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帮我找两篇关于《百家讲坛》的读书笔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0-30 23:4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1:24
百家讲坛读书笔记之玄奘(二)
《西游记》中,关于玄奘出世后报杀父夺母之仇有一段非常精彩有故事。当然,这违背了一个得道高僧的修养与胸怀
而历史中,玄奘的父母在他十岁时即已去世。也无从杀父夺母之说,而他皈依佛门,其实是因为他的第二个哥哥,长捷法师。父母去世后,玄奘与哥哥来到洛阳的净土寺学习,但其时还不是正式的僧人,只是一个童子。13岁时,突遇信佛的隋炀帝大发慈悲,派当时的大理寺卿郑善果剃度僧人。当时,僧人的数量是严格控制的,要成为僧人也是不容易的,要经过考核的,而不是剃光脑袋穿件袍子就可以了。而郑善果以知士之鉴出名。话说郑善果主持这个考试,考试结束后,见到在门外一直磨磨蹭蹭的玄奘,便问,“子为谁家子?”问及是否想报考僧人。玄奘答道:“习近业微,不蒙比预”。问及缘何出家,玄奘答道:“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郑大喜,破格剃度玄奘。时有人质疑,郑答道,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成释门伟器。
剃却三千烦恼丝,了却凡尘入佛门,但玄奘只有13岁,男孩子正是顽皮之时。玄奘性格如何?能否静得下心来学习佛经?当时洛阳佛学气氛浓厚,常有得道高僧到各个寺庙讲学。玄奘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学业猛进,飞速地积聚着自己的佛学修养。同时记载下来的当然还有对少年玄奘的一段评价:“备通经典,而爱古尚贤。非雅正之集不观,非圣哲之风不习。不交童幼之党,无涉阛阓之门。少知色养,温情淳谨。”
小小年纪,能如此专心钻研佛学,实属不易。
不好意思,只有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