行禅师的简介,禅师为了祖国和平乃至世界的和平几乎一生都在不停的奔走和呼吁,也在倡导入世佛法,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禅修不一定要在深山老林、高堂庙宇,也同样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样在中国近现代的发展上佛教人士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抗日战争中甚至组建了五台山和尚连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令人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