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发展概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10 16: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04:46
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盲人诗人荷马写下的《伊利亚特》、《奥德赛》,是古代希腊最早被记录下来的大型史诗。音乐最初也是同神的崇拜、神话和各种奇幻传说交织在一起。器乐出现了里拉琴与阿夫洛斯管,希腊戏剧虽然产生于宗教神话,但希腊悲剧起源于民间的酒神颂。音乐理论方面出现了第一个以理论方式解释音乐现象的人——毕达哥拉斯。古希腊调式体系以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有利第亚、多利亚、弗利几亚、混合利第亚。*教在古罗马最初以秘密方式进行传教,公园313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赦令》,从此*教成为合法宗教。
欧洲中世纪,教育被教会所垄断,神学统治了哲学、科学和文化,其音乐亦是如此,格利高里圣咏为其典型代表,基本功能是服从宗教礼拜活动,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音乐服从于唱词,之后得到扩展,有了附加段、继叙咏和宗教剧。记谱法起初也只是简单的符号谱,称之为“纽姆谱”,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四线谱和六声音阶。随之而来的是复调音乐奥尔加农的兴起,线谱开始也只是记录音的相对高度,节奏尚不明确,大约11、12世纪左右才发展出来一套节奏模式。歌曲方面出现了孔杜克图斯、*歌、拉丁歌曲和法国游吟诗人的方言歌曲。14世纪法国新艺术的出现促使记谱方式与节奏演化成型,同时马肖创作的*歌、弥撒曲及大量的世俗歌曲成为这一时代的音乐家典范, 而14世纪意大利音乐则主要是牧歌、猎歌、巴拉塔,其中较有影响力的音乐家当属兰迪尼。
文艺复兴时期(约1430—1600年)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是“人文主义”,它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提倡一切以人为中心的精神,而英国音乐就是与民间音乐保持着自然的联系,倾向大调性、主调风格,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奥尔德霍尔藏稿》,作曲家有利奥纳尔·鲍尔、约翰·邓斯泰布尔,音乐风格影响了勃艮第地区的作曲家,后继也新生了法——佛兰德与若斯坎及以后的作曲家。声乐方面在16世纪出现了意大利的牧歌、维拉内拉、小坎佐纳和芭蕾歌,同时也有法国的尚松、德国的名歌手、西班牙的维良西科和英国的弥撒曲、圣母颂歌和琉特琴歌曲。16世纪的乐器主要有竖笛、小号、维奥尔琴、管风琴与羽管键琴,此时德国也出版了木刻文字乐器的书籍《音乐精义》和《音乐记编》,但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
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音乐的主要特点是音乐中出现的两种作曲常规,通奏低音的织体以及和声、对位、节奏记谱法的完善。器乐方面小提琴与钢琴也已出现,奏鸣曲、赋格曲、幻想曲、协奏曲得到空前繁荣,高超的技巧和令人惊叹的炫技造就了像科雷利、大库普兰、维瓦尔第这样的演奏大师。此时歌剧方面出现了德国的《达夫尼》,这是第一部歌剧,可惜没有保存下来,意大利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法国吕利的《赛克斯》、英国普塞尔的《迪多与伊尼》,还有第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由佩里和卡契尼作曲,利努契尼作脚本的《尤丽迪茜》,同时也有大型声乐体裁的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和运用协奏风格的一些宗教作品。巴洛克晚期也活跃着几位非常重要的作曲家,如拉莫、多米尼科、斯卡拉蒂、亨德尔、*,理论方面有《和声学》和《音乐理论的新体系》。
古典主义时期(1750—1790)由于对阉人歌手的崇拜导致正歌剧开始向喜歌剧方面转变,兴起的有意大利喜歌剧、法国喜歌剧、德奥歌唱剧与英国民谣剧。而同时的器乐曲也从教堂与宫廷为中心慢慢走向公众的音乐厅,古钢琴与羽管键琴也慢慢让位于更现代的钢琴,奏鸣曲、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等逐渐成熟,作曲家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民族民间音乐有小步舞曲、波尔卡、圆舞曲、进行曲等等都很流行。
浪漫主义时期(1790—1910年)音乐的兴起与繁荣其主要音乐家有韦伯、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法国歌剧以巴黎为中心,主要有格雷特里的《狮心王理查》、比才的《卡门》;意大利歌剧主要以罗西尼为代表,著名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尔第的《茶花女》、普契尼的《蝴蝶夫人》和《图兰朵》。交响音乐的代表作曲家有柏辽兹与李斯特,德奥音乐的代表作曲家有瓦格纳、勃拉姆斯和大、小约翰·施特劳斯,民族音乐方面有俄罗斯音乐,代表人物有格林卡、“强力集团”与柴科夫斯基;捷克音乐有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德;挪威的格里格等等,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曲家,有法国的德彪西、拉威尔;奥地利的马勒;俄罗斯的斯克里亚宾、拉赫曼尼诺夫等等。
20世纪的音乐出现了众多流派,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有德彪西与拉威尔;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勋伯格、贝尔格与韦伯恩;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兴德米特与“六人团”;民族主义代表人物巴托克、亚那切克等。20世纪出现的音乐类型有微分音音乐、噪音音乐,序列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新音色音乐等,还有简约派与新浪漫主义。
参考书籍:《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