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个性是教育的起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12 21: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23:43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被视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他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对于当时直至现在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所谓现代教育指的是相对于古代教育、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制度化、普及性的教育,它以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以班级授课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了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对理性和科学的追求。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恰恰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主体哲学和特征。从这个意义上看,赫尔巴特的学说对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教育和中国教师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基础性意味和强大的亲和力。
赫尔巴特1776年5月4日出生于德国,父亲曾经是律师,后来升为枢密院顾问官,母*丽聪慧且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1794年中学毕业以后,18岁的赫尔巴特来到德国哲学的中心——耶拿大学。在当时,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都在这所大学。由于母亲的帮助,他认识了哲学家费希特,奠定了他从事教育和研究哲学的基础。1797年年初,在修完大学课程之前,尚未毕业的赫尔巴特下来到一个贵族家里担任家庭教师,负责三名男孩的全部教学工作,长达三年。他认真分析了三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制订了针对他们的教育计划。每两个月,赫尔巴特就要写一份关于他教学的方法和成就的报告,这段教学经验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教学理论。可以说,赫尔巴特对教育的兴趣就是由这个职务引起的,这也为他后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1799年夏天,赫尔巴特专程拜访了当时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与他结下了忘年交,裴氏的“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给他以极大启示。1802年10月,他在哥廷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讲授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刚刚走上大学讲台的他非常努力,慢慢地有了自己的影响力。1806年他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奠定了他在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1809年,柯尼斯堡大学向赫尔巴特发出聘请,请他接替康德的哲学教席职务,讲授哲学与教育学。 他在这所大学共任教25年,讲课深受学生的欢迎,当时柯尼斯堡大学约有一半的学生选修了他的课程。
赫尔巴特不仅致力于讲台,而且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为了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起来,从1817年起,他在柯尼斯堡大学建立了教育学研究班,进行教育实验活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教育研究所。除此之外,他还创办了师范研究班、附属实验学校,为培养优秀教师作出了贡献。 正是在柯尼斯堡大学期间,赫尔巴特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1835年,他出版了《教育学讲授纲要》,对先前的《普通教育学》作了补充和进一步阐述。赫尔巴特对教育事业非常执著,直到1841年8月14日突然昏迷致死的前两天,他还照常讲演哲学和心理学。
赫尔巴特对于哲学、心理学等所达到的洞见和高度,使得他能够把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思想落实和体现在他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构建上,并使教育学和其他古老以及新兴学科一样,从此拥有了自己的使命、特性和结构,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学说理论体系。
个性是教育的起点
赫尔巴特批判地继承了康德的思想,“不要梦想会有一种更高的权威……因为每个人自己就是判断者……哲学根本不作判断,但是,哲学教人学会判断。” 学生作为“个别的人”在赫尔巴特那里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即使对人类作最纯粹的、最成功的描述,这种描述却同时也始终是对特殊的个人的说明”。因此,教育应该“把学生的个性作出发点”,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尽可能避免侵犯个性”,让每个人鲜明的个性轮廓都能明显地显露出来。“因为人的追求是多方面的,所以教育者所关心的也应当是多方面的。”而社会的多方面性,儿童理想的多方面性,决定了学校不可能去培养统一规格的人,只能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我们终于明白,为不同的人准备与确定不同的工作,这对人类是多么有益。同时,青年人的个性是在教育者努力教育中愈益显露出来的。” 把个性作为教育的起点,实际上是赫尔巴特“人是目的”的哲学思想在教育上的具体反映 。
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早在1804年,赫尔巴特就提出:“我们可以将教育唯一的任务和全部的任务概括为这样一个概念: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标,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在赫尔巴特看来,形成道德性格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不仅要传承知识,更要塑造学生的性格和德行,培养他们的价值观与使命感,“教学的最终目的存在于德行之中”。他指出,德育绝不是要发展某种外表的行为模式,而是要在学生的心灵中培养起明智及其适宜的意志来。赫尔巴特从教育学的角度对此阐述,系统提出了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正这五个道德观念。赫尔巴特指出,这一最高教育目的的实现不是个别教师、学科所能完成的,需要多方面的、持续的努力。基于此,他批评了仅仅把道德当成一种约束的现象,主张使五种道德观念成为学生自己的意愿。也就是说,应该使学生养成一种道德性格或道德意志。所谓“有道德的人是命令着自己的”,赫尔巴特主张,对外来的判断和服从要经过自己的选择,使外来的东西成为自己的意志,达到“内心的自由”。
兴趣是教学的直接目的
兴趣作为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运用在教学上已有漫长的历史。但在赫尔巴特之前,历史上的教育家多把兴趣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在赫尔巴特那里,兴趣不是简单的手段,而是教学的直接目的。赫氏所说的兴趣,不仅是指教学中儿童对于所学事物的新颖、奇特而引起的表面兴奋,更重要的是指对于所学事物产生的有高度吸引力和高度注意力的内部心理状态,或者说是智力活动的一种特性。赫尔巴特还认为,教学工作所要激发的绝不是一种单一的兴趣,而是多方面的兴趣。单方面的过度兴趣与完全缺乏兴趣同样会破坏教学的教育性,不利于培养完整的性格和美德。具体来说,赫尔巴特把多方面兴趣分为认识和同情两大方面,包括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及宗教的兴趣六个方面。为了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必须十分重视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又必须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只有这样教学才会成效卓著,否则只能徒于形式而失败。
教育性教学:德育与智育的统合
从历史来看,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开始,在教育领域始终存在着协调道德培养和知识传授之间关系的问题。德育与智育究竟孰重孰轻,究竟怎样才能把两者结合统一起来,始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赫尔巴特对这一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开启了教学伦理研究。
具体来说,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美学和文学;二是数学和自然科学,有时也简称为“诗歌和数学”,它们在目的、内容以及手段方面都是有道德性的。我们看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不仅从目的上明确了教学存在的道德依据,而且还从教学的方式上规定了什么是好的教学。这就是指教育性教学要引起智力活动。那么,如何使人明智呢?如何使教学充满智力活动呢?赫尔巴特认为,意愿扎根于“思想范围”之中,扎根于他业已获得的观念的联合与综合作用之中。“如果教学开拓了学生的思想范围,那么,由于*在思想范围中扩展而丧失了片面追求的能量,儿童粗野的本性一般就会减弱。其次,假如教学使儿童理解某种审美对象,那么他们的情操就会变得高尚,以至于会接近意志的正确判断,即导致实践观念的产生。”只要教学有助于儿童的思想范围的形成,教学就能使人明智。
赫尔巴特学说在中国
在中国,赫尔巴特的影响同样重要。他是最早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的西方教育家,对20世纪初期中国建立新式学堂和发展近代师范教育发挥了无人可及的巨大作用。王国维及其主编的《教育世界》通过大量介绍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教育思想,开创了近代中国导入赫尔巴特教育学说及理论的先河,这对于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近代中国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 由于赫尔巴特学派教育学理论的大量引进,使我国在较短的时期内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而完整的学科体系,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这大大缩短了我国教育学科学化的进程。
可以看到,赫尔巴特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实践哲学(伦理学)的基础之上,建构了一种无论在理论体系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价值上都臻于完备的教育学体系,使教育学开始走上科学的道路。赫尔巴特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要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一门独立的科学,并从哲学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三个方面实践了对教育学的体系化和科学化。
在今天,赫尔巴特以及他同时代的一批教育家们在时代精神转换时期所激起的一次次热烈的争论和喧哗,一次次波澜壮阔的运动,一次次穷原竟委的深思,一本本呕心沥血的巨著,或许都渐次遁入了历史的尘埃。一代代新的后继者依次登上了舞台,他们竞相翻新理论,重新提出问题,疾声反驳对手,拼命证明自身。走马灯似的转换,延伸到历史的深远处。 然而,每当我们仔细倾听,就会发现,在这些后继者的大声喧哗中,一次又一次地,不时能听到回声,能看到那些问题和答案以变换了的方式再现,让我们无法停止思索,无法停止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